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考证了秦峄山刻石的历史背景和文献学价值;扼要分析其写作特色;并结合篇章结构,对秦代诏书形成途径作了勾沉。  相似文献   

2.
秦代刻石至今尚有一系列疑团未被解开,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秦代刻石文应是多人创作的结果,而非李斯一人之功,并指出赵高也有参与创作的可能性;继而对秦代刻石的数量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梳理,秦代刻石数量不是历来所说的五块、六块、七块、八块、九块,而至少是十三块,并指出《成山刻石》的存在,除此之外,又摘录出四块秦代刻石的相关记载。  相似文献   

3.
秦代刻石至今尚有一系列疑团未被解开,文章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秦代刻石文应是多人创作的结果,而非李斯一人之功,并指出赵高也有参与创作的可能性;继而对秦代刻石的数量问题进行了简单的梳理,秦代刻石数量不是历来所说的五块、六块、七块、八块、九块,而至少是十三块,并指出《成山刻石》的存在,除此之外,又摘录出四块秦代刻石的相关记载。  相似文献   

4.
公元前221年秦朝一统中国后,实行货币、度量衡、文字等统一的重大改革,其中"书同文",即以《史籀篇》为基础再加省简改易而制定出的秦小篆,影响至今。在"书同文"之后官方通行的文字是"小篆"。《峄山刻石》是秦代小篆的代表作,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至山东济宁邹城峄山立下的碑刻,后世亦称《峄山碑》,原石已失。其书体和艺术地位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峄山刻石》入门学习小篆,被后世推崇为小篆学习的正本溯源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5.
在书法史上,《峄山刻石》是秦篆的代表作之一,风格上圆润流畅、精细圆整,颇逮古意,被历代习篆者视为上佳的临习范本,倍受习篆者推崇,享有非常高的声誉。《峄山刻石》的临习应注意用笔、结字和章法三个方面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6.
秦代阿房宫的“磁石门”,是世界上 第一个应用科学技术手段建立的防范刺客的“国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安全检查站,为现代安全检查站的鼻祖。  相似文献   

7.
博士官是秦代国家图书的主管者、政治事务的参议者,担当了后世文馆学士的某些职任,可视为秦代版本的文馆学士。以此为依托而建立的秦代博士制度是唐宋学士制度的远源之一。秦始皇令博士官以文学身份待诏宫廷,最早开始了文臣从驾奉诏作诗的尝试,说明秦代博士还兼充文学侍从、词臣角色。他们从驾期间创作了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组游仙诗,时代要早于汉武帝立乐府好多年,在诗歌题材上具有开创性。总体上看博士官是秦代文学的建设者,他们丰富了秦代文学的作者谱系、创作方式、作品内容。  相似文献   

8.
这是两篇秦史研究札记:一为秦代士兵能否邮寄钱物问题,一为秦代民众债务负担问题。研究表明:秦代士兵不可能从家中邮寄钱物,因而秦代士兵不可能自备衣物。秦代民众负担沉重,不仅来自兵役、劳役,还有因苛捐杂税和法网繁密导致的可怕债务。  相似文献   

9.
本文不同意秦代独用法家思想的传统观点 ,证明了秦代除用法家思想外 ,还杂用了阴阳家、墨家、儒家、道家、神仙家等学说 ,因而具有综合性特点。  相似文献   

10.
从简牍资料看秦的家庭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界一般认为,因秦代父子大多异居别业,故核心家庭是当时家庭结构的主要形式,扩大家庭极为罕见。其实,这一观点带有主观臆想的色彩,并无可靠的立论依据。从秦代简牍资料来看,秦时的家庭类型中,核心家庭与扩大家庭是同时并存的,而且扩大家庭是家庭结构中的主导模式。  相似文献   

11.
秦代的迁刑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秦代社会的处罚方式,它的政治属性在嬴政时期得以凸显,虽然秦代的迁刑为终身刑,但是"迁"刑是可以赎的,除了政治性的被迁的人不能赎迁外,一般的人都可以通过缴纳罚金或者是为政府服劳役来赎迁,即使被迁之人,一旦到达目的地,也会恢复庶人的身份。  相似文献   

12.
草书考     
"草书"的"草",应读为"早"."草书"是草稿之书.草书产生的时代应是秦代  相似文献   

13.
从政治文化角度审察,秦代承继传统而形成了"大一统"的思想.这种思想自身又成为一种传统,对其后中国历史的运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此缺乏必要了解,就不可能真正认识中国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4.
关于秦代土地所有制形式问题,史学界历来观点不一,本通过对《睡虎地秦墓竹简》资料的研究,认为秦代的土地制度,应该是商,周以业奴隶制国家土地所有制形式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时期。  相似文献   

15.
汉人辞赋并称,故今人常注意辞赋之间的关联,即注重楚文化对汉赋的影响,而往往忽略秦文化对于汉赋的影响.秦代"刀笔吏"改进书写工具和书写技巧,简化文字,提高书写速度,为汉赋生产提供了便利的客观条件;他们编订的字书为汉代赋家奠定了文字基础,其近于"分别部居"的编订方式,使得汉赋具有了类于"志书"、"类书"的接受效果;"刀笔吏"其小无内、其大无外的思维方式,又使汉代赋家在作赋时,抱着"竞于使人不能加也"的仪则心理,而形成闳衍巨丽的赋风;他们的好颂习惯,亦是致使汉代赋颂难分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本不同意秦代独用法家思想的传统观点,证明秦代除用法家思想外,还杂用了阴阳家、墨家、儒家、道家、神仙家等学说,因而具有综合性特点。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在对隶臣妾身份、生活状况、社会地位、历史作用等问题作了比较细致的研究后,又从隶臣妾这一名称的时代性出发,对秦代保留大批隶臣妾及其特殊身份的根本原因作了一些探讨,为更加深入地研究秦国社会状况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18.
浅析秦代灵活的商业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代实行灵活的商业政策:一方面,抑制小商小贩及原六国商人,打击不法商贩;另一方面,重视大商品生产者,并给予部分大商人优待。这加强了中央集权国家的统治,并对中国商业进入第一个发展高潮奠定了基础,但同时也造成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产生了一些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对于秦代铜镜的研究一直是古代铜镜研究中的一项空缺。就目前所见,秦镜出土地域主要集中于陕西,河南,湖北,湖南,甘肃,四川等地,基本上可以秦岭为界,分为南北两大区域类型。北方以传统秦式镜为主,楚化因素居次要地位,并发生变异;南方表现出多源混合的复杂特征,既有秦式镜,典型楚式镜仍占据重要地位。这反映了秦,楚,巴蜀三地之间化上的交流,碰撞与融合关系。  相似文献   

20.
睡虎地秦墓竹简的出土,为我们研究秦代法律制度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原始资料。笔者由秦简入手,结合其他相关史料,从告诉的形式和对告诉的限制两个方面,对秦代的告诉制度进行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