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学校变革,尤其是学校文化的变革,仅仅依靠外在的改革动力是难以奏效的,唯有激发学校内部的改革动力,才有推动学校实质性转型的可能.在学校文化的认识上,应更加关注"分化"与"模糊".学校文化就是具有多元性的教师生活本身,而非嵌入学校生活的具有同一性的东西.由于这些力量具有潜在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因此,需要人们保持高度的敏感性,用心去发现、呵护和培养.  相似文献   

2.
先进、规范、独创:教师的学校文化素养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彬 《天津教育》2009,(2):21-22
教师是学校文化的主体之一,他要按照一定的内在价值系统去创造学校文化,又要按照学校文化所体现出的价值系统去规约个体的思想行为。教师又是有着不同价值期望的活生生的“人”,这就意味着他在认知学校文化上有着自身的主体追求,从而为学校文化增添了不同的内涵。在这种规约性和差异性的;中突中,教师会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品质和修养,即教师的学校文化素养。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并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学校文化素养的提高过程。这种素养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普及化给民办高校文化育人提出了新挑战、新课题,也带来了新机遇。民办高校文化育人面临学校缺少社会文化认同、缺乏文化积淀、教师对学校缺少文化认同、学生对学校缺乏信任等现实问题和困境。民办高校应树立社会市场营销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用心培育顾客文化;坚持以教师为根本,精心构建"奋斗者"文化;坚持以未来市场为导向,涵育适应社会的通识文化;坚持以国学教育为载体,传承创新以校为家的感恩文化,从而达到文化育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学校是教育公共服务提供的重要机构。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根本标准在于一个学生在学校能够追寻、获取成功和幸福,这也是学校文化重构的核心价值取向。校长提升领导力、学生自主教育和指导教师改进专业行为、家长与学校有效合作,都应基于此取向,并富有创意地实践,一起用心经营学校。  相似文献   

5.
选择一个小学并就其教学管理制度进行了实地探查,从学校文化角度尝试着去分析教学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作相应思考。一方面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呼唤其肩负起培育学校文化的使命;另一方面从教师的角度期待培育学校“强文化”,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大学制定与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几个重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十一五”规划的制定与实施。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准确理解科学发展观,结合学校实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二要在内涵上用功。穗定规模、优化结构、务实基础、加强管理、提高质量、合理定位、突出重点、打造特色。三要注重大学文化建设.大学文化乃大学之根、大学之本、大学之魂,大学文化建设要做到“三个有利于”。要用心去做。尽心去做.细心去做。恒心去做。  相似文献   

7.
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他的主要任务抓好教育教学工作,搞好教师队伍建设,为教师服务。为教师营造学习环境。教师用心去爱自己的学生,用科学文化知识武装学生。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校长应该为教师营造学习环境,使老师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教书育人的本领。  相似文献   

8.
李红娟 《上海教育》2009,(12):59-59
学校的成员有学校领导、教师、学生,相应的角色文化有学校领导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学校领导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导,学生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在包罗万象的各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中,中华武术可谓独树一帜。吕墅小学在提出"武文化"课程构想后,整体构建"武文化"课程体系,以三大类课程统领,分年段设置内容。学校用心打造物型环境,铺设"五个一"平台,创生四种课型范式,优化多元评价方式,扎实推进"武文化"课程建设。从学生、家长、教师和学校层面的发展,全面彰显"武文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学校组织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课程文化和管理文化的建设。乡村学校课程领导的组织机制不健全现象比较普遍,虽然不少学校对教师课程领导的赋权、增能、承责、协作、分享有一定要求,但多数教师崇拜"行政化的专业权威",校长课程领导仍占主流,难以实施分布式课程领导。教师课程领导的落实需要学校从组织架构、制度规范、团队建设等方面去促进组织文化的自觉。课程改革需要有教师课程领导场域,需要营造协调合作、自由创新、规范共享的组织文化,赋予教师专业领导角色和课程领导职责。  相似文献   

11.
教师在学校文化的建设或重塑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主体作用。而当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内化于教师个人价值观,使教师的个人价值的体现与学校战略目标的实现结合起来的时候,教师的文化就一定能去引导、熏陶学生文化的发展,离开了教师,再好的文化理念也将得不到落实。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校园文化的重塑,并使校园文化成为强有力的“文化磁场”。(1)细致入微人文关怀,彰显健康和谐的教师文化;(2)夯实底蕴书香浓浓,凸出博学好学的教师文化;(3)特色鲜明校本研训,凝成专业向上的教师文化;(4)创设环境激发动力,引领促进发展的名师文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许多学校都注重从文化的层面去研究学校改革与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取得了不小的成效。因为关注学校文化建设,有助于引导学校领导与教师突破"术"的层面的徘徊,努力在教育思想、办学理念上有所提升;有助于引导学校领导与教师突破"个"  相似文献   

13.
心灵的启迪     
学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班级是实施这项工程的基层组织,不论是进行教学、思想教育或开展一项活动,都需要班主任去组织实施。因此,班主任在学校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班主任教师,如果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任何教育都是无效的。班主任只有真心实意地用心去沟通,用心  相似文献   

14.
学校文化自我诊断通过分析教师行为的价值取向和方法论,透视学校的组织状况,进而分析学校的教育思想、管理理念和领导班子的领导能力。教师教育行为的价值取向和方法论,须通过教师行为的内隐概念去体会和感悟,这就决定了学校文化自我诊断切入点、基本方法、步骤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5.
学校应该回归文化存在,从学校历史去寻找学校的文化核心、价值思想;学校应该探求未来社会对人才的基本需求,结合自身条件,确立符合社会发展趋势和自身特征的个性化培养目标.学校的个性首先体现在学校的培养目标上;围绕培养目标构建独具特色的学校课程,从微观入手,创造适合并服务于学生发展的课程系统,生成充满活力的课程文化,促进学生自由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学校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16.
唯有文化,才能让学校拥有灵魂。一所学校,无论以什么名称和标志去描述自己的办学理念、办学品牌或办学特色,它所显现出来的一定是校园的环境布置、学生的活动状态、教师的"行走"方式。这就需要学校管理层对学校文化有顶层设计,对现有的文化样态有清楚的认识,对学校的发展方向有明晰的规划,并朝向既定的目标一一落实,更好地提升学校的文化品质。  相似文献   

17.
语文教师应当高度重视乡土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元坑古镇中悠久灿烂的宗祠文化,古色古香的古民居,绵延千年的古文教文化。这一切宝贵的乡土文化课程资源,需要语文老师用心去挖掘,并将古镇文化融进语文课堂,增强学生学习古镇文化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从而达到吸收中华民族文化智慧,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王欣 《河北教育》2011,(7):48-48
学校应充分重视开学典礼,精心策划、用心组织,让开学典礼成为学生、家长及教师的一种期待。  相似文献   

19.
从经验管理到科学管理、再到文化管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现代管理理论结合发展的趋势,也是学校管理发展的大趋势。“现代的学校必须有现代的管理,一流的学校必须有一流的管理。“而学校教师是办好学校的主体,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学校教师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将文化管理引入学校教师管理中去,引导教师自我发展、自我管理。这是对当前中学学校教师管理理论的一种创新和发展,也是21世纪全球各国中学教育管理创新的一个大趋势。  相似文献   

20.
试论良好的学校文化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促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专业化已经成为时代的课题,探索学校文化对教师专业化的促进功能,将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校本”作用的发挥。本文试图从学校文化所涵盖的内容,即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环境文化五个方面,阐述学校文化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