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阳小朋友是我们班吃饭时有名的小拖拉。每天中午吃饭,他总是落在最后。一天,我问他:“阳阳今天吃饭想不想得第一呀?”他点点头。可你瞧他,嚼饭的动作可真够斯文的,似乎要把每一粒米饭都咬碎再咽下肚去。这样吃饭,把饭菜都吃凉了,对身体很不利。我想了个办法,根据他一口饭的多少,指定一个嚼几下的数字。比如当我数到8时,他必须嚼完一口饭。这个办法还不赖,有时我还没数到指定的数字时,他就能吃下一口饭。这样,阳阳吃饭的速度明显加快了。以后我  相似文献   

2.
让孩子学会咀嚼进餐是小朋友们最开心的一刻,幼儿园的饭菜色香味均美,是孩子们最美的享受。但小甘甘却是另一幅情景:只见他眉头紧锁,双眼发愣,呆望着那份饭菜,却不往口里送……老师发现了,便走过来问他:“怎么不吃饭呀?”他不答话,老师便舀一勺饭喂到他口里,但饭到他口中却没有动静。老师提示他快吃,但没有用,他丝毫也不动一下嘴巴。老师让他张开嘴巴,饭还含在嘴里,还看见一口又稀又细的小牙。糟糕,这孩子不会吃饭!准确地说,是不会用牙齿咀嚼食物。离园的时候,甘甘的奶奶来接他回家。老师告诉奶奶,甘甘今天没有吃到饭菜…  相似文献   

3.
经常有家长向我们询问:“老师,我们的孩子今天吃得怎么样?”“老师,我们的孩子光吃肉,不吃菜,可怎么办呀?”……是啊,孩子吃不好饭,是家长最头痛的问题了,我们老师也要想尽各种办法,让孩子吃得饱,吃得好。以下是我们尝试的几个小方法:方法一:饭前动员每天吃饭前,我们老师都会先阅览一下食谱,根据饭菜的特点做一番动员。针对孩子好奇心强的特点,给孩子们不爱吃菜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如牛肉炖土豆,叫它“黑白巧克力”,猪肉炒豆角,叫它“小豆藏猫猫”,让他们觉得新鲜,自然就调动起幼儿品尝美味的兴趣了。方法二:少盛多添好多孩子一看面前盛得满满…  相似文献   

4.
榜样的力量     
近日我发现,班上几个不好好吃饭的孩子,吃饭时总是坐在一起的,有时说悄悄话,有时跑下座位,每次都要剩饭菜,更没见他们添过饭.但同时我也发现,班里的大块头顾宇却吃的特别香,他旁边的几个孩子也吃得快,习惯好,而且经常要添饭菜.  相似文献   

5.
这学期,我们幼儿园小(一)班招进了这样一位小朋友:每当开饭时看见摆在餐桌上的饭菜,他总是后退一大步,用双手捂着自己的小嘴,做出不吃饭的架势。问他为什么不吃饭,他从牙缝里挤出一句含糊不清的话:“奶奶做的饭干净,饭店里的饭好吃。”意思是说,“幼儿园的饭不干净,幼儿园的饭菜没有饭店的好吃。”面对这样的孩子,我绞尽脑汁、挖空心思去说服他。任凭我磨破嘴皮子、好话说尽都无济于事。赵凯乐小朋友还是一只手捂着嘴一只小手做着摇摆的姿势,  相似文献   

6.
厌食的反思     
入园快一个月了,黄艳鸿小朋友每次吃饭都要闹情绪,每次看到餐桌上的饭菜不是说:“我不饿”,就是说:“我不想吃!”有时甚至吃一口吐两口。为了能让她把饭吃进去,我们几位老师一到吃饭的时间就想方设法耐心地劝导她,甚至一口一口地喂她吃饭。但是,尽管我们给予特殊照顾,却仍不见成效。通过分析,我们找到了问题的根源,是我们过分的关心,强化了她的厌食情绪,使吃饭成为她沉重的心理负担,在负担的重压下,孩子厌食加剧。另外,造成她吃饭困难也同我们进餐护理过程的方法不当有着密切关系,在进餐护理中,我们关注的是让孩子把饭吃下去,吃够量,却没有…  相似文献   

7.
孩子上五年级了,连续两年承担了班级午餐的分饭菜工作,工作可谓全心全意。多少次我问他:“儿子,给同学们分饭菜累不累?”孩子总是笑嘻嘻地说:“妈妈,不累的,这点累算什么!”他已把为同学服务当成了一种乐趣。可是今天放学回来,孩子一脸的不高兴。我问他怎么了。孩子早已泪流满面:“今天我们班的某某同学说我给自己多分了一份菜,说我拿了他菜里的鸡腿。后来他把我菜里的鸡腿吃了,吃了还说我自私,给自己多分了。妈妈,我没多分给自己,我也没拿他的菜。我们班每天中午总是我最后一个才吃饭……”孩子一脸的委屈。我想,八成是这位同学误会了。孩…  相似文献   

8.
《母婴世界》2010,(8):24-25
自理能力:我长大了,我自己来教宝宝独立吃饭不给宝宝喂饭,鼓励宝宝自己吃,学会用勺子自己舀饭菜,即使吃得满地都是饭粒也没关系。宝宝吃得好时要及时奖励或肯定,如果吃饭过慢,可以用竞赛的方式逐步限定他吃饭的时间,还可以一次少盛一点饭,吃完再添,这样让宝宝在吃完后享受一种成就感。  相似文献   

9.
一日三餐是全家聚会的时间,小小的饭桌上,往往也是教育子女的好课堂。唐太宗李世民见太子“临食将饭”,便问“:当知饭乎?”太子回答“:不知。”他便教诲太子“:凡稼艰难,皆出人力;不夺其时,常有此饭。”在孩子吃饭时告诉他种庄稼的艰难、百姓的疾苦,只有给百姓休养生息的机会,才能保证永远有饭吃。这样的教育自然给孩子留下了较深的印象。我国著名的文学翻译家傅雷,每天与孩子同桌进餐时,总是注意观察孩子吃饭的姿势是否妨碍别人,咀嚼饭菜是否发出有失礼貌的声音,一旦发现孩子有什么不文雅的举止,他或是示范正确的做法,或是和颜悦色地予以纠…  相似文献   

10.
看我这一招     
我家儿子在幼儿园吃饭经常是最后几名,弄得老师很头痛。在家更糟,连饭都不想吃,每次姐姐叫他:“郭靖,收玩具,洗手吃饭。”他一听就哭:“我不要吃饭,我要玩玩具!”然后,大家又哄又骗,软硬兼施。才把他带到饭桌边,半口眼泪半口饭地吃。别人不知道,还以为我们不给饭他吃呢。每餐  相似文献   

11.
厌食的反思     
开学有两周了,一唯几乎没有在幼儿园吃过饭菜,每次看到餐桌上的饭莱不是说“我不饿”,就是说“我不想吃”,有时甚至吃一口吐两口。为了能让她把饭吃进去,我们几位老师一到吃饭的时间就想方设法耐心地劝导她,甚至一口一口地喂她吃饭。但是,尽管我们给予了特殊照顾,...  相似文献   

12.
小夏5岁多了,是个活泼好动的孩子,进餐时需要老师多次提醒和督促。他有时东张西望,有时却呆坐在座位上愣神儿,总之是吃两口,玩一会儿,不能坚持专注地进餐,还常常扰乱身边的小朋友专心吃饭,比如做鬼脸逗其他小朋友哈哈大笑。往往快到收拾餐具的时候,他才想起自己的饭还没有吃完,这才急着把饭菜狼吞虎咽地吃下去。  相似文献   

13.
吃饭     
梁晓是穷学生中最穷的一个,穷到吃饭都成了大难题,时刻有断餐的危险。他不敢多吃,更不敢吃好,每餐都是一份青菜二两饭。梁晓读书特别用功,有一天,他终于支撑不住,晕倒在课堂上了。从此以后,同学们吃饭时,就多买一点肉,假装吃不了那么多,分一些给梁晓吃。开始梁晓还吃得津津有味,后来,他发现同学们是在可怜他,就不肯接受别人的施舍了。打了青菜白饭后,梁晓故意离开餐厅,躲到树林里去吃。大学里有些富裕的学生,每一餐都买许多饭菜,吃不完  相似文献   

14.
梁晓是穷学生中最穷的,穷到吃饭都成了大难题,时刻有断餐的危险。他不敢多吃,更不敢吃好,每餐都是一份青菜二两饭。梁晓读书特别用功,有一天,他终于支撑不住,晕倒在课堂上了。从此以后,同学们吃饭时,就多买一点肉,假装吃不了那么多,分一些给梁晓吃。开始梁晓还吃得津津有味,后来,他发现同学们是在可怜他,就不肯接受别人的施舍了。打了青菜白饭后,梁晓故意离开餐厅,躲到树林里去吃。高中时有些富裕的学生,每一餐都买许多饭菜,吃不完就到处扔。为了杜绝浪费,学校规定:所有学生都必须在餐厅里吃饭,吃完饭才能离开。这可苦了梁晓,他碗里又少又差…  相似文献   

15.
正我们应该让孩子有享受吃饭的感觉,而不是把吃饭当成吃药那样痛苦。孩子吃饭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一辈子的事,一定要让孩子知道吃饭是件快乐的事。说起喂养,很多家长觉得就是给孩子每天做很多顿饭,孩子吃得越多越好,或者吃的东西越贵越好。很多父母还特别希望我们医生能给一个特别精确的指导,比如多大的孩子应该吃几次饭,每次吃多少种类,每个种类吃多少……我总是在跟家长说:我们是在养孩子,不是养  相似文献   

16.
在幼儿园里,孩子吃饭不轻松。1.吃饭成了一项竞赛活动。我们经常看到,吃饭之前,老师总是要对小朋友说,今天老师看谁吃得又快又好,吃得最快的小朋友今天可以当图书管理员,或者奖一朵小红花给他等等。孩子们好强,什么都想争第一,吃饭也不例外,老师“命令”一下,孩子们就拼命地赶着吃。在吃饭的科学要求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细嚼慢咽。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为了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相似文献   

17.
忆苦思甜     
我儿子乐乐今年4岁,活泼可爱,但是平时不怎么好好吃饭,我多次训他,可不起什么作用。上周末,我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全家一起吃饭。只见乐乐东挑西拣,一桌子饭菜没一样能好好吃上两口的。我一着急,就板着脸说:“好好吃饭。”可他就是不听,依旧我行我素。正想发火,我爱人用眼神制止了我。说:“你不能老训孩子,这根本起不了教育作用,看我的。”于是爱人转过去,语重心长地对儿子说:“孩子,你现在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当初你爸爸我小时候,哪儿见过你现在吃的这些东西啊,那时我们家境贫寒,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经常是窝头、咸菜……”乐乐听完后,果…  相似文献   

18.
现在的孩子真是让人捉摸不透,他们做的有些事情着实令人费解,可能是生活时代的差异吧。就拿儿子最近的吃饭来说,每次去餐馆吃饭,他总至少要两份饭菜,即便是我们这些"陪吃人员"  相似文献   

19.
“有个小弟弟一边吃饭,一边看蝴蝶,掉下许多饭粒,饥饿的大公鸡看了真高兴,它把地上的饭粒吃完了,就吃小弟弟裤子上的饭粒,衣服上的饭粒,甚至飞起来去啄小弟弟嘴巴边的饭粒。大公鸡还得意地对小弟弟说:‘你是一个漏嘴巴,让我吃得乐哈哈!’小弟弟不愿意做个‘漏嘴巴’,改掉了吃饭掉饭粒的不良习惯,大公鸡就一点办法也没有了。”这是我们幼儿教师经常给孩子们讲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有普遍的教育意义,因为类似“漏嘴巴”的孩子是不少的。我发现,有的孩子吃饭时,由于嘴唇木碰到确,饭粒就从碗边掉下;有的孩子盛了满满一调羹饭,…  相似文献   

20.
编个童话故事读给小朋友听,使他们知道养成好习惯的好处。嘟嘟是一只不爱吃饭的小狗。每次妈妈把热腾腾、香喷喷的饭菜送到他面前时,他总是不领情,把饭菜往旁边一推,看都不看一眼。妈妈不知道为此花了多少心思,还经常给他喂饭呢。一天午饭的时候,嘟嘟又不想吃饭了。突然,一阵门铃响,嘟嘟妈妈赶忙去开门。“原来是邮递员先生啊!”她问,“有我们家的东西吗?”邮递员回答:“是呀,有一个包裹,还挺沉的呢。”“包裹?不会是孩子他爸的吧?”嘟嘟妈妈心想,算了,还是先收下吧,于是就签了字。打开一看,原来是助长健胃公司推出的新产品,是专门给不爱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