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恩铭 《精武》2003,(2):6-7
《系统点穴术筑基功真诠》一文作者刘恩铭先生出身于武术世家,其父刘志清是中国著名百岁武术家,《中国武术图典》有老人大幅拳照,是“龙行拳”创立者,13岁即参加义和团“童子军”,其徒著名者有获全国武术冠军的于立光(现为香港武术总教练)等人,刘恩铭家学渊源,深得乃父真传,在年当花甲之时,揭开点穴功的神秘面纱,自筑基、练指、认穴等入门功法开始,系统地讲述了“点穴术”的练用法门,使读者照本宣科,可学可用,图文并茂,实为不可多得的好功夫!  相似文献   

2.
《武当》2003,(8)
云南大理段皇爷阴阳指点穴功当代掌门、著名点穴大师、国际黑带七段获得者段保华先生,八岁跟随曾祖父习练本门绝学,18岁高中毕业后,遍游祖国大江南北,名山寺院,访各派名家隐士,深层了解,切磋交流,深知两仪点穴功威力之巨大。1991年到1995年,他四次应邀到国家武术院、国家武协演示验证两仪点穴功,可谓技惊四座。被医学、经络学、力学、武术、气功等专家视为“国宝”。2001年11月在国际科技成果博览会上荣获唯一“中华一绝”大奖。现已被北大武协和美国世界传统文化科学院定为重点研究项目,将利用科技手段探幽揭密。  相似文献   

3.
段保华 《武当》2005,(9):44-44
两仪拳,是一种融搏击、强身、养生、健身为一体的功夫,其最主要的特点是点穴。而两仪点穴和其它门派点穴的不同点是,不受任何时间及地点的限制;劲法不同,所点穴位不同,对方可出现不同的状态,均能使对方声带不能发音,四肢不能支配,失去应战能力,且任何药物治疗无效,必恳请击点者一掌疗效,方可恢复正常;制人而不伤人。故内蕴太极虚实之玄,外呈两仪八卦之机,堪称武林一绝。  相似文献   

4.
王志强  孟金玲 《武当》2005,(1):23-25
形意拳发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传说为明末清初姬际可先生精研南宋名将岳飞所遗《拳经》悟出心得而创。岳飞在长期抗金的争战中,金戈铁马,刀光剑影,通过实战经验总结研究出《拳经》,为形意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法基础。继姬际可先生之后又经过几代人的发展传播,到清朝年间达到鼎盛时期,  相似文献   

5.
刘恩铭 《精武》2002,(3):6-7
导言:《系统点穴术筑基功真诠》一文作者刘恩铭先生出身于武术世家,其父刘志清是中国著名百岁武术家,《中国武术图典》有老人大幅拳照,是“龙行拳”创立者,13岁即参加义和团“童子军”,其徒著名者有获全国武术冠军的于立光(现为香港武术总教练)等人。刘恩铭家学渊源,深得乃父真传,在年当花甲之时,揭开点穴功的神秘面纱。自筑基、练指、认穴等入门功法开始,系统地讲述了“点穴术”的练用法门,使读者照本宣科,可学可用,图文并茂,实为不可多得的好功夫!  相似文献   

6.
重要通知     
卢家亮  刘长庚 《武当》2001,(9):45-45
近阅《武当》杂志,见有颜紫元笔惹诸家,纸上烟云起。有万籁声偷袭杨澄甫一事,说万先生无武德。在下不以为然也。  相似文献   

7.
读《中华武术》2007年10月号屠仲道先生《话说“含胸拔背”》一文,颇受教益。屠先生对拳理有广泛的研究,眼界开阔,论说周到,值得学习。笔者不揣冒昧,班门弄斧,也想唠叨几句。  相似文献   

8.
车星辰 《精武》2009,(5):24-25
近渎张景岩先生《静海的合一通背拳——由车星辰先生〈我所接触到的几支合一通背拳〉一义谈起》(以下简称张文)之宏论,令人哑然失笑,同时也为张先生的胸襟气度感到担忧和无奈。  相似文献   

9.
唐豪先生在《中国武艺图籍考》中有两篇文字对《拳经》进行了专门的考述,试图弄清其作者问题,但因受其所见文献之限,终究没有梳理清楚张鸣鹗、张孔昭、张横秋、曹焕斗、张三昧等人的关系。虽然后来也有不少研究者对这个问题做过持续的推考,但至今仍未解决这一谜团。  相似文献   

10.
“神枪”李书文所谈《八极拳义》,实出自其门开山祖吴钟之拳学正宗,乃正根,同时也是八极拳人渴望见识到的“珍品”。因为此段文字,是自八极拳创立后,可说是首次面世。李志成、朱宝德二位先生不敢怀珍自秘,今整理出来与天下八极拳人共享!有关李书文《八极拳义》,请见本刊2002年第十期。但须郑重声明的是,此文(包括以后陆续发表的李书文拳谱中功法文章)版权所有归《精武》月刊,如发现翻印,必究其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1.
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先生在目睹了张振岭的点穴表演之后,说了这样一番话:“虽然我在小说中写了很多神乎其神的点穴高手,但没有想到现实中原来真的有点穴功夫。”  相似文献   

12.
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先生在目睹了张振岭的点穴表演之后,说了这样一番话:“虽然我在小说中写了很多神乎其神的点穴高手,但没有想到现实中原来真的有点穴功夫。”  相似文献   

13.
冯社敏 《精武》2008,(4):38-39
拳学“顿悟派”、当代学者李虎先生主张“以禅为体,以拳为用,禅拳不二,拳道一如”。他的《大成拳顿悟之法门》一书,是对他的恩师王选杰先生心灵的感应沟通,是他从生命本源处流溢出的悟性灵性。  相似文献   

14.
武侠小说本家金庸先生在目睹了张振岭的点穴表演之后,说了这样一番话:“虽然我在小说中写了很多神乎其神的点穴高手,但没有想到,现实中原来真的有点穴功夫。”  相似文献   

15.
张世杰  丁宁 《精武》2004,(9):14-15
旧时有不少武者到关外谋生,将武术也传到了关外,亦有关外人进关学艺,艺成归来后授徒传艺,关外武风由此渐盛。关外武术风格古朴,技法独特。在奉天(现沈阳),有一支秘传的形意拳,为张定一和辛健侯两位先生所传。张、辛两位拳师于民国初年拜一代形意大师尚云祥先生为师,学习形意拳术二十余载,艺成后回到奉天开门授徒,从此奉天形意拳界皆以辛健侯为首,而张  相似文献   

16.
贾山 《中华武术》2003,(11):29-29
这些年来,武术界出版了许多太极拳方面的书籍,给我们提供了有关太极拳历史、理论、技术等种种知识和信息。由和式太极拳嫡宗传人——和有禄先生编著的《和式太极拳谱》一书,于近日由人民体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编著者当代和式太极名家、和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和有禄先生,是和式太极拳创始人和兆元六世孙。 《和式太极拳谱》分为五章。主要介  相似文献   

17.
李滨 《中华武术》2000,(2):33-33
益阳宋志坚先生的巨著《太极拳学》初版于1920年12月,9年后再版修订,迄今又70年了。丁丑年壬子月,先生88岁高龄,以中华太极馆董事长的身份邀请大陆太极拳学术界友人赴台进行太极文化交流与讲学,  相似文献   

18.
刘敬尧 《精武》2008,(2):59-59
在2007年第10期《精武》杂志上,本人细心拜读了张方、郑启龙二位先生撰写的《内家新术在辽宁》一文,张、郑二位先生确实下了很大功夫,探研了辽沈地区内家拳门派的传承,对本人启示很大。  相似文献   

19.
《精武》2009,(4):2-2
为感谢历代心意大德造成学业,欲使天下豪雄共仰高风学尊,分沾时雨教泽。《精武》编辑部主编吴宪民先生愿无私向海内外贤德君子解析秘传戴家心意拳学。诚望心志相孚之铁血男儿欢聚《精武》学堂,共研武学体用真谛,共创百年《精武》大业。  相似文献   

20.
车星辰 《武当》2004,(10):26-27
本文披露的九宫八卦拳.是隐迹民间的一门道家古传拳功,与世传各派八卦掌截然不同,堪称我国传统武术百花园中的一朵艳丽奇葩。现据九宫八卦拳当代传人杨树藩先生的精心传授,与恩师尚未出版的《九宫八卦拳》书稿,对此门功夫作一简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