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形而上学的含义,形而上学的历史,以及拒斥形而上学误区三个方面指出了当代西方哲学的发展必然向形而上学回归。指出现代分析哲学从语言的角度对传统哲学的反思和大陆哲学从现实的人出发对传统哲学的批判来拒斥形而上学并不是很成功的,可能导致一种无根基的时代。对人类自由的探索,必然要求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接纳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2.
分析哲学的哲学观是一种根本否定哲学的错误的哲学观。这种哲学观集中体现在它“拒斥形而上学”的问题上。通过剖析分析哲学“拒斥形而上学”的种种说教,揭露分析哲学的哲学观的错误实质,肃清分析哲学造成的不良影响,对于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维特根斯坦通过语言分析来"拒斥形而上学",对哲学,特别是传统哲学,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在他看来,命题的意义来自经验事实,其实事实也只不过是主观经验范围的东西;从他的逻辑原子论的主要观点来看,基本表现为唯心主义、形而上学和不可知论。  相似文献   

4.
实践哲学被葛兰西首次明确提出,他认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既不同于唯物主义,也不同于唯心主义,而是超越二者、综合二者的更高的哲学。是拒斥“形而上学”和物质本体论的独创自主的哲学,更是一种“创造的”哲学。  相似文献   

5.
形而上学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它的命运,尤其是它在近、现代哲学革命中的发展历程,对当代哲学重建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形而 主题和本体论,由古希腊哲学家规定并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征。在发生认识论转向的近代哲学中,形而上学被哲学家们运用于认识论问题的研究并得到了新的发展。即使在“拒斥形而上学”运动中,它也没有因曹到批判而退出舞台。相反,现代哲学家们一直致力于重建形而上学,因为它是人的禀性,是哲学的基础。但是,重建形而上学必须以人及人的实践为出发点和核心;东、西方哲学精神的融合是未来形而上学的出路。  相似文献   

6.
形而上学是哲学的永恒主题。植根唯物史观的场域,揭示形而上学从古典、近现代到后现代的历史演变逻辑,认为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应该置身于人类社会生产实践的具体样态,应该置身于人的社会关系及生活方式,应该置身于人类历史的交往形式,去分析哲学抽象的奥秘,才能清除遮蔽在形而上学之上的迷雾,让形而上学重现世俗人间。拒斥和消解形而上学,实质上是对人生存方式的不满,是对人类社会历史的批判。形而上学作为一种智慧之学,会与人类长久相伴。  相似文献   

7.
本文站在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立场,对于冯友兰的新理学如何理解、改造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观点和方法进行了阐述.新理学充分肯定了分析方法对于哲学研究的重要意义,通过引申和评析维也纳学派拒斥形而上学的思想观点,试图运用逻辑分析方法重建形而上学,这种努力是否成功尚是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近现代科学发展与本体论形而上学观点、体系的互相影响予以探讨。认为十九世纪末的物理学危机实质是形而上学危机,逻辑实证主义是摆脱这一危机的尝试,全盘拒斥形而上学是一种幻想。科学与形而上学的发展变化是并行有悖的。尽管形而上学作为体系日趋衰落,但作为信念却不会消失,只要有科学创造和哲学探讨,这种作为信念的形而上学就有存在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实体”观念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实体”概念,从而开启了西方哲学形而上学之路;近代,伴随哲学认识论的转向,“实体”观念“主体化”;现代,现象学和分析哲学等致力于对传统形而上学的颠覆或拒斥,其最终却是建立了一种新的“实体论”,也是一种形而上学。虽然他们都以“存在”的探询为目标,但却停留在了形而上学的层面上,而没有通达“存在”本身。  相似文献   

10.
旧哲学的根本缺陷在于脱离现实,不切实际,不能满足无产阶级革命的迫切需要。与旧哲学不同,马克思哲学的基本特质是现实革命性。马克思哲学拒斥形而上学,以劳动为基点,实现了哲学的现实转向。马克思哲学是劳动哲学,是为劳动者服务、为社会主义运动服务的新哲学。把握马克思哲学,须强调现实性,突出革命性。  相似文献   

11.
西方哲学的发展经历了四种形态的变迁,分别是古代本体论哲学、近代认识论哲学、德国古典综合统一的哲学和现代"拒斥形而上学"的批判哲学。哲学形态发展的背后凸现的是人类精神发展的逻辑,展现了人类的客观精神→主观精神→主客观统一的精神→批判精神。这条主线体现了哲学的发展与人类精神的发展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精神表现。  相似文献   

12.
现代西方科学哲学家们为了把哲学改造成为实证科学,对“形而上学”采取拒斥态度,同时却把唯物辩证法也当作“形而上学”抛弃了。因而导致他们在理论上割裂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辩证关系,割裂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割裂知识形式内容的关系.割裂科学认识中理性因素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形而上学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尽管它从未免于被批判和被拒斥的命运。而每一次批判和拒斥都令它获得新的发展契机,故发生在现代的“拒斥形而上学”运动最终以失败告终。因为形而上学是人的本性,人总是要追问自己和世界存在的根据——终极存在,追寻存在的普遍意义——终极价值,并对世界做出终极解释。在人的形而上学追求中所形成的一些形而上学原则构成了科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逻辑经验主义在对传统哲学批判、拒斥形而上学的前提下。挥舞着“奥卡姆剃刀”,大刀阔斧地割去了科学经验之外的一切哲学传统,开启了哲学研究的崭新领域和方向。然而,作为西方哲学史上的一场“清理门户运动”——逻辑经验主义固然已经完结,但它在哲学和科学的发展中所起的影响和作用却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双向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哲学拒斥形而上学的实践特质内在地含有对现代性的批判向度和建设向度。马克思对支撑着现代性的理性、主体和历史终结等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批判,并在共产主义这一制度安排下得到扬弃和重建。  相似文献   

16.
朱熹与戴震     
在中国哲学史上,朱熹是唯心主义理学之集大成者,戴震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后代表,戴氏并以批判程朱理学“以理杀人”见称于世。从形式上观之,朱学与戴学形同水火,事实上,二者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就朱学与戴学的相互关系作进一步研讨,并以此就教于方家。 一、早年戴震对朱学的维护  相似文献   

17.
科学本体论的兴起和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探讨现代本体论哲学,即科学本体论的兴起,传统的思辨的形而上学本体论受到孔德科学实证主义和后来逻辑实证主义的拒斥,但波普的批判理性主义不排斥它,到了奎因整体主义的“本体论承诺”恢复了传统形而上学本体论,并且走向相对主义和实用主义。到了历史主义那里传统形而上学成为科学研究的组成部分,直到科学实在论那里初步构建科学本体论,最后在邦格的科学唯物主义中形成了科学本体论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8.
康德关于"哲学的耻辱"之问是一个关于存在论的问题,也是一个认识论问题,在本质上实际关涉的是哲学观问题。这个问题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启发了存在主义哲学,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现代哲学尤其是实证主义拒斥形而上学的前奏。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认为康德的"耻辱之问"是一个伪命题,而马克思哲学则通过新的思维方式的确立实现了哲学革命,确立了新的哲学观,给康德之问提供了一种唯物辩证的哲学解答。  相似文献   

19.
维特根斯坦是分析哲学的主要创立人之一,一般认为他的哲学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但纵观他的哲学生涯,其哲学创作有一个不变的主题,就是拒斥形而上学。他在《逻辑哲学论》中提出的"可说与不可说"观点,在后期哲学提出的"不要想而要看"观点,一反传统哲学追根寻底的探索精神,体现了一定程度上的神秘主义和怀疑论倾向。本文通过分析维特根斯坦哲学的特征和对哲学的变革性展现其神秘主义的意义和缺陷。  相似文献   

20.
基于早期的人类学训练,拉图尔在《实验室研究》中开始考察科学的生活世界起源。在方法论上,拉图尔主张采取科学人类学的方法对实验室的科学实践进行微观考察;在认识论上,拉图尔推进了SSK的建构主义立场;在本体论上,拉图尔开创了本体论的建构主义进路。拉图尔的基本立场是:立足于实验室的生活世界,反思科学的认识论建构和本体论建构,拒斥传统科学哲学的抽象形而上学,最终使科学从形而上学复归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