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申云 《中华武术》2002,(6):35-35
本文就24式、42式、48式、88式等太极拳套路的专用音乐磁带(口令带)中,对起势和收势口令做些探讨。其音乐磁带是指《上海海文音像出版社》1998年以后出的修改版,(作曲:李伟才、朱富华、奚职虎、陈汇康,口令:刘德萱),并参照《太极  相似文献   

2.
谢远基 《武当》2015,(4):20-22
太极拳音乐是当代音乐艺术工作者专门为太极拳某一套路的演练而创编的音乐。比如李伟才、朱富华、奚耿虎和陈汇康等音乐家分别创编、改编的式、42式、48式、式的演24 88练音乐等。研究太极拳与配套音乐的关系,对充分发挥好太极拳的实战和健身作用,促进太极拳术运动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剑华 《中华武术》2002,(12):28-28
上海海文音像出版社转来了《中华武术》2002年第6期申云同志的《听口令还是听音乐?》一文,该文认为海文社出版的《中国太极拳剑音乐》口令音带中的“预备…‘起势”两个口令配置有错,建议将“预备”这一口令提前到前奏音乐的最后一(小)节中呼出,  相似文献   

4.
《中华武术》2006,(1):F0002-F0002
1926年7月29日生,河北永年人。杨式太极拳 创始人杨露禅之曾孙,杨澄甫之三子。现任山西省武 术协会副主席,山西省杨式太极拳协会会长、国际杨 式太极拳协会会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当代“中华武 林百杰”。1985年开始出国授拳讲学,前后曾到新加 坡、法国、瑞典、德国、意大利、加拿大以及美国等 国。著有《中国太极名师精典·杨氏太极》《杨氏太 极拳、剑、刀》等,并录制出版了《杨氏太极拳,剑 刀教学录像带》。  相似文献   

5.
上海海文音像出版社转来了《中华武术》2002年第6期申云同志的《听口令还是听音乐?》一文,该文认为海文社出版的《中国太极拳剑音乐》口令音带中的“预备”“起势”两个口令配置有错,建议将“预备”这一口令提前到前奏音乐的最后一(小)节中呼出,而原呼“预备”口令处改呼为“起势”,细读后感到意见很好,已建议出版社在再版时予以改正。  相似文献   

6.
孙氏武学产生于20世纪初 (1918年),是孙禄堂先生运用易理与《周易·参同契》等内丹学,融合形意、八卦、太极三门拳术之真谛,创立孙式太极拳而形成的。由于孙禄堂的武学思想主要体现在其《形意拳学》《八卦拳学》《太极拳学》《拳意述真》《八卦剑学》五部著作及《论拳术内外家之别》《详论形意八卦太极之原理》两篇文章之中,故本文作者曾多次  相似文献   

7.
孙剑云老师走过了平凡而伟大的九十年,驾鹤西去,给我们留下了文武双全、德艺双馨的宝贵遗产。我们孙式太极拳的门人弟子肩负着认真继承优秀传统、不断发展创新太极拳的历史任务。-幼承瘫训,为武林女中豪杰:土心舌坎坷扩重亲情笑飞疗人生身》杂志上发表。之后又编写了《形意八式》《纯阳剑》’《孙氏太极拳特点和要求》丈孙氏太极拳、剑》((孙式太极拳诊真》等书,并且又把父亲孙禄堂的咯形意拳学》《八圭障学》《太极拳学》《拳意述真》和《/又卦剑学》五本文言著作力口以点校,并改成简化字编辑出版了《孙禄堂武学录)一书。_‘从一屠师出生在…  相似文献   

8.
胡伟容 《精武》2003,(4):8-9
我是土生土长的广东人,自幼喜武,十几年来修炼太极拳,年轻时学练陈式太极拳、杨式太极拳以及42式、48式太极拳、太极剑,近年来专修吴式太极拳、剑。  相似文献   

9.
《武当》2007,(4)
李经梧(1912——1997),著名武术家,太极拳大师,内功养生家。祖籍山东省掖县(今莱州市)。为吴式太极拳、陈式太极拳正宗传人。早年从刘子源习秘宗拳,后于北京又先后师从赵铁庵、陈发科、杨禹廷、王子英、胡耀贞诸巨擘,精通吴、陈式太极拳械,兼采孙式、杨式拳劲法,融汇贯通,自成一家。上世纪40年代已蜚声武林,为“太极五虎上将”之一,担任北京太庙太极拳研究会理事、推手组组长。新中国成立后,为首都武术社理事,在铁道部、北京工会、中科院、卫生部等授拳,为北京武术队教练,多次出任北京武术裁判长及全国武术比赛裁判、仲裁委员等。1956年,他荣获北京市武术运动会太极拳第一名,同年代表北京市参加全国第一届武术运动会获“金牌奖”。参与了国家体委组织的“24式简化太极拳”和“88式太极拳”的编订工作,为第一部《简化太极拳》科教片的演示者。1959年,调任北戴河气功疗养院任专业拳师。生前曾兼任河北省运动医学会理事兼副秘书长,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北京是式、陈式太极拳研究会顾问,秦皇岛市武协主席,省人大代表,市政协常委,北戴河区政协副主席。1984年,在武汉首届国际太极拳(剑)观摩大会上,以“太极十三名家”身份与会。参与《陈式太极拳》一书的初稿编写工作。1964年,于《体育报》发表《对太极拳缠丝劲等问题的体会》。1986年,出版《太极内功》披露密传功法。1993年,编著出版《李经梧传陈吴太极拳集》。李经梧毕生献身太极拳事业,传功育人,德艺双专馨,内外双修,内功深厚,推手精湛,而淡泊名利,谦虚谨慎,好学不倦,无武界之陋习,有大家之宗风,是20世纪杰出的太极拳代表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皮传琼  杨伟丽 《武当》2014,(8):25-26
《太极拳术十要》,是杨澄甫先师口授,杨澄甫先生的弟子陈微明先生笔述的。发表在陈微明著《太极拳术》、杨振铎著《杨氏太极拳、剑、刀》、傅钟文《嫡传杨式太极拳教练法》,和赵斌著《杨氏太极拳正宗》等著作中,由此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新中国推广的太极拳,诸如24式、48式与88式太极拳,都广泛采用《太极拳术十要》为技术要领,也包括上世纪推广的竞赛套路和近年来推广的标准化套路。因此,我们称其为“太极拳十大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运动节奏与音乐节奏进行了分析,对太极拳运动特点、太极拳教学发展趋向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从而使音乐内涵融合于太极拳中,以提高竞技太极拳运动的观赏价值。1前言太极拳既是一种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又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是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选取二十四式编成的。学习简化太极拳不仅是对中华。  相似文献   

12.
《中华武术》2006,(1):F0003-F0003
1963年出生于河南省温县赵堡镇的一个中医和太极拳世家,是和式太极拳创始人和兆元的六世玄孙。8岁从父亲和士英习太极拳.同时学习中医。现任焦作市太极拳研究会副会长、温县和式太极拳学会会长、温县太极拳研究发展中心副主任。主要著作有《和式太极拳谱》《简化和式太极拳13式》,以及和式太极拳、剑、刀、棍、推手教学光盘。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国内外太极拳运动发展的需要,规范太极拳技术,统一太极拳竞赛条例,明确太极拳动作要领,科学、系统地推动太极拳水平的全面提高,国家体委武术研究院、中国武术协会组织有关专家、技术人员、太极拳名家在广泛调查、深入讨论、充分研究、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太极拳剑规则进行了修改,定稿完成新版《中国太极拳剑竞赛规则》作为太极拳发展的技术依据。经  相似文献   

14.
周英南 《武当》2006,(6):11-12
简化太极拳(24式)和88式太极拳是原国家体委运动司分别于1950 年代中期和后期,根据杨式太极拳(杨澄甫大架)组织编写的。这两套拳编写修改后即向全国普及推广。自此,太极拳运动开展日益广泛,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体育活动。1993 年5月,中国武术研究院和中国武术协会在各派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了 42式太极拳,并作为国家规范化竞赛套路推广普及。上述套路,通常称为“国家套路”或“表演、竞赛套路”,以区别于传统套路。  相似文献   

15.
凡太极拳爱好者,应当重视对王宗岳《太极拳论》等古典拳论的研究。国家推广的24式简化太极拳,42式、48式等太极拳,动作优美,赏心悦目,重在表演与竞赛,吸引了更多的人参加太极拳健身运动,促进了全民身体健  相似文献   

16.
一、日期、地点:2005年12 月18-20日、中国海口 二、主办单位:中国武术协 会、海南省海口市人民政府 三、承办单位:海南省海口 市文化体育局、海南世锦文化体 育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四、参加单位: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 设兵团、各行业体协、中国武术协 会一级会员单位 五、竞赛项目 (一)竞赛套路:太极拳竞 赛套路(陈式、杨式、吴式、孙式、 武式、42式及简化24式)、太极 剑竞赛套路(42式剑)。 (二)传统套路:除各式太  相似文献   

17.
竞技太极拳存在的技术倾向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熛 《中华武术》2005,(11):57-59
太极拳,武术拳种之一,以古太极图所含哲理为基本拳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国家的大力提倡,太极拳运动发展很快。1956年,国家组织武术专家创编《简化太极拳》,对普及太极拳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1986年,国家体委正式将太极拳、剑、推手单列为全国正式比赛项目。此后,每年各地区都以不同形式举行太极拳比赛,大大促进了太极拳运动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中华武术》2006,(1):18-18
1929年11月生于北京。“中华武林百杰”之一,现任北京吴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北京市武协委员,国家级裁判员。先后从师杨禹廷、常振芳、史正刚、骆兴武、单香陵、刘谈锋等习太极拳、大悲拳、形意拳、六合螳螂拳及程派八卦掌等。长期从事武术教学工作,培养了许多太极拳人才。主要著作有《杨禹廷太极拳系列秘要集锦》(与翁福麒合著)、《吴式太极拳拳械述真》等,并录制了有关吴式太极拳,剑、刀、杆、推手的教学光盘和录像带。  相似文献   

19.
(括号内数字前为期数,后为页数) 新春寄语存真求实,雅俗共赏一祝({W育文史》杂志创刊10周苹··……伍绍租(l .3) 十年回首一个多余的思考“·...…·······...。……徐才(l .5)—我与《体育文史》的10年·········……刘秉果(l .7)我看《体育文史》杂志二甲·“”。,’’’吴文忠(2.60)坚持特色推进改革再上层楼…刘吉(3.l)笔耕十年众人扶,聚首回顾话未来一以体育文史》杂志创刊10周年座谈会发言摘要··……,’’’,’’’·,’’··……,,’’:..姜学宁整理(3,·4) 体坛春秋跨人世界科学殿堂·“”-“·~···一张彩珍(…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中老年人42式太极拳全套演练过程中心率的动态监测,分析42式太极拳的运动强度和运动规律,并进行运动强度个人感觉评价指标对照,结果表明,42式太极拳符合全民健身活动的标准,中老年人通过42式太极拳的练习可以取得良好的健身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