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纵观近年来学者对伽达默尔在《美的现实性——作为游戏、象征、节日的艺术》这篇美学和艺术论著的研究,他的游戏说始终是热点,节日次之,象征再次之。笔者认为,伽达默尔对象征的论述同样给我们广阔的思考空间。本文对其作一番细致的考察,并试图将其与当下的文学艺术联系起来思考,从而证明艺术作为象征般存在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漫萍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22(4):27-31
乔伊斯的一生都在为爱尔兰人民的精神解放而撰写"道德史的一个篇章".在他的作品中,象征手法是一大艺术特色.在<阿拉比>和<伊芙琳>中,他成功运用了这一手法,赋予每一事物深刻的象征寓意,深刻揭示20世纪初都柏林丑陋的社会现象和都柏林人文化和精神的瘫痪. 相似文献
3.
寓意隽永的象征——试论乔伊斯短篇小说的象征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漫萍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2,(4)
乔伊斯的一生都在为爱尔兰人民的精神解放而撰写“道德史的一个篇章”。在他的作品中 ,象征手法是一大艺术特色。在《阿拉比》和《伊芙琳》中 ,他成功运用了这一手法 ,赋予每一事物深刻的象征寓意 ,深刻揭示 2 0世纪初都柏林丑陋的社会现象和都柏林人文化和精神的瘫痪。 相似文献
4.
施军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6(4):531-538
丰富的西方象征小说艺术发展史,给中国现代小说象征生成带来鲜明的参照。对外国小说象征及理论的介绍,贯穿现代小说史30年,这一艺术源泉滋润了现代小说象征诗艺的诞生。 相似文献
5.
杨波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06,27(4):71-75
艺术思维是人类的一般性思维方式。论文对兴与象征相似之处的比较,从艺术思维的表现形式、艺术思维中形象的构成、形象思维的特征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阐明艺术思维作为人类的一种重要的思维模式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6.
赵峻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6):808-810,834
哈代了解自然、酷爱自然。他笔下的自然与人的感情息息相通,仿佛具有人的品性。长篇小说中,情节结构、背景和细节的象征意义都是由富于诗情画意的自然承担的,诗性自然是哈代的象征品质。 相似文献
7.
谢冬冰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3,(1):20-23
卡西尔学说中“symbol”一词究竟该理解为“符号”还是“象征”,国内学一直存在争议。从卡西尔哲学的总体看,他的学说应该是“符号形式哲学”而非“象征形式哲学”,但在其谈论艺术时,很多情况下,“symbol”的意思是“象征”。 相似文献
8.
伽达默尔诠释学理论的困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卫国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3):15-19
对伽达默尔诠释学理论中的关键环节及概念间难以调和的内在矛盾进行分析,不难发现其诠释学困境的根源在于:片面继承了(存在与时间)中此在日常层面上所展开的理解与解释的生存论内容.跳过此在本真生存论环节及时间性的分析,而直接转向以本解释和对话交流为特征的存在之历史发生领域的描述.这一跳跃必然使诠释学各环节失去内在的统一性根基。 相似文献
9.
正确全面地认识造成主人公不幸的、压制人性的宗教条款和陈腐的观念是理解这部小说的基础。大量心理和生理感受的描写和统一连贯的结构是小说成功的两大原因。而象征的使用是获得成功的主要手段。深潭和两个作为陪衬的女配角是小说的三个中心象征。主人公的遭遇与心理痛苦得到了细致真实的描述和刻画。 相似文献
10.
孙文阁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2)
本文认为象征传达的不是意义,而是多种意义整合而成的复杂审美感受,象征审美效应就是通过对象征意义的理解达到对象征意蕴的体悟。实现象征审美效应的动力因素是象征物象与读者的审美对应关系,其中包括文化对应关系。当这种对应关系呈差异性时,象征审美视界产生阻断,可能导致负效应的产生;而当对应关系呈对等性或克服了差异性时,则可能产生巨大的审美效应。故象征审美效应的生发不仅是相对的,而且常常是背反的,即正效应与负效应相伴并生 相似文献
11.
12.
13.
论嵇康音乐艺术理论的美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荣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3(3):49-53
本文以现代美学作为审视角度,梳理与研究了嵇康的音乐艺术思想。论文认为,嵇康的《声无哀乐论》集中地表现了魏晋时期音乐艺术美学思想,由传统儒家功利实用审美态度转向崇尚自然,注重个人内心情感体验,以及尊重音乐艺术自身特殊规律的审美倾向。本文共分四部分,即嵇康的艺术人生倾向;《声无哀乐论》与养生论;以“心”为乐之体,以“声”为乐之“用”;“曲变虽众,亦大同于和。” 相似文献
14.
唐丽娟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2(4):35-38
“童心说”是李贽美学思想的核心。本主要叙述了“童心说”的主要内容以及李贽从“童心说”的观战出发,提倡“自然之为美”,反对“中和之为美”;主张无意为,反对有意为的美学思想,这此美学思想,开启了一代新思想和学的新风尚,无论在理论上和创作上都产生过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王旭晓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8(4):128-133
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手段和途径,特别是在学校美育中,艺术教育占有突出的地位。然而,艺术教育并不是美育的全部,不能把艺术教育完全等同于美育。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异同,根源于审美活动与艺术活动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
王玥晴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3):47-48,53
本文主要论述了王尔德的美学观,及其产生的历史和哲学根源,并通过其作品《夜莺和玫瑰》进一步诠释了他的"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主义美学观。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美。 相似文献
17.
18.
幼儿美术教育的美学启示--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有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已正式出台,对《纲要》的学习贯彻将是幼儿园一个长期的中心任务。《纲要》注重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全面发展;整合幼儿园课程,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突出基本素质教育,体现潜移默化和能力迁移;创设贴切教育环境,倡导幼儿主动性学习。《纲要》凸现“创设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促进儿童健康发展”的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将通过五大领域在幼儿园组织实施。就幼儿园艺术领域的表述,全文虽然不足750字,却表明了以幼儿为本的、科学的艺术教育观,明确、可行的艺术教育目标和要… 相似文献
19.
Renuka Ravindran 《Resonance》2009,14(1):47-59
Lighthill modeled the flow of blood through a narrow capillary involving the passage of individual red blood cells through
it in a single file. The study involved the motion of relatively tightly fitting pellets of solid matter forced along distensible
tubes. The equations governing the motion and suitable boundary conditions are formulated. The mathematical highlight of Lighthill’s
model is the use of the method of matched asymptotic expansion in six layers.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外记》是清朝人西清撰写的一部地方志,全面记载了清朝中叶黑龙江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状况以及地理、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内容。在记述当时社会状况时,西清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忍,鞭挞了社会丑恶现象,表达出了对百姓生活的同情。《黑龙江外记》对于我们研究清朝中期东北地区特别是黑龙江地区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