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对路遥作品的为数不多的评论,大都从现实主义的角度来谈论其作品的社会意义。这里试图从另外一个角度,即从路遥的经历和人生态度这一视角.来探讨路遥小说的苦难主题,阐述了路遥小说的苦难情结,以及苦难中所凸现的伟大品格,此外对路遥小说苦难主题的独特性表现和价值所在也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
路遥是一位具有强烈的主观情绪的现实主义作家,他的作品中几乎都是作家根植于对人生的经历与生命的体验。在他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窥视到苦难意识在作家的创作心理中主要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持久的、难于摆脱的心理上的苦难情结。本文主要从路遥的具体作品中分析这一苦难情结。  相似文献   

3.
史铁生从事文学创作已经有20多年,最有影响的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病隙碎笔》这样抒情味更重的小说、散文,而虚构性作品影响反而不大。“从清平湾到地坛”,从回忆过去到直面现状到叩问人生,史铁生凭其用心和悟性“突围”自身的局限,“超越”人生的苦难,用“有血有肉的语言”写下生命厚重精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4.
郑小琼的诗歌对苦难的抒写再现了打工者的艰难处境,刻画了他们不为人知的悲惨命运。她的诗歌始终关注弱者的命运,从苦难的见证与再现、苦难根源的探求和苦难的超越三个方面抒写他们的苦难生活,是对苦难的见证与超越,通过对苦难的反思,揭示了苦难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5.
在雪漠新作《野狐岭》中,莹儿、兰兰、月儿、豁子女人、雪羽儿、紫晓、木鱼妹是雪漠笔下典型的女性形象,她们集温柔、善良、坚韧于自身。一方面,在男权社会的桎梏下,女性自身的奴性地位和极度的贫穷状况,使得她们承受着巨大的苦难与不幸;另一方面,雪漠并非一味地书写苦难,而是让雪羽儿、紫晓、木鱼妹在爱与宗教的滋养下实现证悟,从而摆脱苦难,实现超越。  相似文献   

6.
澳大利亚作家怀特的代表作之一《战车上的乘客》讽刺性极强,四位主人公各有“疯癫之处”,但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是经历苦难、寻求超越和对人生真谛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路遥的《人生》与《平凡的世界》都是描述小说主人公在人生奋斗的道路上经历苦难和挣扎的作品,小说表现出了一种震撼人心的悲剧意识和巨大的悲剧力量。这种审美效应的产生,主要在于文本中人物身上所体现出的城市与农村、离乡与恋土的诸种矛盾冲突。  相似文献   

8.
苦难是文学写作一种重要的叙事资源,在写作题材、写作风格多元的新时代,苦难仍是众多作家的选择.但苦难不是人们自由意志选择的结果,也不是人们生活的最终目的,因此作家在描写苦难的同时也对苦难的救赎之路进行着锲而不舍的探索.在历届鲁迅文学奖获奖小说中,也同样存在这种现象.其中,抗争与消解是苦难救赎之道最基本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莫言小说苦难叙事独具特色,通过声音与色彩的运用展现出苦难的无奈与沉重;通过多元叙事与时空重构阐释出苦难的深度与广度;通过幽默与讽刺显反射出苦难的荒诞与隐痛;通过日常生活伦理的解读实现苦难的顺应与救赎。莫言小说实现了对于传统小说苦难叙事的超越与突破,让所有卑微的生命面对苦难的压迫时能够平静面对、无所畏惧,具有独特的文学价值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张炜是重要的作家之一,在他的作品中,以其独特的创作,众多的作品,张炜小说深刻地描写了女性的苦难,社会的苦难,文革的苦难,张炜对苦难的描写真实而生动,具有典型的悲剧意义和深沉的悲剧力量,张炜从社会生活中发现了人物的悲剧,发现他的作品深藏于其中的苦难。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以来,谢华的儿童文学作品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她的创作从儿童身体和精神的双重苦难入手,刻画了当代儿童生存的迷茫、困惑与抗争,蕴含着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在写作中,谢华对儿童的弱势所倾注的情感,以及这些情感所引发的人性思考和反抗,丰富了其作品的意味。如何描写"苦难"是儿童文学关注的内容之一,而在谢华的作品中,书写成长、死亡和抗争无疑具有代表性和示范性。  相似文献   

12.
苦难是巴金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源泉。本文试从巴金小说中的苦难意识的来源、苦难意识的内涵以及对苦难进行反思后的出路三个方面来阐述这一命题。归结出巴全不仅是苦难生活的体验者、表现者,更是苦难现实的批判者,旨在让读者在经历苦难之后去埋藏过去,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相似文献   

13.
马晓 《文教资料》2014,(29):92-94
曹文轩的少年成长小说中对苦难的表达采用诗化的手法,这在儿童文学创作中是独特的。本文以曹文轩的两部典型的少年成长小说———《草房子》和《红瓦》为例,对曹文轩苦难的诗化现象进行研究。诗化苦难是通过纯美的风景描写、象征以及人物之间的温情呈现的;诗化苦难的原因可以追溯到儿童文学概念本身以及曹文轩本人的创作理念。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一名生长在西海固地区的回族女性作家,马金莲的小说创作始终坚定地站在西海固的乡土大地之上,以其敏感细腻的女性观察视角和亲身的日常生活体验,真实地表现生活在西海固乡村土地上的劳动人民的生存状态和心灵世界,让人们直观地体验到西海固地区的贫瘠与苦难,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们面对生存之苦难时的从不放弃希望与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5.
张炜的童年经历特别是在文革时期的切身经历,使他在小说中反复叙写文革时期人事的苦难。作者对文革时期苦难的叙写不是为揭示伤痕而一遍遍的咀嚼、玩味,而是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力图在更高的层面上审视、反思历史和人性。  相似文献   

16.
严歌苓是当代著名作家,创作了一系列非常优秀的作品,但读过她的小说后发现严歌苓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围绕悲剧主题的,严歌苓自己也曾多次提到"我对人性是比较悲观的人......我的经历使我认为人生的悲剧是注定的","我喜欢在悲伤的故事里找到什么价值"。而严歌苓笔下悲情主题中的苦战书写占据了很大的部分,因此本论文以严歌苓小说悲情情主题下的苦难抒写为中心,怀着一颗怜悯和宽容的心来剖析人性的复杂,探索严歌苓小说苦难书写背后所展现出来的人性的魅力。  相似文献   

17.
叶紫的小说通过对人的生存困境、生活苦态的深切关注和审美叙述,不仅揭示了在沉重苦难与死亡边缘中生命存在的苦楚与叹息,更主要的是表现了人们在超越苦难时所进行的形式各异的自我救赎,渗透出执著的生存意识和顽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小说《命若琴弦》向我们提出了一个有关人生命本身的问题:人该怎样来看待生命中的苦难?直面苦难、超越苦难、感恩苦难,以永恒的生命之舞来书写抗争与超越的寓言,这就是史铁生彻悟后精心构筑的救赎之路。本文力图通过对小说文本的分析,展示这条救赎之路的形成过程,并反思这种救赎方式本身固有的局限。  相似文献   

19.
现代中国的一批文学家对形而上的人的本质问题、人类存在的终极问题,以及人性的渊深问题等领域的深层探索、持久询问,是现代中国的一种重要的精神现象。其中,王统照从自身的生命体验和精神需要出发,对人的存在、人类存在的终极意义及人的超越性精神追求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索。本文以王统照的早期小说(《春雨之夜》、《霜痕》和长篇小说《一叶》)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小说中的苦难主题。  相似文献   

20.
旅加华人作家李彦通过《红浮萍》描写了中国四十年代至改革开放时期三代女性的人生境遇,呈现了一个家族和历史的变迁。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小说中生存和爱情母题的女性主体性表现进行解读,力求揭示苦难中的女性找寻自我、追求独立人格与尊严过程中的曲折、困惑及为之付出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