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黎敬 《现代语文》2007,(10):42-44
引言 动词重叠是现代汉语中的重要语法现象,早在上世纪50年代初就有学者开始提出讨论.学者们对动词重叠的范围、语用功能、条件、意义等分别作出了论述,但至今对动词重叠问题仍存在分歧.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中,动词的研究不仅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向,而且也是语法研究中比较复杂的问题。动词重叠是现代汉语中标志体意义的一种特定的形式。近二十年来,以动词重叠为课题进行研究的很多。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动词可以重叠,什么情况下又是不可以重叠使用的呢?文章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尝试对动词重叠范围的问题做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3.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比较优秀的文学作品,曾获不少文学大奖。然而书中庇漏不胜枚举。只能视为一部“三七开”之作。茅盾文学奖“全面分配、合理布局”的奖励原则与方式,带有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痕迹。该作因此获奖不足为训。  相似文献   

4.
《穆斯林的葬礼》中的姑妈,在韩家是半主半仆般的存在,然而她在韩家承担着更多的角色,每一种角色都称得上光彩照人;并且她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大写人的形象。本文也主要就以上两方面对姑妈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当合上它时,我无数遍问自己,为什么美丽的东西都只是幻影?为什么爱情之间非得站着一个死亡?为什么那种痛会成为永恒?痛在回忆里一遍遍地倒腾,却又揉碎在寂静的琴声中,当耳旁响起《梁祝》,它是否丝丝拨弄着你的心弦?是否愀然带来了你那高贵的苦难?是否絮语呻吟着曾经的幸福?  相似文献   

6.
曹莉 《学语文》2005,(4):41-41
在这里.一位回族女士摒弃了世间一切的琐碎和嘈杂。忘却了人间的寒暑,她完全沉浸在另一个充满着爱与痛、悲与乐的世界里,让心中跳动着的音符从笔间流出,化为了文字。她,就是霍达。  相似文献   

7.
李姗姗 《考试周刊》2008,(17):61-62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内容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悲剧,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以独特的视角,真挚的情感,丰厚的容量,深刻的内涵,冷峻的文笔,宏观地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足迹,尤其是塑造了梁君壁、梁冰玉、韩新月等栩栩如生、血肉丰满的士性形象,揭示了她们在华夏文化与穆斯林文化的撞击和融合中独特的心理结构,以及在政治、宗教氛围中对人生真谛的困惑和追求,体现女性作家和少数民族作家敏感和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8.
魏铮 《鸡西大学学报》2015,(3):123-124,128
《穆斯林的葬礼》是回族女作家霍达的代表作品,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在这部小说中,作者展示了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里的兴盛和衰落,三代人的命运跌宕起伏。作者用细腻的笔调触及读者的心灵,含蓄蕴藉、荡气回肠,书中鲜活的人物形象更是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着重探讨主人公韩子奇在其所属的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下的性格特点,揭示其在宗教与人性的矛盾中,在道德与情感的纠缠中,人性本真与各自命运的背后所阐述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9.
最初读《穆斯林的葬礼》是在1998年,那年,我刚结婚,我爱人有几本珍爱的书,其中一本是《穆斯林的葬礼》。第一次阅读时,我觉得它是一本奇书,小说分‘月’,和“玉’两个脉络,构思太巧妙了,我恨不得把一支脉络先跳读完,再读另一支。我的心情无比矛盾,既希望早一点看到结局,又希望慢点,再慢一点,如果知道了就没有什么期待了。我就是在这样的心情下读完了整本书。  相似文献   

10.
《穆斯林的葬礼》是一部十分优秀的文学作品,曾获得不少的大奖,也曾被翻译成多国文字畅销海外.然而,这部小说也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人物构建、谴词造句、细节安排以及穆斯林的宗教习俗等方面均存在着一些瑕疵.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西游记》单音节动词重叠式VV与V-V全部用例考察的基础上,从句法功能,表达功能(从时间特征看)、语法意义三个方面对两式的差异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吕小莉 《文教资料》2010,(33):17-18
本文立足于《荆棘鸟》与《穆斯林的葬礼》两部小说文本。运用平行研究的方法,从宗教和性格两个方面分析两部小说爱情悲剧成因的相似点。  相似文献   

13.
经封闭性的考察分析 ,我们发现 ,在汉语会话中 ,能构成重叠形式的单音节动词A大多是表人的器官或肢体动作的动词 (自主动词 ,述人动词 )。A最常见的重叠形式是AA和A-A ,弱持续性动性最适合AA式 ,强持续性动词最适合A -A式。在语用上 ,选用AA还是选用A -A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除了要满足语体的条件 (口头语体或文艺语体等 ) ,还要看哪个更符合语义、结构的要求 ,在语体、语义及结构等因素允许两者都可选择的情况下 ,则取决于说 (作 )者的个人风格  相似文献   

14.
<庄子>的文献词义系统较完整地保存了汉语早期语言词义及其凝聚的核心义;同义词的广泛运用则体现了古汉语表达方式的多样性和古人思维的严密性.通过对<庄子>一书中的部分高频单音节动词同义词进行辨析,尝试运用词的本义、引申义、词源意义、语境义、配价理论等方法来发掘同义词同中之异.  相似文献   

15.
伊斯兰文化,无论在回族形成初期还是在其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都是回族穆斯林的信仰来源,也是回族穆斯林的民族心理积淀。《穆斯林的葬礼》就与伊斯兰文化紧密相关,作品中包含较多伊斯兰文化元素,既关涉回族穆斯林的基本功修、取名习俗、婚葬礼仪等丰富的信仰礼俗,又涉及回族作家霍达对本民族文化历史的感触与对民族文化冲突的思考。这对于理解回族穆斯林与伊斯兰文化的关系,进一步认识与反思伊斯兰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穆斯林的葬礼》为第三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同名影片上映二十余年来,一直没有引起媒体大众及学界应有的关注.深入研读电影与小说文本,影片在片名的定夺、影像空间的构建、人物角色的安排与形象的塑造等方面忠于原著,在直译式改编中凸显了主题,在删减情节中产生了创造性背离和消解性背离两种不同的效果,原著结尾的消解性删减削弱了影片的精神内核,但即使这样也没遮住其清雅隽永的佳片本色.  相似文献   

17.
回族女作家霍达创作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在这部5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诸如韩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韩天星、韩新月等.本文将对几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揭示在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在理智与情感的纠葛中,人性善恶与命运沉浮的背后所隐含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16年前,青春年少的我,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朋友处偶遇霍达老师的《穆斯林的葬礼》,便借来读,熬了两个通宵,终于看完,才发现眼中全是泪水。从没有一本书,使我如此痛苦过。看到最美丽的少女只留下一缕香魂,最纯洁的爱情只留下思念,最完美的理想只留下遗憾,悲痛不断地折磨着我。  相似文献   

19.
统计《水浒传》中的6种动词重叠词例和用例,发现V一V、VV不仅出现的词例最多,而且重叠使用的次数也多,使用的频率也高。分析动词重叠的类型,讨论其语用特点和功能,而且V一V式语用特征产生有独特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回族女作家霍迭创作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在这部5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中,作者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诸如韩子奇、粱君壁、梁冰玉、韩天星、韩新月等。本文将对几位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行分析,揭示在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中,在理智与情感的纠葛中,人性善恶与命运沉浮的背后所隐舍的历史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