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纪念戊戌变法100周年,中国史学会与常熟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戊戌变法与翁同”全国学术研讨会于98年9月20日至22日在翁同解的故乡常熟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天津、广东、云南、贵州、河北、安徽、江苏等9省市的专家学者和海内外的翁氏后裔近50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代表围绕戊戌变法的性质、历史影响和翁同与戊戌变法的关系及翁同与有关人物的关系等专题展开了讨论。关于戊戌变法的性质、历史影响。与会代表对戊戌变法的性质、历史地位作了公允的评价,充分肯定了它对近代中国的发展所起的历史影响。他们指出,戊戌变法是一场近代中国挽…  相似文献   

2.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发展的划时代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拟从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群体形成的内在动力、必要前提条件和主要标志三个方面来探讨近代知识分子群体的形成与戊戌变法的关系,以此纪念戊戌变法一百周年。  相似文献   

3.
今年是戊戌变法100周年.一百年前,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首的爱国志士,为了救亡图存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争取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他们发动了变法维新运动,因为这个运动的高潮期即“百日维新”,是在戊戌年,故史称“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的,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戊戌变法又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反对君主专制,提倡民主、民权,主张言论自由,做了许多思想启蒙工作,使当时的知识分子更加关心国事和民族存亡.在思想文化领域,也是“新学”反对“旧学”的一场激烈的斗争.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这自然是中国近代史上制度改革的一场悲剧.但它的历史意义和它对后世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这也是我们今天仍要纪念“戊戌变法”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戊戌变法是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主干知识,必修Ⅲ“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专题和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之“戊戌变法”均有涉及,前者侧重维新思想内容,后者侧重戊戌变法经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曾有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既然康、梁变法理论比较系统,为什么变法却如此短命?  相似文献   

5.
<正>史料的发现真是让人惊心动魄,在我研究戊戌变法已达十年之后,阅读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图书馆所藏"张之洞档案",不由又有了牖开思进之感受。很长时间以来,戊戌变法史的研究,以康有为、梁启超留下的史料为基础,构建成当前戊戌变法史的基本观点、述事结构和大众认识。尽管也有一些历史学家对康、梁的一些说法提出了质疑,但毕竟没有新的大量的史料可供其另辟新途。历史学家陈寅恪言及戊戌变法的思想源流,称言:  相似文献   

6.
戊戌政变的发生是“一个过程”观点的提出,在中国近代史、戊戌变法史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它对于扩展戊戌变法研究的思维和视野,重新认识和梳理戊戌变法和政变的史学史、学术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方法意义.因此,有必要对“政变过程论”的发生、形成过程及其得以发生的诸因素作出深入的探讨,以利其进一步充实、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戊戌变法百年再审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在戊戌变法百年后的今天,让我们听一听当代学者是怎样审视戊戌变法的.  相似文献   

8.
戊戌变法,与其说是一次政治变革,不如说是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上一次革命更为确切。 1898年的戊戌变法运动,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为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而进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变法运动。认真分析变法前的社会舆论导向和戊戌变法的全过程,不难发现,废八股、变科举建立近代新式学堂等是戊戌变法的核心内容,它们对中国近代教育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戊戌变法的其它措施所无法比拟的。 1895年天朝上国的清王朝被弹丸之地的日本打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  相似文献   

9.
戊戌变法作为中国近代历史上最重要的变法运动,它的失败引发了百年来国内外学者的不断讨论与研究。过去的研究大多将失败归结为资产阶级经济基础薄弱或是维新派政治上的软弱等原因。从科举制视角分析戊戌变法失败原因,可以为戊戌变法研究提供新的角度。  相似文献   

10.
戊戌变法是晚清缓和满汉矛盾的一个较佳时机,维新派就满汉合一提出了一系列观点和主张。但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满汉矛盾不仅没有解决好,反而进一步激化,加速了清王朝的覆灭。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人们总是把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归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软弱性。这种观点并不妥当,考察19世纪末的中国社会形势和变法的实际情况。笔认为,光绪皇帝没有实权才应当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2.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诏书,宣布变法,史称"戊戌变法"。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改良派发起的维新运动,主张改革政治,传播西方思想和文化,发展资本主义,以挽救民族危亡。但是,在变法途中阻碍重重:袁世凯的出卖,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派,废除变法令,宣布由她"训政",戊戌变法就这样失败了,只维持了103天,在我看来,戊戌  相似文献   

13.
以往 ,人们在研究戊戌变法和“新政”的过程中 ,总是将这两次事件分别探讨 ,理由不外是戊戌变法的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改良派 ,而“新政”的领导力量是封建顽固派。由于人们在认识上 ,总认为资产阶级改良派在政治上比封建顽固派进步 ,因此 ,在对戊戌变法和“新政”问题的分析上 ,更倾向于褒扬前者 ,贬低后者。本人认为 ,对这两次维新正确的认识方法应当是将分析的重点放在这两次维新运动的发起目的和最终结果上。从这个角度讲 ,无论是戊戌变法或是“新政” ,由于他们的基本目的一致 ,因此 ,结果也是一样的 ,都必然以失败而告结束。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是在变法“大气候”未能形成条件下进行的。变法“大气候”未能形成是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而维新派过激主义的宣传、作法破坏了初步形成的变法“小气候是戊戌变法失败重要的和直接的原因。维新派是怀着一腔报国之情、爱国之志走上历史舞台的,但由于没有报国之术,结果不但未能把变法事业进行到底,反而使其迅速失败了。  相似文献   

15.
戊戌变法作为中国近代政治改革近代化第一次积极有益的尝试,虽然历时短暂,却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经验与教训,深入分析其失败原因,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事业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综观近十年来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笔者统计,从1990年至2002年共发表相关论文七十多篇,特别是1998年8月由中国史学会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戊戌维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将戊戌变法的研究推向了高潮。以往对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研究,多归结为资本主义经济基础薄弱,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只依靠无实权的皇帝,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和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  相似文献   

16.
教学案情:《戊戌变法的背景》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的一堂高中历史公开课,也是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戊戌变法》的第1课,课文从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两个方面介绍了戊戌变法的背景。在这堂公开课教学过程中有下面一个片段:师:《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怎样的侵略要求?  相似文献   

17.
戊戌变法是一场仿效日本明治维新的改革运动,虽然,这场改革运动以失败告终;但它在传播西方思想和引进资产阶级政体模式方面,具有积极的历史进步性。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康有为在戊戌变法中引进的日本模式。  相似文献   

18.
戊戌变法是中国清朝光绪年间(1898年)的一次政治改革运动。从开始到失败仅持续了103天,因此戊戌变法又叫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光绪被囚,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日本。谭嗣同等6人(戊戌六君子)被杀害。所有新政,除京师大学堂(即今北京大学)和各地新式学堂被保留外,其余主要新政措施均被废止。戊戌变法失败之快,结局之惨,可谓历史仅见。变法者与生俱来的悲剧性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刘芹 《语文天地》2009,(10):10-12
一、梁启超对戊戌变法的反思 对梁启超来讲.戊戌变法的失败可谓刻骨铭心。从1898年9月26日亡命日本起.他的许多论著都对变法进行了评论.个别论点真是人木三分。到达日本不久.他就写了《戊戌政变记》,就自己的经历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吏上一次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运动,这就决定了戊戌变法必然是“自上而下”的行进向度,“自上而下”与变法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否定“自上而下”就等于否定变法本身。变法、改革与革命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基本形式,不能以成败论其道路的合理性,戊戌变法的失败与“自上而下”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是一次不成熟的改革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