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社会学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既有社会转型大背景的原因,也有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但问题的根源出在大学生自身,归根到底,是毕业生个体未能取得社会化的"毕业证书"。从本质上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是一个应该淡看的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常态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前随着技术创新持续投入,破环性结构失业凸显出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以广东省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广东省统计年鉴》、《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及相关数据,依据就业和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用线性回归法对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从短期看,就业率和工资有上升趋势;从长期看,技术创新投入对就业率和工资有先低后高的影响。所以,要发挥政府的作用、改革高校教育和提升大学生的自身素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推动广东省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国际金融危机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工作显得更加严峻。从国家宏观政策层面看,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方针、政策、措施是清晰、有力的,但效果并不理想。从微观层面看,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观念、自身素质、传统文化、社会心理等对就业工作政策的落实影响很大。由此,政府和高校应对大学生就业策略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4.
陈彤在新浪上的博客,我经常看。一日,五六个都是文科出身的朋友一起聊天,大家都说很少看一些纯文学的小说或散文,因为实用和指导对现在的我们更实用。但"春日迟迟"的博客很多人都说会看,简单、感性的说事,不是一字一句的告诉你中心思想,不是怕你忘记主题再首尾呼应来句名言。如果用饭菜来形容,陈彤的语言不是盛宴更像家常菜,好消化、实在,是身体最基本的需要,也是在迷茫时的一次大姐姐般的谈心。(编辑语)  相似文献   

5.
作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的毕业生包括师范和非师范两种类型,从数量上看,毕业生各占50%.师范类毕业生的就业高峰在每年的10-12月份,从2008年的情况看,师范类小型招聘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每天都有少则两三家,多则八九家用人单位,全年总计达800多家用人单位进校举办专场招聘会,东北高师联合供需洽谈会参会单位数量超过去年的800家,达到1000家,尽管就业形势严峻,学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基本与去年持平.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及现实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由于竞争机制的不完善,我国就业市场供需出现了失衡,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建设已成为高校的一种共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适应就业市场的综合能力,包括就业社会心理适应力、自主就业的能动力,以及职业发展的潜力等方面,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是主体与高校、社会人才培养要素之间互动选择的结果。一方面,高校要通过机制创新来克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高校内部组织要为培养个性化毕业生人才提供平台。可以说,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支撑和组织承载的综合体现。因此,组织设计和制度安排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的关键,现实地看,互动共进模式则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7.
由于竞争机制的不完善,我国就业市场供需出现了失衡,大学生就业形势也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建设已成为高校的一种共识。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适应就业市场的综合能力,包括就业社会心理适应力、自主就业的能动力,以及职业发展的潜力等方面,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是主体与高校、社会人才培养要素之间互动选择的结果。一方面,高校要通过机制创新来克服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另一方面,高校内部组织要为培养个性化毕业生人才提供平台。可以说,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是高校人才培养制度支撑和组织承载的综合体现。因此,组织设计和制度安排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的关键,现实地看,互动共进模式则是大学生就业竞争力形成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自愿性失业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关注。大学生不能顺利就业的原因之一是自愿性失业。从经济学角度用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分析可知,从地域上看,我国目前存在大中城市劳动力市场和小城镇及广大农村劳动力市场;从职业等级上看,存在高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和中初等教育水平的劳动力市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打破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分割,建立完善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短信这一新生事物逐步进入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些高校已开始探索应用短信平台服务大学生就业。本文着重从成因、优势、应用范围等几个方面对利用短信平台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一、大学生就业能力缺乏的具体表现大学生就业能力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综合能力,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学习和实践获得工作的能力。从各大学普遍存在的情况看,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严重缺失,主要表现为缺乏主动的就业意识和未来意识,就业目标不明确;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就业培训;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不厚实,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差;对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的重视不够;求职能力和求职技巧差;心理素质差,  相似文献   

11.
从当前大学生接受就业指导的情况看,高校专业课教师在参与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指导的内容偏窄,就业指导所采取的方式和途径也比较单一,用在就业指导方面的时间和精力较少。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加强对专业课教师参与就业指导的对策研究,对于实现大学生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新《劳动合同法》实施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我国的劳动就业有看重大影响,特别对大学生就业更是影响深远。高校有必要采取措施,针对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3.
就业,即获得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劳动。实现就业,保障生活,创造财富,实现自身价值,成就社会地位,是人所共有的需求,更是正在和已经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的强烈的心理愿望和迫切需求。大学生就业,事关国家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家庭的欢乐、个人的成长。近年来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似乎是一个重大而复杂的现实问题,已经就业而自  相似文献   

14.
陈益民  刘林  张贞 《高教探索》2012,(4):118-124,143
基于663名应届本科毕业生的问卷调查,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剖析了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认知、自我情绪管理、自我计划设定、自我生活管理、社会活动管理)与就业(就业机会、就业代价和就业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自我情绪管理、自我计划设定与就业机会负相关,自我认知、自我生活管理和社会活动管理与就业机会正相关,自我认知和自我生活管理与就业满意度正相关,自我生活管理与就业代价负相关,自我计划设定与就业代价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就业是目前全社会都关注的一个话题,如何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促进大学生最大限度就业,成为我国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本文从研究大学生就业能力出发,分析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影响因素和构成、就业质量与就业能力的关系,探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拥有本科以及本科以上学历的成年人,能够自力更生,却还在父母怀抱中不肯就业的群体.他们享受家庭给予的安逸生活,不愿意独自为生活奋斗,对于父母怒其不争,哀其不幸的心情只能是他们稍稍介怀的理由.大学生就业依靠家庭在社会背景的隐藏下反映出深刻的社会、家庭以及大学生自身存在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7.
关于高校开展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是个体由青年期到成年期成长过程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就业是大学生人生发展中的重大转折点,面对这转折点,部分大学生出现了诸多心理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大学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枢纽和桥梁.本研究旨在通过开展从"新"开始,全"程"服务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活动,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形成成熟的就业心理,迈出事业成功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8.
赵元 《教育与职业》1996,(12):21-22
大学生“过剩”在哪里?赵元如今,一年一度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已臼益成为全社会密切关注的热点。“就业难”使许多大学生及其家长们忧心忡忡,在“双向选择”的人才上市场上,人们不难看到许多大学生的眼神从期待转为失望。从部分人才市场的供求统计情况看,大学生数与用人...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的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网络舆情对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大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网络舆情上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注度也逐渐增多,这些网络舆情对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心态、就业信息的获取和就业选择上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为了更好的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需要从政府、高校、社会以及大学生自己等方面出发创造一个良好的网络舆情环境.  相似文献   

20.
常言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笔者却说:不入其境,焉知其苦。要知求职大学生生活之艰难、求职之艰辛,不妨看一篇报道:不足160平方米的求职公寓里,摆了30个铺位,住在这儿的大都是求职的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