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峻 《武当》2003,(5):11-13
三要论 (原文)夫气本诸身,而身之节无定处。三节者,上中下也。身则头为上节,身为中节,腿为下节。头则天庭为上节,鼻为中节,海底为下节。中节则胸为上节,腹为中节,丹田为下节。下节则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肱则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手则指为梢节,掌为中节,掌根为根节。以此为例,是故自项至足,莫不各有三节也。  相似文献   

2.
深入研究太极拳古典拳论对太极拳的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陈氏《太极拳十大要论》的结构内容及其来源的历史过程进行分析,认为该拳论来源于形意拳《岳武穆九要论》,其作者并非陈长兴。继而提出,要正确看待太极拳与形意拳之间的交流现象,对待部分传统太极拳理论不应过于迷信尊奉祖传;应科学合理地构建太极拳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武术历史文化的视角,提出武术《九要论》。文章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历史研究等方法,分析诠释其内容、探讨其源流与价值定位,认为是一部唯物主义的武术哲学,是一部经典性武学著作,研究《九要论》对于进一步深入研究传统武术的理论、技法,指导当今武术运动实践,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历史文化视角,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比较分析等方法,深入解读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及其与经典拳论《九要论》的渊源关系,指出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为民国时期的作品,是太极版的《九要论》。  相似文献   

5.
尤志心 《武当》2006,(3):34-35
孙禄堂(名福全,号涵斋)是我国著名武术家,在国内外均享有“虎头少保,天下第一手”的盛誉。他曾从李魁垣、郭云深学形意拳,从程廷华学八卦掌,从郝为贞学太极拳。后来,他以太极为基础,融会三家之精髓而创孙式太极拳。孙师慧眼识俊才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文化视角,应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比较分析的方法探析拳经《十法摘要》以及与《九要论》的渊缘,指出《九要论》参照《十法摘要》而作,是对其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十法摘要》蕴含着武术的一般性规律,对当今武术运动训练、攻防实战,以及武术的科学化发展具有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派太极拳四字密要(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子宇 《武当》2003,(4):10-12
张三丰祖师在《太极十要诀》中指出:“学太极拳为人道之基。”这就是说,太极修炼当以行拳练形起步,从练己练有开始,建立强固的命功基础。这样从动功而静功,从有为而无为尽修其性,方为动极归静、水到渠成、自然而然、活而不顽的真次序。欲得太极拳精髓,须明太极妙理。故三丰祖师又曰:“故传我太极  相似文献   

8.
9.
杨维 《武当》2003,(5):22-24
六、独精鹰捉,发挥劈拳的特殊作用 练形意的第一趟拳,起钻是拳,落翻变成俯掌,形成三体式的这趟拳,人们叫它“劈拳”,而尚先生叫它“鹰捉”。这样叫是有道理的。 1.它是掌,不是拳,就不能叫拳。  相似文献   

10.
雷师太 《武当》2010,(2):21-23
一、简单 形意拳动作的形式不复杂,常常为—个或几个动作的反复单操演练,看来看去都是手不离心,肘不离肋的小架子,动作的数量更是少得不能再少了。五行十二形自不必说,即使连环和杂式捶也都短得很,以至于在表演时往往把两者合起来也打不了两分钟。外行看来,似毫无可观者。  相似文献   

11.
此《形意拳秘法》据其著者高降衡先生说。成书于民国二十四年。而高先生之师贾大俊先生与形意先师李洛能则是同时代人,且为同门师兄弟(见原谱师承表),那么,高降衡则与“半步崩拳”的郭云深为同一辈分。可见此书成书之早,不知为何竟然叫做《形意拳秘法》?“形意拳”三字本该是李洛能的“专利”才对。有关形意拳煌煌巨著,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姜容樵、孙禄堂等大家都有论著出版,然独不见此书(《形意拳秘法》)见著于当时。不知何故?近见日本杂志《武术》刊登《形意拳秘法》,故本刊全文刊发,以示其全貌。供形意拳人及此道爱好者研究之、析疑之!  相似文献   

12.
《九章》表现了屈原深沉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具体表现为肩负历史使命,变法革新;被疏后,心忧敌国,矢志不渝,以身殉国;抗击外侮,收复沦亡国土。同时,《九章》充满了对“党人”谗巨,甚至对怀王的憎恨和谴责。  相似文献   

13.
陈流沙 《武当》2003,(4):62-63
1988年2月1日,朱士嘉武昌来信: “惠书敬悉,对于武术培训班的创建和有关刊物、专著的编印,承蒙提出宝贵意见,士嘉和汪主任(办公室主任汪功枚)表示衷心感谢。渴望春节后举行武术组会议,进一步讨论如何落实的问题,届时另函约请指教。”  相似文献   

14.
胡振国 《武当》2006,(4):25-27
拳言有云:“板凳勇猛势无比,兵器丛中敢称雄,软硬家伙均不惧,就怕遭遇湿布龙。”所谓湿布龙,乃浸水之湿布带也。因其能紧紧缠住凳身,使其威力不能施展而得名。尽管如此,但仓促之间又何能快速寻觅湿布带以求破凳之法也。故此,板凳仍不失为一种防身之良器。如运用得法,一凳在手,往往数十人休想近身,常可化险为夷,故习武者不可不知,也不可不习也。  相似文献   

15.
刘宇 《武当》2001,(6):25-28
形者,形象也。意者,心意也。人为万物之灵,能感通诸事之应,是以心在内,而理周乎物;物在外,而理具于心。意者,心之所发也。是故心意诚于中,而万物形于外,内外相感,不外一气之流行。故达摩祖师本之,而创是拳。其旨在养气,在益力。动作简而功无穷,故名之日形意拳也。  相似文献   

16.
伦峰子 《武当》2006,(3):21-23
此套路荟萃姬龙峰原传心意六合拳秘传七星内劲功定步发力和活步套路(民间庶乎失传抑或演绎异化),以及河南安徽等地流传的“十形连环”“十形合一”“十形七拳”之精华,依据姬祖师墨本“十大形阐微述真”之拳论而创编。  相似文献   

17.
武兵 《武当》2003,(1):37-39
弹腿连拳古朴实用,结构严谨,左右对称,讲究收则缩,放则伸,刚发柔变,拳脚并用,功在于内,形领于外,含虚抱气,气意相容,身法传神,威而不猛,柔而有力。在功法训练中,特别重视下盘功夫,即支撑腿的稳定性。起脚一般不过裆位,支撑腿屈膝,抬腿如风,落地如钉。正如拳谚所说,“拳打三分,脚踢七  相似文献   

18.
雷世泰 《武当》2010,(5):25-26
一、尊重规律,恪守规矩 “九要”不可违,“三害”不可有,放松不可忘,心态不可急。这四条做到了,一般不会出大的毛病。  相似文献   

19.
岳武 《武当》2013,(1):9-12
1、引气固守下焦,具有健脑清神、益筋强脚之功用。 2、腰腹转动,双手握拳缠转,引导内气运行,可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  相似文献   

20.
何树礼 《武当》2006,(6):19-20
形意问世,如长空一道闪电惊世骇俗。明末清初,南山隐士修得形意神功,仙风道骨,身形飘忽,来无踪,去无影,神秘莫测。时令姬隆风惊奇万分,竟自三顾茅庐,拜师学技,由此,形意流出玄门,传扬于世。咸丰年间,形意异人李老能,功至修虚归无,遇袭不惊,泰然若定,其刚崩强飞之功惊魂昆仑,令悄袭者曾君大惑不解,疑老能身有邪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