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延永 《山东教育》2003,(26):15-15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是时下流的育人观点。中国教育电视台7月中有期“快乐点击”节目,就持此观点;为嘉宾主持的一位学者,还讲述了位手指先天发育不良的孩子,在其亲的鼓励下,考取了上海美术学院故事,加以佐证;今年四月,中央电台播出了一期《聊天》节目,也持此点;此外还有许多教育刊物,也多次文,认同此观点。由此人们不得不相“鼓励教育法”的神奇功效了。然而者却难以苟同,并提醒老师、家长要用鼓励教育法,面对个性不同的学生,切勿一个方子抓药。诚然,鼓励教育法,对增强孩子的自信心非常重要,尤其对年龄较小的孩子,效果可能会更好些;但是随…  相似文献   

2.
李春汇 《云南教育》2005,(29):34-34
教师要因材施教,就必须了解学生的性格。因为性格是人个别差异的重要方面,个性差异首先表现在性格上。人的性格不仅表现在他做什么,而且表现在他怎么做。“做什么”,说明一个人追求什么,拒绝什么:“怎样做”,说明一个人如何去追求想得到的东西。教师怎样才能了解学生的性格以因材施教呢?  相似文献   

3.
教育工作不仅要讲究科学性,而且还要讲究艺术性。它要求教育工作用灵魂塑造灵魂,以情感升华情感,以睿智启发睿智。“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教育的对象千差万别;教育的情境千变万化;教育的内容千头万绪。作为一名教师,要想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就必须运用教育艺术,创造地、巧妙地去开展教育工作。也就是说,要求教师要有爱的艺术、理解的艺术、尊重的艺术、赏识的艺术。  相似文献   

4.
奖惩是教育过程的一种手段,也是教育的一门艺术。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尊重学生,以奖励为主,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在奖励的同时,适度的惩罚还是必要的,但是必须慎用。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科学地进行公平、公正的奖惩。  相似文献   

5.
批评的艺术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批评教育是家长和教师经常采用的一种教育手段。批评不是简单粗暴地训斥,而是一门艺术,如何批评,大有学问。  相似文献   

6.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建立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人情味的心灵交融。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都是不同的,就如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这就要求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相似文献   

7.
8.
传统的教学存在着一个最大的弊端就是强调统一标准,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造成了原本富有生命活力的学生变成了一个模式,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这种削足适履的教学方式,是一种不公平也不公正的教学。学生个性的和谐、全面、健康的发展,不仅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一、关注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传统教学是将教学目标直接指向知识的传授,局限在认知方面的目标,而忽视了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往往只重视教学结果,很少关注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经历和体验。因此,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尽量做到分…  相似文献   

9.
<正>"坐位"即安排学生的座位。安排座位在中小学教育中并不是一件显眼的事,但它在学生的学校生活中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坐位"在学生的生活中有着多方面的意义,而这往往为教师所忽视,教师需要理解学生对"坐位"的体验并对"坐位"问题进行教育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积极为学生搭建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张扬个性、增长才干、树立信心。学校转化暂时后进生的思路和方法,曾得到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的批示肯定。  相似文献   

11.
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是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给予必要的扶持、正确的引导,充分地尊重、理解、关注、赏识学生,使学生感到被接纳、被信任,经历体谅和鼓励,在一个欢乐、和谐、宽松的环境中成长,潜能得到更好的发挥。由于每个学生的先天遗传、家庭教育、生活环境、个人经历不尽相同,所以性格、智力、能力、体力必然各异。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因材施教,面向全体”,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爱的温暖。  相似文献   

12.
一、鼓励学生大胆写:树立信心 学生对习作有一种恐惧心理,往往存在着提笔重如千钧,只字难书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从鼓励入手,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3.
理论上我国现行教育的价值取向应该是走向生活,关注生命,提升精神,重塑信仰,体现了多方位的人文关怀、健康科学的发展观。这显然要求教育工作者不仅教书,更要重视培育人的成长和全方位的良性发展。但在现实教育中分数至上,以高分、名校为追求,以升学率论成败的问题依然存在。这样被扭曲的价值取向面前,在一线工作的教师也迷失了自己的方向,一味地教书传授海量的知识来实现高分,对人的精神、性格、信仰、价值、道德的培育几乎顾及不到,于是学生中就出现"高分低能"的畸形现象和"有才无德"的凶残行为。1"弗兰肯斯坦"式的教育悲剧  相似文献   

14.
有人一听说艺术生,直接反映于大脑的就是那些桀骜不驯、有个性、身穿奇装异服的学生。之前,我也是这样认为。但当我真正和他们相处之后,我才发现,艺术生并不“奇异”,他们也是一群可爱又可气的学生。但怎样与他们相处,这是一门艺术。  相似文献   

15.
“情感是打动心灵的秘诀”,教育是一种复杂微妙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教育只有在学生真正意识到那是对自己真诚的关怀和爱护的时候,才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为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把感化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对学生进行劝导、给学生以宽容,从而促使学生的思想、行为等向好的方向转变。下面,笔者谈谈感化教育的六种方法。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里有这样一个故事:8岁的学生哈伊尔成了全校教师感到担忧和头痛的人物。他像水银一样的好动,眼光里总带有嘲笑的、乐观的、毫不在乎的、无所谓的意味,他常常闹恶作剧,惹得老师们大发雷霆。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事业,其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其意义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其意义在于创新。——题记我一直工作在教育一线,实践使我明晰:教育不仅是事业,更是科学和艺术。探索和尝试使我初步形成了相对独立的教育思路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教书育人艺术的四个方面,即:教学与教育的结合点.管理与教育的结合点,教育与引导的结合点及教师与学生情感的共鸣点。  相似文献   

19.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弟子三干.贤者七十二人.在教育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他采取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实行不同的教育方法。一个班集体中不可能全都是优等生.也不可能全都是后进生.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不能搞一刀切.而应以朋友的身份深入到学生中间.以饱满的热情和真诚的微笑面对每一个学生.同时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  相似文献   

20.
一名不善于赞美自己学生的教师,很难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也很难成为一名好教师,有时尽管很负责,很辛苦,很周到,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欢迎,相反甚至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使他们产生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