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刊讯 为了推广、普及、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武术文化遗产,让民族优秀武术文化为人类健康服务,进一步扩大中华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武术人才,香港柴湾专业教育学院于2003年秋新开设了体育管理系,设武术专业。首批招收武术专业学员30人。本专业主要以传授太极拳为主,兼及其它武术套路。这是中华武术在香港第一次正式进入高等学府,成为一  相似文献   

2.
《武当》2003,(11)
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春。在2004年新春佳节之际,由香港中国武术海外训练学院发起的香港第二届香港国际武术节于2004年2月4日-10日在香港举行。此次比赛旨在弘扬和推广中华武术,让国内外更多的人喜爱武术运动,希望武术早日成为奥运的竞技项目,从而促进国内外武术馆校及武术爱好者交流,达到以武会友,增强友谊,共同提高的目的,使本次武术节成为一项集  相似文献   

3.
《武当》2003,(9)
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春。在2004年新春佳节之际,由香港中国武术海外训练学院发起的香港第二届香港国际武术节于2004年2月4日-10日在香港举行。此次比赛旨在弘扬和推广中华武术,让国内外更多的人喜爱武术运动,希望武术早日成为奥运的竞技项目,从而促进国内外武术馆校及武术爱好者交流,达到以武会友,增强友谊,共同提高的目的,使本次武术节成为一项集武术比赛、文化交流、旅游观光及结识国际同仁的综合性国际武术盛会。  相似文献   

4.
张山 《武当》2010,(1):43-43
香港是祖国南方的重要门户,是一个非常美丽而具有魅力的大都市,是东西方交通的枢纽,是世界经济、贸易、金融发展中心之一。它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更是中华武术发展的一片热上。自古以来,曾涌现出了不少有影响的武术名人,对推动武术走向世界曾起过不可磨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光彩夺目的瑰宝。为了更好地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武术事业的发展,积极推动中华武术走向世界,香港中华武术体育协会、北京华夏振兴武术文化发展有限公司、香港  相似文献   

6.
高飞 《武当》2012,(10):46-47
獬豸武术系列服装,通过几年来的开拓与发展,已成为武术领域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服装。獬豸服饰自1999年在香港研发以来,秉承"一流设计,一流质量,一流档次"的创新理念,在富有汉民族特色的传统中式服装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点,推陈出新,借助服装这一特殊的载体,在打造具有武术标志服装品牌的同时,普及、推广中华武术,将中  相似文献   

7.
《武当》2003,(12)
爆竹声声辞旧岁,梅花点点迎新春。在2004年新春佳节之际,由香港中国武术海外训练学院发起的第二届香港国际武术节于2004年2月4日-10日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此次比赛的宗旨是弘扬和推广中华武术,让国内外更多的人喜爱武术运动,希望武术早日成为奥运的竞技项目,促进国内外武术馆校及武术爱好者之间的往来与交流,达到以武会友,增强友谊,共同提高的目的,使本次  相似文献   

8.
从1841年开埠后香港武术文化形成入手,对香港武术发展阶段与文化特征进行划分与剖析。香港武术文化具有区别于大陆的中西融汇、南北结合的多元文化特质。香港受长期殖民文化与海岛文化相互作用,致使文化发展形成"边缘化"与"向心化","衍生化"与"孤立化"的内在动因,从而使香港武术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传统与现代文化交汇的影响下,呈现出强烈的民族主义属性,同时又具有市民气息浓厚、商业化程度高、高度文化融合与原生态并存、发展与传播方式多元等鲜明特征。因此,开放性的多元化格局赋予香港武术创新的可能和持久的活力,研究与保护香港武术文化的生态格局对于当下武术文化的整体保育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信息快递     
《中华武术》在 香港受欢迎陈琦平 去年夏初,由本刊编辑部与笔者共同策划的《中华武术》1999年7月号“李小龙专刊”在香港受到欢迎。 《中华武术》作为由国家体育总局主管(原中国武术协会主办)、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出版的武术刊物,这期专号以李小龙《龙争虎斗》手持双短棍的剧照为封面,内附精美大幅中插李小龙图片,并有笔者撰写的专稿《7月20日──一个永恒的日子》。该刊在香港与海外李小龙收藏界受到广泛关注与热烈欢迎。香港《李小龙月刊》杂志1999年8月号对本专刊的出版进行了特别报道。 笔者1999年12月赴香港…  相似文献   

10.
清明前夕,北京市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武术九段吴彬.北京武术院教练、武术七段孙长立,香港武术联会首创注册人、香港海外体艺发展中心卢伟强MH主席,统领香港20多个武术团体的精武体育会郭培佳主席,热心推广武术文化的广东长城文化传播公司的军旅作家黄计钧、李东北一行赴广东罗浮山踏青,畅谈中华武术文化,共商繁荣武术大计。  相似文献   

11.
高飞 《武当》2000,(1):4-5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在中华武术百花园中独树一帜的武当武术,以其博大精深的丰富内涵在中华武术中成为与少林武术相媲美的最具魅力的两大传统流派之一,千百年来,辉映华夏武坛。  相似文献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运动会武术散打预赛于4月18日至23日在香港伊丽莎白体育馆举行,400名武术散打运动员会师香港,在预赛中角逐132个决赛席位决赛将于今年8月在广东举行。  相似文献   

13.
徐焱霜  王娟 《精武》2009,(1):58-59
由香港武术联会支持举办的“喜迎国庆60周年”第七届香港崮际武术节,将于2009年3月6日至10日在香港马鞍山体育馆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4.
《精武》2009,(6)
李文奎先生简介山东省淄博市武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武术六段,2008年山东省武术太极拳锦标赛冠军,太极名家。近两年来,先后在《精武》、《中华武术》、《武魂》、《武当》、香港《武  相似文献   

15.
邓德庆 《武当》2013,(8):48-48
前不久,第十一届香港国际武术节已于4月9日圆满落下帷幕。本届国际武术大赛,有来自中国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和俄罗斯、伊朗、德国、新加坡、乌克兰、澳大利亚、加拿大、意大利、美国、法国、日本、韩国等56个国家(地区)的300多支代表队,共4800多人参赛,分别在设定的武术套路、跆拳道和散打等10多个大项中进行激烈的竞争。自2003年首届香港国际武术节举办以来,每年都要举办一届。现已成功举办了十一届。通过香港国际武术节,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华武术,进而加快中华  相似文献   

16.
山西代县雁门杨家文武学校于3月20日上午在校园内举行庆功大会,为参加第四届香港国际武术比赛载誉归来的该校武术代表队披红挂彩,隆重表彰。杨家文武学校是一所以文为主,以武术为特色的九年制民办学校,该校武术代表队  相似文献   

17.
《集邮博览》2009,(11):9-9
1938年开始,中华邮政委托香港中华书局、大东书局等印制普通邮票,图案格式与此前伦敦版孙中山像邮票相近。以后又在福建南平县百城印务局印制。图为1939年香港中华一版孙中山像四方连邮票。  相似文献   

18.
香港武术联会第九届执行委员会就职典礼3月27日在香港大会堂美心皇宫举行。中央驻港联络办公室副主任王凤超、中国香港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霍震霆会长作为主礼嘉宾到会祝贺。北京武术协会常务副主席吴彬、北京武术院院长程春和作为特邀嘉宾出席大会祝贺。  相似文献   

19.
吕世明  王继彦  于锁琴 《武当》2010,(12):32-33
中华武术作为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遗产,历经千载风风雨雨而不衰,一方面是武术旺盛的生命力;另一方面是追求者执著的努力,为武术的发展注入了激情与活力。  相似文献   

20.
“成立国际武术组织应该是这次在华活动中第一位要解决的问题。两年前讨论这个问题太早,五年后太晚。”——法国太极拳联合会主席古德津斯1984年11月初于中国武术协会在武汉晴川饭店举行的座谈会上这样说。武术是中华之光,中华是武术之乡。在长期交往中,中华武术早已超越国界,成了各国人民喜爱的共同财富。中国、法国、联邦德国、香港、意大利、日本、澳门、墨西哥、菲律宾、新加坡、瑞典、美国、泰国等十三个国家和地区的部分武术组织的23位负责人,去年欢聚于白云黄鹤之乡,共同签署了在可展望的将来成立国际武术组织筹委会的《备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