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透明胶带改字回收器与其它改字器不同之处,是能将用过的废胶带集中回收处理。我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发现到处都是扔掉的修改错字的透明胶带,因为学生利用胶带修改错字后,废胶带不好处理,便随处乱扔,造成了环境污染。我就想能不能将使用后的废胶带集中处理,既方便使用、利于回收,又保护了环境,那该多好啊!我认真研究了原透明胶带截取器。原截取器,胶带的安放、取出、截取都很方便。我对它进行改进,加上改字和回收两种功能,达到了我原来设想的目标。改进和使用原理:1.胶带要便于安装和取出,这是原截取器已经具备的无须更改。2.胶带要能直接在…  相似文献   

2.
鸡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动物之一,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自《诗经·鸡鸣》等篇以来,鸡频繁地出现在诗人笔下,成为一个意蕴丰富的形象。具体来说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一、反映安宁生活。《老子》描写理想的社会生活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陶渊明《归园田居》:“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  相似文献   

3.
国内某知名杂志载有《情绪好学习效果佳》一文。文章开头写道:“中国有句格言‘学海无涯苦作舟’,学习一直是与‘苦’字连在一起的。但最近的研究认为,要使学习更有效果,应提倡‘乐’字.”紧接着,  相似文献   

4.
采用《毛泽东诗词百首译注》作为研究的语料,通过实证分析,探索现代汉语普通话没有入声字,而古代诗词以入声作为重要成分这两个因素在毛泽东诗词中所呈现的矛盾状况及其中所蕴含的语言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5.
当代诗词创作有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对入声字还要不要区分。入声不但依然存在于吴、粤、闽、客家等方言中,而且当代诗词创作也是以熟读、感受、研习经典诗词文本为前提的。对经典文本越是熟悉,积淀越是深厚,对入声字的认知越深。入声字和平声字混用,对熟悉经典文本的读者,感觉会相当别扭。《诗韵新编》可资当代诗词创作之参考,因为它依据了现代汉语,又区分出入声字。  相似文献   

6.
教学诊改是近年来在高职院校实行的一种以强化主体责任、提高信息化程度和教职工质量意识为目标,促使各高职院校立足自身需求,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教育改革举措。"8字"质量螺旋自然就是教学诊改落实的重要流程和基本方法,本文拟从课堂教学的角度,建立"8字"质量改进螺旋,从而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切实落实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各个层面的改进工作。  相似文献   

7.
8.
中国古典诗词特别讲究声律的美感,但是现在的读者用普通话读古诗词会发现很多不押韵或节奏不和谐的情况,造成了对古诗词声律美感的破坏。这是由于语音的变迁,声韵调系统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韵部的分合和入声的消失是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本文主要针对普通话入声消失这一现象谈谈古典诗词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辨识古入声字的简单方法。  相似文献   

9.
莫泊桑的《项链》开篇写道:“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初看令人费解,哪有劈面就用“也”字的?“也”是一个频度副词,前有相同对应物才能使用。而本句是起句,前面并不存在对应物。其实,这正是作匠心  相似文献   

10.
改字救穷人     
施耐庵是我国明代著名文学家.他写的《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明珠。施耐庵不但学问好,而且有胆有识,‘敢于为受苦受难的老百姓仗义执言。  相似文献   

11.
“万”字     
《小学语文教学》2006,(7):57-57
汝有田舍翁,家资殷盛,而累世不识之乎。一岁,聘楚士训其子。楚士始训之搦管临朱,书一画训曰“一”字。书二画训日“二”字,书三画训日“三”字。其子则欣欣然掷笔,归告其父日:“儿得埃,儿得矣!可无烦先生,重费馆谷也。请谢去。”  相似文献   

12.
古典诗词教学的研究历来仁智互见,各有千秋,诸如有借鉴价值的“品读法”“美读法”“改写法”等。教法虽有万千,但有一点却始终未变,即诗词是一门经典的语言艺术,它注重用词炼句,讲究反复推敲,绵里藏针;它对语言简洁、准确和传神等方面的要求,可谓近乎苛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便是古人斟字酌句的典型写照。反而思之,若将如此“一字千金”的诗词语言进行替换、增减和变更,再与原诗词进行比较,其艺术效果必将得不到凸现。下面,笔者就以此为突破口,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诗词语言来感其情,晓其义,体其境,悟其旨,从而使学生真正领略到古典诗词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汉学结构优美,形象生动。其最基本的特征是用点、横、竖、撇、捺五种基本笔画组成方块形的字。一个汉字,多一笔或少一画,变为另外的字很常见。比如“一”字,加一笔至少可变成“二、七、十、丁”四个字;“十”字加一笔至少可变成“干、千、士、土”四个字。  相似文献   

14.
先说炼字、所渭“炼”者也,即反复锤炼,以求诗歌最大限度的生动形象。所炼之字,一般以动词、形容词、数词、副词等居多,因为这类词,有更大的锤炼空间,贾岛的“推敲”故事中的“敲”,齐己《早梅》中“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的“一”,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等都为人津津乐道,这些都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相似文献   

15.
马烈 《考试周刊》2011,(26):27-29
"碧"字有美玉和青绿色的意思。"碧"字频频出现在唐宋诗词文中,惟令人惊异的是"碧"字绝大多数都出现在写愁的诗句中,更甚者,"碧"字直接成为愁的代名词,有不少的作家用"愁碧"、"凝碧"、"怨碧"等字眼。仔细研究,"碧"与作家表现之"愁"有很深的关联,且随作家风格个性之差异,其艺术性表达又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敦煌等地所出的古本<尚书>以及源于唐写本的日本古抄本<尚书>为材料,调查了一部分被认为是唐代卫包所改的<尚书>文字,认为卫包改字乃时势所趋,段玉裁所论则得失互见.此类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古书流传通例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一份诉状、一篇文章或一首诗词.有时只改动一个字.意思却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这既可以看出修改者超人的聪明才智.也可以看出汉语所具有的神奇力量。试举几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8.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只要我们班主任能做到严字当头,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我们的“爱”去关心学生,去呵护学生的成长,即使是批评,学生也会从中读出关爱,读出真情的。  相似文献   

19.
朱光潜先生在《咬文嚼字》一文第二自然段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这是炼字的好例。”反复读来,笔者总觉得,这里的“好”字用得不妥。  相似文献   

20.
人生难免独处,独处之时或百无聊赖,或黯然神伤,或自得其乐,古典诗词深入细腻地刻画了因人、因时、因事而异的种种独处心理和精神状态,描绘了一个个栩栩如生的“独”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