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许建政 《精武》2011,(1):92-92
松与静是演练太极拳务必遵循的基本要领。 "松":包括形松和神松。形体状态的放松,就是把全身各部的肌肉、骨骼、筋膜、关节乃至五脏六腑都要自然放松,使躯体处于相对稳定、松弛的状态;神松则是精神、思想、意识、情绪的放松。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2.
王峰 《健身科学》2009,(5):35-35
1、放松功 放松功是初学气功的人应首先学习掌握的入门功法,它通过有步骤、有节奏地放松身体各部位,以意念配合默念字音,把全身调整到轻松、舒适、自然的状态。此功法有活跃气血、协调内脏、疏通经络、增强体质和防治疾病的作用。放松功对消除疲劳,恢复体力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治疗心脑血管病,最根本的方法是加强自身的修养和增强体质。加强修养是指要增强心理素质,善于调整情绪,使自己处于心平气和的状态,这样对健康大有益处。下面的方法有助于改善心态,增强体质。1、床上暗示(意念)放松法。清晨醒后暂不起床,做意念放松法,可意想:人体结构中血液循环系统放松、心脏放松、动脉放松、静脉放松、微循环放松;也可顺次意想身体各部位放松,如头部放松、颈部放松、肩部放松、双臂放松、胸背部放松、腰腹部放松、臀部放松、大腿放松、膝部放松、小腿放松、双脚放松;还可以更加细致地进行各部位的放松。重复3-5遍。练时意…  相似文献   

4.
乒乓球是一项技巧性较强的运动,很多技术动作不仅要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而且还要符合战术运用的需要,但不管怎么变化,其中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能准确击中球。经过在实践中不断反复探索,笔者认为需要身体自然放松并做到各部位协调配合,才能提高击球的准确性。一、身体自然放松有些人打起乒乓球来显得轻松自如,富有节奏感,其原因之一,就是善于放松。放松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移动步法和发力击球。乒乓球击球前的准备姿势是:“两膝微屈,前脚掌着地……”就是为了腿部既放松又具有弹性,使之能突然起动,以利发力击球。乒乓球的发力击球,主要是爆发力。它要求击球前持拍手的上臂、前臂、手腕,手指都自然放松,只有在挥拍迎球,球拍即将触球时才作突发性的用力。当球离开球拍后,文要及时放松,顺势挥拍及回摆。这就是说,手臂在击球前要放松,击球后也要放松,特别是直握球拍的人,一定要注意手腕和手指的放松。如果击球前后手指压拍不放松,那就会造成击球时拇指和食指的对抗用力,影响反手和正手击球的迅速变换拍形。如果手腕不能自然放松,这不仅会直接影响手臂的发力,而且对大角度球、追身球、台内球都将很难处理。  相似文献   

5.
放松入静的基本练法,也就是三线放松功。三线放松功是将身体分成前、后、两侧3条线路,通过有步骤、有节奏地从上到下依次放松身体各部位,并默念"松"。在身体逐步放松松弛下来的同时,使全身处于自然轻松舒适的紧张状态。该功法集中注意力和排除杂念,使心神安宁,气血活跃,脏腑功能协调,达到增强体质及调养心身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心理素质对于一名田径运动员是至关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成绩的好坏在关键时刻取决于心理素质,所以说,教练员在重视运动技术以外,更应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1心理训练内容和方法1,1放松练习法:通过训练节奏的减慢,呼吸放慢和自我暗示使全身肌肉处于放松状态,大脑进入安静状态。1.2放松发动练习法:在放松的基础上通过自我暗示和积极思  相似文献   

7.
瑜伽催眠法     
单宝林 《武当》2009,(7):47-47
第一步:在地上或床上铺条毛毯,仰面平躺于毯子上。穿着宜宽松,双臂平展放于地上,手心朝上。双腿分开,伸直,双脚自然放松。双眼微闭。①吸气:从脚尖开始,依次有意识地绷紧身体各部位的肌肉,自下而上慢慢地走遍全身肌肉,一直到达两眉之间。②呼气:脚尖放松着伸向下方,意识集中于脚尖。这种紧张和放松必须是在意识控制之下。  相似文献   

8.
益智动静功是一种良好的益智安神、养心健身的自我锻炼方法。通过自然有规律的振动, 使全身肌肉放松,减少外界环境对大脑皮层的不良刺激。整套方法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从而达到阴平阳秘、气血流畅的效果, 对神经衰弱、脑力过度等病有效。  相似文献   

9.
放松是传统养生法的基础方法。放松的方法很多,却又异途同归,三线放松法是比较有代表性和有效的放松办法。放松养生法主要内容是有意识地注意身体各部位,结合默念“松”字,逐步把全身调整得自然、轻松、舒适,解除紧张状态,同时使注意力逐渐集中,排除杂念,安定心神,从而调和气血,协调脏腑,疏通经络,有助于增强体质,防治疾病。一、放松养生法练法(一)基本方法———三线放松法:将身体分成两侧、前面和后面三条线,自上而下依次进行放松。第一条线(两侧):头部两侧→颈两侧→两肩→两上臂→两肘→两前臂→两腕关节→两手→两手指…  相似文献   

10.
祝大彤 《武当》2009,(4):21-21
1.静松:静松是取站、坐、卧等三种练功姿势,具体要求,九松十要一虚灵。九松:从脚脚趾)往上关节一节一节放松,踝、膝、胯、腰、肩、肘、腕、手(手指)等放松九大关节,且节节贯串。放松十要:要溜臀,裹裆,收小腹,收吸左右腹股沟,松腰,收吸左右胸窝,空胸,圆背,放松脖颈。“一虚灵”指顶上虚灵,不要刻意去立顶、悬顶,顶上自然虚灵为好。九松十要摸得着,有感觉,资深练家可以看得见,初学者看不见,渐渐可以在接触部位有所感觉。  相似文献   

11.
预备动作:取站势,两脚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两手心贴两大腿,两眼微闭,人静放松,想象自己的两脚如两根通天大柱,屹立在辽阔的大草原上,面带微笑,静站几分钟。  相似文献   

12.
一、要正确认识柔韧性拉伸与放松之间的差异 柔韧性拉伸与放松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业余训练中教练员往往容易把二者混为一谈,认为柔韧性拉伸就是放松,放松就是进行柔韧性拉伸。其实两者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差异的,柔韧性拉伸是一种身体素质练习,是身体各部位伸展能力的训练,是防止肌肉过度向心或离心收缩引起肌肉僵化的一种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气功入门ABC     
<正> 气功是一项很好的医疗保健运动。它是通过练功者发挥主观能动作用,以动静结合的运动进行自我锻炼,达到防治疾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一、气功锻炼的基本要领 气功的功法有许多种,不同的功法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但也有一些共同点,这就是:松静自然,意气相随,动静相兼,上虚下实,火候适度,循序渐进,坚持不懈。 1.松静自然:它包括三个要领。第一要求松。练功时要身体、精神放松,但不是松弛。应该做到以松为主,松而不懈,松中有紧,紧而不僵。第二要求静。这是在清醒状态下  相似文献   

14.
意:就是在演练时所有的动作都是在意念指导下进行。首先用意念指导全身肌肉骨节自然放松,沉肩垂肘,头顶悬。其次用意念指导意静,聚精会神,不能想别的,更不能开小差。再次用意念指导套路,动作、呼吸协调。只要意念和呼吸协调了,动作就自然协调了。只有把意念放在首要地位,才能练出太极拳特有的太极劲来。  相似文献   

15.
<正> 中长跑运动时间长,负荷大,造成了学生身心较大的疲劳。而通常的整理活动大多是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一些肌肉放松练习,这些方法对消除神经系统的疲劳作用不大,学生课后情绪较低落,不能尽快恢复到安静状态,甚至影响其它科目的教学效果。针对这种情况,我在整理活动中采用意念放松法。意念放松法就是放松者用意识引导全身放松的一种方法。通过放松者有意识地要求放松、安静、自然、排除杂念的练习,达到消除大脑皮质细胞的  相似文献   

16.
投球的姿势     
首先要身体放松,精神集中,心无杂念,以最佳状态投入运动。球的拿法是手心朝上,球架在前胸稍微偏左的部位。大拇指朝胸前,手腕不要向下弯曲。两肩左右高度应该平行,肩膀自然放松,不要一高一低。两手臂贴紧身全,背要稍微弯曲,但腰部要直。如果部垂下去则步法就会不稳。膝盖自然放松,两脚并拢,脚尖顺着地板纹理。视线注视所瞄准的球瓶。初学者拿球的姿势往往僵硬,这是不可取的,重要的是姿势自然。职业选手所站立的姿势虽各有不同,但也是他们让球道上最佳滚动  相似文献   

17.
我从21岁开始练习形意拳,至今己年届八十,仍然眼不花,耳不聋,手脚灵便,身体硬朗,这与坚持练拳有很大关系!我的体会是形意拳的拳理、拳法和保健功法,科学合理,所以起到了健身作用。我练形意拳的一点心得,归纳为以下的五字真言。(一)松字,即放松自然。要求心意放松,心静意定,自然舒坦。头部放松,耳灵目敏,自然脑清。身体放松,肛提胸含,自然正直。肩部放松,臂长而活。胯部放松,腿活而捷。呼吸自然,气缓深长,持久不息。只有做到放松自然才能完整发劲,而且劲到即松,松紧结合,练出功夫。  相似文献   

18.
    
提高短跑运动员的放松能力,对运动员的技术水平和运动成绩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文献资料的分析研究,指出动作自动化和稳定性,是短跑放松能力提高的关键因素,均衡发展机体各部位的肌肉力量,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灵活性,提高肌体的柔韧性等,是提高放松能力的有效方法,在进行短跑专项练习时,只要时刻注意体会,形成自由独特的技术结构,就能充  相似文献   

19.
张世昌 《武当》2012,(2):15-17
一代太极拳名师徐震先生曾提出了太极拳修炼的三种境界:合度、精妙、圆融。习练太极拳由初学而至合度,至精妙、圆融,应是步步进,每步都有具体要求。合度合度,就是合于法度。在恭敬、虚静状态下,身体各部位在静态和动态技法中的方圆规矩就是"法度",使之到位便是"合"。  相似文献   

20.
24名游泳运动员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游泳运动员各自放松活动强度差距较大;不同放松活动强度血乳酸清除速率有显著性差异;放松期间不同强度各时相段血乳酸清除速率的变化,与体内乳酸代谢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