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富有的含义     
王海芸 《山东教育》2009,(1):121-121
近年来,每当看到或提起“校长”二字,大凡略知教育管理的人自然就会想到“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等话语。然而,在校长们倾力教育教学管理和参与改革,力推教育发展的同时,有谁能够理解和体会到他们,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校长,忍屈负重,不乏痛楚的烦恼?有谁能够知道他们内心深处的几多惆怅与无奈?  相似文献   

2.
一个多世纪以来,“体育教育”这个富有争议的词语,为什么能够经常出现在日常话语、期刊杂志甚至各类政策文件之中?究其根源,在于缺乏术语规范意识和学术批判精神。文章在对“体育教育”一词使用状况及其受质疑状况进行考评的基础上,从传播学、语言学、术语学和教育学四个维度进行了重新解读和辨析,最后得出结论:“体育教育”之说确实具有明显的不合理性,不符合学术思想表达的一般规范,必须特别谨慎地使用,并自觉区分它在政策话语、实践话语和理论话语中的实际内涵。  相似文献   

3.
论教师话语的失却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教育世界里,教师一直被看作教学活动的主宰者,话语的绝对权威。然而教师的这种权威在本质上究竟是怎样的呢?现代教育的产生为教师话语的权威提供了背景,然而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却丧失了作为独立的主体的个性话语,其话语被淹没在权势话语(权威话语和理性话语)中。分析教师话语权的丧失将对我们正确理解和重建教师话语起到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回忆起往昔的教育教学经历,我发现很多时候,我所扮演的是一个审讯官的角色。用心谛听孩子的心声已经离我渐行渐远了。在我的口头禅中已经不自觉有了“为什么?”“是不是?”匠气式的话语,这一话语也使得我的教育教学行为走向了僵化,教育效果自然打了折扣。  相似文献   

5.
话语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性问题,决定性地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就是教育者根据时代背景和教育情景的特点和要求,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和习惯,调适和改变自己原有的话语方式,用受教育者更愿意和能够接受的话语来表达和传递教育内容,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和实效性.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路径转换主要包括:政治话语的学理化,学理话语的通俗化,通俗话语的趣味化,以及书面话语的口语化,刚性话语的柔性化,熟悉话语的陌生化等.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所具有的使教育对象乐于接受、自觉认同并积极悦纳的力量体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能够丰富话语理论体系,化解话语现实困境,转向话语人本范式,发挥话语交往功能。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时空境遇的转变,研究探索的推进以及对规律认知的深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提升创造了条件。当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需彰显话语内容之真,体现话语主体之善,展现话语风格之美,实现话语形态之活。  相似文献   

7.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需要向“话语主体的研究”转变,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话语转换能力将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作为话语主体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能够恰当、自如地调控、转化自己话语的能力,根据社会外部情况的变化、对象群体的心理、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能够及时应变的调整不同类型的话语,最后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话语转换已成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建设的重要走向,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实践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不同类型话语的理解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对客观情境的感受力,构建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  相似文献   

8.
涂端午  魏巍 《教育研究》2014,(1):47-53,59
理解什么是好的教育政策是制定出好的教育政策的前提。基于政策话语、政策文本和政策效应三个维度,从科学、民主、权威、价值、控制、执行力和教育公平等方面提出了判断好的教育政策的标准,包括回应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体现话语民主,形成决策话语共识;有良好权威结构,能够有效克服权威分裂;坚持基本价值导向,能够有效协调价值冲突;有良好控制结构,能够预防反控制;面向未来发展,实现统筹兼顾;具有可操作性,便于执行;实现分配正义,促进教育公平等。其中,回应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相统一,以及体现话语民主,形成决策话语共识是最基本的两条标准,也是形成好的教育政策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9.
该文以社会变迁的视角,运用话语分析的方法,探讨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间校外教育政策的变迁.这三十年间,既可以看到校外教育政策被政治话语建构的轨迹,还可以看到单一话语模式向多元话语模式转变的趋势.进入21世纪后,三个重要校外教育政策文本主题的变迁能够在一定意义上展现21世纪以来校外教育宏观发展的脉络与轨迹.  相似文献   

10.
大学的公共性面临新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特别是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以后,社会和各种媒体对高等学校的批评、指责与抱怨便越来越多,涉及到了大学的方方面面。对于这些批评,如果不能理性地解读,就难免产生困惑:今天的大学究竟怎么了? 笔者并不打算就各种具体批评进行分析。但是。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些批评从表面上看是针对大学建设与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具体事情,但实际上却透露出一种潜意识的不满.折射出对大学教育的期望。虽然这些具体的批评和指责是多种多样的,但它们都不约而同地指向了一个问题——大学的公共性。如果把这些批评和指责进行一种话语的转换,我们就可以从中听到另外一个浑重而震撼的声音:我们的大学的公共性究竟在哪里?它们能够代表社会的公共利益吗?它们能够作为社会公共道德的表率吗?-它们能够成为我们精神、理想和伦理的家园吗?这才是批评与指责的实质和关键。包含和体现这种要求和质疑的批评与指责,向所有的大学人发出一个振聋发聩的呼唤:请珍惜和维护大学的公共性!  相似文献   

11.
《现代教学》2007,(5):2-2
不言而喻,当代中国教育话语必定在西方对话、本土实践和文化关怀的三维时空中建构。然而,从哪里开始呢?这里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倘若不从国外某某理论说起,便无从开口,无法表达,无以确证,否则,就不科学,就不具备可资为论证并为普遍接受的共识话语系统。从一些研究论述来看,关于话语建设似乎已经掌握了话语权,但无意于为话语实践提供开拓思路的养分。教育话语也因此陷入是深入下去打开遮蔽还是继续作无谓探究的悖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深化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能够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创新提供学理支撑。梳理其研究论域发现,由于研究方法论缺位、权威共识分析框架失位及社会维度关注不足,现有研究存在系统性研究待加强、难点问题待突破、多学科研究待丰富等问题。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内容;丰富研究框架,建构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转型研究范式;创新研究方法,拓展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论域;坚持问题导向,创新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在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大潮中,这是我们大家耳熟能详的一句话。但是,在我们的课堂上,在我们的教育行为、教育话语和教育细节中,我们真正做到了吗?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不仅能够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更能起到协调整合与价值导向的作用。网络时代带来了高校环境与学生特点的变化,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可以与网络技术以及其他话语实现有效融合,促进话语功能的实现;另一方面,网络也给大学生带来了负面影响,甚至直接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沦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树立起教师与学生"两个话语权主体"的思想,消除"霸权"意识,建立起"对话"机制,并且使网络技术与网络思维得到充分应用,才能建立起行之有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  相似文献   

15.
价值教育是教师和学生通过语言的使用,共同诠释价值意义、建构价值理解的过程。在这种话语实践活动中,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话语能力,也就是能够基于对语言"形式-功能"的认识,对宏观与微观情境的理解,以及对何种话语权力的洞察,有策略地在语言及非语言符的使用中建构有利于学生发声与思考的意义诠释空间,使其服务于价值自觉的培养。在日常教学与管理中,教师要有能力保持自身话语的可协商性,让学生成为价值建构的主体。教师还要擅于搭建意义的脚手架,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价值思考。  相似文献   

16.
王振刚 《辅导员》2009,(17):15-16
“生活是美好的.生活是七彩的……”这样的话语.想必你会张口就来。可是怎么一提笔.你的生活就迅速褪色了?怎么一点也看不出你笔下的生活是七彩的呀?不必着急,想要还原七彩生活,拿起笔来,我们一起写、写、写。  相似文献   

17.
互联网时代来临之后,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产生了新的变化和发展。现阶段,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方式还存在情感不够深入、更新滞后、主要为单向灌输等问题,必须建立平台的话语交流关系、强化人文关怀、掌握学生需求、转变理念,建立趣味性强、愉悦轻松的话语环境,既要拓展高校学生的内心世界,也要营造大学生能够接受的话语交流方式,奠定高校网络思政教育发展的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不知道对人的生存处境的清晰度,能否达到感觉饥饿那样的清晰?那是一种真实而具体的饥饿——既不是接受扁桃体手术不能进食的人为饥饿,也不是正在节食瘦身故弄玄虚的饥饿,生存处境应该是一种真真切切、伸手可触的感受!但事实上,大多数人对自我的生存处境是不言说或不便言说乃至不知如何言说的。同样,在教育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不会这样自问:我是弱势群体吗7我怎么是弱势群体的?为什么我是弱势群体?但这种抽象话语的变式却可能常向心灵发问:我这是怎么了?为什么我会这样?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为了真正走进“理解教育”,还是让我们以宁静之心来听听“理解教育”发自内心深处的话语吧! 教育本来就需要理解。也是为了最终达成多方的理解。教师不理解学生,怎么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不理解教师,怎么能接受教师的教诲?  相似文献   

20.
为了真正走进“理解教育”,还是让我们以宁静之心来听听“理解教育”发自内心深处的话语吧! 教育本来就需要理解。也是为了最终达成多方的理解。教师不理解学生,怎么能走进学生的心灵?学生不理解教师,怎么能接受教师的教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