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国际间交流的加强,文化的翻译成为国内外各专家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针对文化是否可完全的译,译学家们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实际上,文化可译,但存在一定的限度。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使得文化的翻译也存在一定的限度,进而影响着文化的交流。讨论文化的可译性限度,论述文化的异同,以及文化差异对文化的可译性限度的影响,有助于进一步认识翻译的文化维度,从而完善翻译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引入翻译界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可译性和不可译性,然后分析了两者各自的理论依据,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透视了造成可译性限度的各种类型,从而说明了翻译这门艺术中的确存在不可译的现象,然而这种不可译不是绝对的.可译性的三可,即原文可理解、译者可表达、读者可接受,始终是历代翻译家所追求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3.
全球文化趋同环境下,英汉语言中的相似成分不断增多,它们在译语语境中的信息传输越来越充分,其可译性不断提高。与此同时,语言和文化的民族特性又会阻碍英汉语境之间的完全趋同,英汉两种语言在译语语境中的信息传输不会完全等同于它们在源语语境中的信息负载,因此文化趋同环境下语言的可译性在总体上将不断扩大,但其局部的可译性限度也将长期存在。  相似文献   

4.
在各种语言中,共性是广泛存在的。语言间的共性构成了可译的基础。人类思维内容和思维规律的一致性、语言中语法结构的差异对应性是可译性的理论依据。翻译实践证明了语种之间的可译性。可译性不是绝对的,它有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5.
曾彦凝 《教师》2012,(35):110-111
习语是语言的特殊形式,它的特殊性给翻译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译界学者提出了可译性与可译性限度的理论构架,研究汉英习语的可译性及可译性限度问题可从语言和文化两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在翻译中,译语不总是能够完全再现源语。语音、词义、语言表层结构,语言深层含义及心理化因素等都会影响和限制译的忠实度。百分之百的忠实翻译只能是译孜孜以求的一种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7.
翻译作为一种能够在不同语言符号系统中起转换作用的实践活动,既受到语言结构本身的影响,也受到语言背后所承载的文化的制约。语言和文化中的不可译因素造成了源语言和目标语不能达到完全的对等,这是翻译实践必须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8.
英文诗歌与汉语诗歌在音系上有很大的不同,本文分析了音系上的三个主要特征:音乐性;节奏性;压韵性。阐释了英汉诗歌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提出要辨证地看待英汉诗歌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  相似文献   

9.
可译性限度在翻译实践中,主要发生在语言和文化两个层面上。本文将从英汉动植物词的联想差异所折射的民族文化的差异来分析文化方面的可译性限度,追一步探讨英汉互译的普遍规律。  相似文献   

10.
自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以来,翻译被赋予很强的文化性,被视为一项跨文化交际活动,文化的可译性与不可译性问题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总体上,文化具有可译性,只是存在一个可译性限度问题。作为翻译主体的译者应该充分合理地发挥译者主体性,培养跨文化意识,平衡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采用异化翻译策略,把文化的可译性限度降到最低,促进两种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1.
习语是一种语言所特有的习用表达方法。在翻译实践中,有一些习语因极具民族特色而给翻译工作带来极大的挑战,在翻译界引起了习语的可译性的讨论。本文将分直译、意译、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等几方面探讨翻译中习语的可译性限度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2.
文化翻译的可译性限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译性限度问题是西方翻译理论的三大核心概念之一。从跨文化的视角出发,指出文化翻译的可译性的理论来源于文化的普同性和兼容性,但文化的差异性即地理环境、生活方式、背景与习俗、社会文化传承、宗教信仰与价值观念等方面的主要差异使文化翻译具有限度。因此译者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归化和异化的补偿策略,使不可译性向可译性转变。  相似文献   

13.
翻译中的可译性限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双语语际转换过程中,由于语言之间的家族非相似形以及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可译性存在一定的限度,甚至有时完全是不可译的,译文要么得“意”忘“形”,要么得“形”忘“意”,要么“形”“意”皆失。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项涉及语言、文化、民族、地域的复杂活动,翻译过程涉及诸多因素,文化可译性限度问题在翻译理论中饱受争论。文化差异确实阻碍着民族、地域间的跨文化交际,但由此产生的不可译并非一成不变,文化融合背景下的可译性限度正逐步缩小。译者作为翻译过程的重要参与者,更应在翻译过程中适度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再造文化”实现“翻译文化”。文中详细阐述了文化融合过程中译者主体性对于文化翻译的重要性,实例论证了可译性限度缩小趋势,以期拓宽和深化研究文化可译性。  相似文献   

15.
在翻译实践中英汉修辞手法的可译性限度的存在,要求译者针对其表现形式,遵循信息传递原则、美学欣赏原则及文化重构原则,采用对应式换码、重构式换码及淡化式换码等方式进行语际转换,以尽量减少转换过程中的信息“损耗”。  相似文献   

16.
论翻译的可译性及其限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译性及其限度问题是翻译研究中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应该看到,不同语言间的转换是可能的,但同时由于语言文化的地域性差异,原文有时又是不完全可译的,甚至是不可译的。本文就这一问题略做探讨,以便对翻译实践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翻译是不同语言字符的转换和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这种转换和交流不可避免的存在着内容及风格的损耗。可译性限度的存在原因主要是语言结构和文化差异所造成的;探讨和研究可译性限度,分析其产生原因,寻找解决的办法,对于提高译文质量,促进跨文化的交流,在理论和实践上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融合,广告语的翻译已成为一件常遇到的"苦差事".本文从英汉广告语的特性(包括共性与个性)出发,对英汉广告语言的可译性问题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9.
郭晓霞 《海外英语》2013,(6X):136-137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翻译对促进文化交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该文试通过分析近几年的网络流行语翻译,探讨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并通过归纳总结,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供广大译者和翻译爱好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英汉文化差异是导致英汉词义不对应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语际有效转换的完全实现。本文从英汉文化差异的表现来探讨翻译的可译性限度及其调节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