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当》杂志2002年11期刊载署名“寻真”先生的《真的是超出了吗?——与胡孚琛先生商榷》一文。内云:“不明白丹道的原理,对来源问题认识不清,就是拉来龙虎(注:指二人)作乾坤二鼎,仅仅是以人补人的所谓人体化学,又岂能补足丹家本人(注:另一人)的破漏之躯”。并引陈撄宁先生所云“凡父凡母是二人,灵父圣母亦是二人,决不至于拉第三人加入合作。若果如此办法,是谓侮辱大道”,来否定“三家相见”的“龙虎丹法”。又谓“胡孚琛先生所谓的三家四派之法,其实质并未超出陈撄宁先生所研究之范畴,且不识丹道之原理,一味巧立名目,叠床架屋,只能使学者坠入迷雾之中”。  相似文献   

2.
雪僧 《武当》2003,(4):46-48
胡孚琛先生所谓的龙虎丹法三家相见,即乾鼎坤鼎并用,与丹家本人,三家相见者也。也就是胡孚琛先生所谓的《金丹真传》上的工夫。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不妨看一看前人古仙的评述。 陈撄宁先生在《答苏州张道初君十五问》中云:“《金丹真传》,繁琐无当,不如《悟真篇》之简易。后人疏忽,每每混作一谈,虽以知几子之聪明,且不免为其所误,何况余子。《金丹真传》之法,比较《悟真篇》又下一等,绝对不是我们所谓神仙眷属之说,请勿误会。”在《答福州洪太庵君》一文中云:“用乾鼎不合《参  相似文献   

3.
蒲团子 《武当》2004,(3):47-48
丹道法诀层层保密确实不假,但说到各门派墨守成规,却未必。胡孚琛先生自己就没有墨守成规。况其他门派传人中的佼佼者,也有不少在努力地发展他们的学术,将他们的学术向科学化研究靠拢,将他们的方法进行科学化论证,使之更适应时代的发展与当前的实际情况。如果仅靠创立新门  相似文献   

4.
蒲团子 《武当》2004,(2):50-52
胡孚琛先生的《致胡海牙先生书》在《武当》杂志2003年第5期上刊登以后,愚与胡海牙老师收到了不少仙学爱好者的来函与来电,询问此信所提及的有关内容。由于来函来电者较众,若避而不答,诸读者难明真相;若一一答复,我们未必有相当的时间。故愚与老师商定,对其中相关的内容,做一个公开的说明。  相似文献   

5.
张方 《武当》2012,(12):52-54
(接上期)六、直说各家丹法胡孚琛在《丹道仙术入门》一书中说:"南宗丹法,重在命功,先命后性,传同类阴阳栽接之术。张伯端以下,有陆彦孚、刘永年、翁葆光、陆子野、陈致虚、戴同甫、甄九映、陶素耜(si)、仇兆鳌等。"既然胡先生自称"访道求法廿六年",又师承于丹道大家王沐先生,实在不应该犯这种低级错误。先读一下张伯端  相似文献   

6.
《武当》2014,(1):I0003-I0003
《丹道法诀十二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胡孚琛研究员倾毕生学力精心打造的传世之作。胡孚琛教授是该院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全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会长。1980年,胡孚琛教授接受钱学森院士关于调研佛、道二教的修持法诀,为人体科学作贡献的嘱托,跋涉江湖、遍迹山林、亲赴康藏、出入禅密,历时30年,自己耗资13万元,终于完成了丹  相似文献   

7.
《武当》2013,(12):I0005-I0005
《丹道法诀十二讲》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胡孚琛研究员倾毕生学力精心打造的传世之作。胡孚琛教授是该院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全国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会长。  相似文献   

8.
《钓鱼》2008,(8)
钓鱼线是最基本的钓鱼用具之一。不少钓友无法判断钓线的好坏,不能合理选择钓线。本刊特邀对钓线有着长期研究的刘定龙先生为读者解答有关用线常识,为广大钓友拨开钓线使用及理论上的迷雾。  相似文献   

9.
刘定龙 《钓鱼》2008,(9):18-19
钓鱼线是最基本的钓鱼用具之一。不少钓友无法判断钓线的好坏,不能合理选择钓线。本刊特邀对钓线有着长期研究的刘定龙先生为读者解答有关用线的常识,为广大钓友拨开钓线使用及理论上的迷雾。  相似文献   

10.
赵道新先生本人及其拳论受到了很多技击爱好者的推崇,原因是赵一针见血地指出了传统武术本身及其体制的弊端,使人看清了传统武术的本质,不再盲目地崇拜和幻想,而是回归现实。赵对传统武术的揭露以及对气与点穴的否定,其实并未超出他的"老师"王芗斋先生的拳学思想范畴,只是更加具体深刻而已。  相似文献   

11.
刘定龙 《钓鱼》2008,(11):20-21
钓鱼线是最基本的钓鱼用具之一。不少钓友无法判断钓线的好坏,不能合理选择钓线。本刊特邀对钓线有着长期研究的刘定龙先生为读者解答有关用线的常识,为广大钓友拨开钓线使用及理论上的迷雾。  相似文献   

12.
《钓鱼》2008,(9)
钓鱼线是最基本的钓鱼用具之一。不少钓友无法判断钓线的好坏,不能合理选择钓线。本刊特邀对钓线有着长期研究的刘定龙先生为读者解答有关用线的常识,为广大钓友拨开钓线使用及理论上的迷雾。  相似文献   

13.
李康 《武当》2003,(12):15-15
先师王选杰先生去世三周年了,回首前尘,不胜悲怆。老师高怀清抱之德,孜孜探索之志,悲天悯人之情,气吞万里之功,一直使我感动,为之激动,难以释怀。无庸置疑,王先师将影响我的今后乃至一生。 第一次见到王选杰先生是在1998年的夏季。在此之前,先生的大名早已是如雷贯耳。当时,为了探索内家武学之奥义,以及丹道与内  相似文献   

14.
刘剑锋 《精武》2006,(7):5-6
自然门最早由徐师祖(操川音,不明其身世籍贯,故以川人称之)传艺于湖南杜心五先生,杜至晚年传教于当代武术奇人万籁声先生。万老艺成后,将自然门武学与其它各派武功去伪存真, 取长补短,使之充实精进,形成了技法独特的自然门武学训练体系,又广传弟子,使之继续向前,并有突破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距藤泽秀行先生宣布引退已有半年,令人感到值得庆祝又有一点点遗憾的藤泽先生的引退仪式于4月9日在东京赤坂的一家饭店进行。似乎为了证明先生交游广泛和受人爱戴,参加引退仪式的棋手和棋迷的数量大大超出了主办者的预想。在引退仪式上,秀行先生没有泪沾衣襟,反而笑逐颜开,令棋迷们欢欣不已。在最近经济危机的压力之下,到底会有多少人出席这个仪式,仪式会不会由于参加人少而显得冷清使主办者在事前有些担心。但是,事实证明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在仪式开始之前,会场里已经到处是人了,不算从日本全国各地赶来的棋迷,连远在澳大…  相似文献   

16.
王群 《围棋天地》2005,(22):21-28
十月北京,正值金秋。10月23日,在应昌期先生88岁诞辰纪念日,第2届倡棋杯中国职业围棋锦标赛在京开幕。1988年,应昌期先生创办应氏杯世界大赛,是为了让古老的中华围棋国粹走向世界。今天,应昌期之子应明皓先生创办的倡棋杯中国职业围棋大赛是为了让中国的职业棋手有更多的大赛之磨练,使之成为夺取世界冠军的“跳板”。  相似文献   

17.
“维阿的出现,使球迷们暂时忘记了封剑归隐的巴斯滕。”AC米兰的大老板贝鲁斯科尼不言自喜如是说:“他会弥补球迷心中的一些空荡之感。” 在星光黯淡的’95世界足坛,维阿就如横空出世的天马,以敢为天下先之势叱咤绿茵,不仅席而卷之本年度“非洲足球先生”、“欧洲足球先生”及“世界足球先生”三顶桂冠,更谱写了一曲三元及第的绿茵神话,这就是乔治·奥蓬格·维阿!然而面对着这奇迹  相似文献   

18.
古本傅拳图     
颜昌武 《精武》2009,(1):12-17
稳定读者对我们的信任,就是要挖出拳法的真相,没有真相,就没有读者对我们的信任。傅山拳法的沉寂,实乃中华武术文化犯的一个大错误。通过颜昌武先生提供的古本傅拳图,我们现在拨开重重的历史迷雾走向傅山拳法,感悟傅拳中的大智慧,洞见傅拳深处的大光明,共同获得子午太极拳别样的感受。  相似文献   

19.
问:先生口无遮拦、目空一切,行为不计后果,经常随意褒贬大师、评论学术,语出意外,往往使人大为震惊。先生,人都有老的时候,功力都有衰退的那一天,在竞技上,先生总会有被人打败的那一天;在学术上,先生总会有被人超越的那一天——对于这样的一天,先生有何感想?请问先生到了英雄迟暮、威风不再的时候,先生会不会后悔一生树敌、背负恶名,而生悔不当初之喟然长叹呢?  相似文献   

20.
《收藏》2017,(1)
正本文为王玉琦先生的一篇自叙性文章,讲述的是爱人之托,为哈佛大学两位德高望重的人士:彼得·戈梅斯博士和亨利·刘易斯·盖茨教授绘制肖像的故事。然而,看似普通的肖像创作如果与种族、文化、价值取向交织、重叠在一起,邪想必就超出了一般绘画的意义。文章中艺术家与委托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与共识,为我们提供了另一个维度上不同文明和文化背景下和潢共处的榜样性参考。——张鸿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