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是中国女性开掘及实施主体意识的世纪。在这段历史中我们看到诸多的艺术之花绚丽绽放,施叔青就是其中十分浓艳的一枝。仅从其侨居香港这一阶段中所创作的《愫细怨》中的主人公愫细这一形象来分析,我们便可清晰捕捉到一位在经济、精神、文化上极具女性主体意识的现代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比较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施叔青的<愫细怨>和王安忆的<香港的情与爱>,发现三篇小说以香港为叙事背景设置了相似的人物文化身份和文化关系,但三位女作家在相似的文化语境中展开了不同的思考.香港文化隐喻了无限可能的文学意义,给予了三位女作家丰富的文学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3.
田金芬 《时代教育》2012,(9):122-123
赛珍珠和林语堂因为他们相似的文化经历和志在沟通中西文化的目标,被冠为"文化大使"。他们在中国及其文化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功不可没。两人均力图向西方世界推介中国文化,他们在自己的小说里构筑了一副副鲜明生动的"中国世界"的图画。但由于两人的文化身份定位的不同,所以在两人作品中的中国形象也迥然不同,本文力图剖析赛珍珠与林语堂如何在构筑中国形象时达到对自己母体文化的体认。  相似文献   

4.
小说《倾城之恋》以上海外来者的身份对香港进行了重新审视:在张爱玲的视野中,香港对于上海而言是一个充满色素相冲的异域都市;而香港导演在《倾城之恋》中又以文化寻根者的身份对上海的旗袍、上海菜等具有上海特色的元素进行回顾.张爱玲文本中上海是本土中国的象征,但在许鞍华的影片里上海只是香港回忆自己的底本,香港比上海更加自由与开放.  相似文献   

5.
杜拉斯作为一个具有多种文化身份的法国女作家,通过对以往生活经历的重新塑造,在作品中呈现出鲜活的"中国情人"形象,这也正是作者个人情感和社会环境的衍生品。透过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视角对杜拉斯小说中"中国情人"的形象进行解析,可探寻形象背后蕴含的深层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美国社会里,"文化身份"已成为文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埃利森的小说《看不见的人》深刻反映了这一主题。在小说中,埃利森刻画了一个又一个身处不同地位的黑人形象,这些黑人的遭遇让人感受到了美国处于不同地位的形形色色的黑人们的生活和心理状态,让读者窥一斑而知全豹,对黑人处境有了全面了解。  相似文献   

7.
《太原大学学报》2016,(6):58-62
作为一篇后现代主义叙事风格明显的小说,《解体》以"能体"的口吻,展现了一个因为社会转型而失业的画家从身体死亡到意识解体的经历。除在个体与社会层面破除"癌症"的疾病隐喻外,这篇小说也表现出西西的本土意识和文化观照。延续着西西小说中一贯的本土论述的线索,《解体》以身体场域影射香港社会,以"身体=空间地理上的香港""能体=意识形态上的香港"的隐喻建构,表达出对香港文化身份确立的当下和走向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胡燕  黄荷 《文教资料》2009,(12):14-15
汤亭亭的代表作《女勇士》表达了作家对中关文化能和谐相处、相互融合的期许,但是小说中在西方长大的女儿对母亲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排斥态度正是西方社会以东方主义的种族中心为出发点.排斥被视为“他者”的非西方文化的典型范例,她所刻画的中国形象仍然是西方文化所折射的“他者”形象。华裔女作家的双重身份和尴尬处境使她们的文学创作流露出身份多重性的困惑.她们的作品既表达了对融入美国主流文化的渴望,又传递了对自己祖先文化的追寻与确认。  相似文献   

9.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词在美国翻译传播的过程中凸显了众多特殊的女性形象——"醉妇""荡妇""怨妇",这是被美国文化过滤、构建之后重新塑造的形象。因此,我们应该再度思考与重新定位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形象塑造与译者模式。反思该案例可以看出,"走出去"的中国文化塑形应该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与中外翻译家合作的机制。  相似文献   

10.
近五年来,国内学界对美国华裔小说的研究继续得到了推进。从主题内容研究来看,国内学界重点论述了美国华裔小说蕴含的族裔身份意识、中国的文化观念以及中美两种文化之间的碰撞或融合关系。从人物形象研究来看,国内学界分别解读了美国华裔小说里的父亲形象、女性形象、华人形象和中国人物形象。从意象符号研究来看.国内学界分析了特定的物象“骨”、“香港”、“唐人街”和“铁路”。从艺术手法研究来看,国内学界阐释了美国华裔小说的主要书写方式。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学者针对美国华裔小说的其他内容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美国文坛上的一位重要女作家。她的小说创作运用非洲主体身份言说和他者身份言说两种方式,揭示了美国黑人揭示出美国黑人安身立命于性别、阶级、种族三重世界的复杂处境,在发展变化的历史背景中重构了美国黑人的文化身份。本文将结合女性叙述学与鬼怪批评理论,以考察研究托尼莫里森作品中的文本话语与黑人历史文化的关系为基础,具体探讨莫里森作为一名黑人女性作家对黑人文化身份认同处境的揭示与启迪。  相似文献   

12.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8,(2):101-104
韩素音的自传体小说《瑰宝》,以男女主角的爱情纠葛为主线,将1949年动荡的香港社会作为舞台,展现了独特社会环境下形形色色的人物。通过对当时香港社会不同阶层、不同身份的人物描写,可以直观感受到香港特有的"孤岛"文化。在这种环境下,中外文化不可避免地产生交流与融合,同时也会产生冲突与矛盾。韩素音以她的亲身经历为故事蓝本,通过独特的视角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香港丰富多彩的人文画卷。  相似文献   

13.
上世纪80年代,是香港发生剧烈变化的时期。在风云激荡的时代变局中,香港人不仅面临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氛围等一系列的问题。其身份认同和界定,也出现过不小的迷茫。本文从身份认同的角度来剖析西西写于八十年代几篇"肥土镇"小说,分析小说中的细节所表现出的当时港人的身份认同困惑。  相似文献   

14.
西方的"中国形象"从古至今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形象影响着西方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接受。林语堂以其丰富的西方学习、生活经历对西方文化当然也包括西方的"中国形象"非常熟悉。他知道西方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是什么样,也知道西方人接受中国文化的方式。因此,他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注重对西方的"中国形象"进行吸纳和利用。从小说《朱门》可以看出林语堂是如何在文化传播过程中对西方的"孔教乌托邦"形象加以利用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吐温在《哥尔斯密的朋友再度出洋》(后简称《再度出洋》)这部小说中,以美国人的视角构建了一个华人劳工"艾送喜"的形象。华人形象作为美国文学中的异国形象,成为"他者",成为"非自我"的存在。本文试从失判的"他者"身份和渗透的"他者"身份两方面入手分析小说,来阐释异国形象作为"他者"的文化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16.
广西仫佬族作家鬼子的创作放弃了一贯以来的精英立场而游离于三种文化立场之外,以个人化写作取得边缘立场,以"边缘切入中心"寻求构建自身文化身份,从而达到重返主流的目的。鬼子写作明显的价值取向是对现代性弊端的批判与反思,其小说充满了对"民族记忆"的追寻,对传统美德的眷恋。而这样的写作价值取向是与鬼子拥有少数民族的身份,处于一种全球化、现代化与民族化冲突的两难处境之中寻求文化认同有关。  相似文献   

17.
香港作家黄傲云在《香港文学》上发表了一系列描写去国与怀乡的小说。在他的作品中,今昔对比的时间模式表现为不堪的过去与美好将来的对比,这种“前瞻”型的未来观不同于以往沈从文以来“后顾”型的未来观,其中“乡”的文化身份模糊不清。怀乡实际上是怀念文化身份不明的“城”,在文学创作里,城市开始影响原乡形象的塑造。  相似文献   

18.
阎真的小说《曾在天涯》成功塑造了高力伟这一新时期留学海外的知识者形象,在百年中国留学生文学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小说的表层叙事是高力伟在中西方文化的撞击中对于本土文化的坚守;深层叙事是高力伟文化身份的焦虑,而身份的焦虑则与他东方式的自我意识有关。高力伟形象从一个特殊的侧面反映了社会转型期中国当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相似文献   

19.
香港女性作家亦舒深切的女性关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港女性作家亦舒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这些既现代又传统的女性形象向我们展示了香港女性在追求自己的生活和爱情的时候,无可奈何地陷于中国情感和传统与西方现代文明挑战的文化漩涡之中的人生图景,体现了亦舒对香港女性生活的深切关怀与思考。  相似文献   

20.
少数民族文化已经构成当下汉语写作中中国形象建构的一个重要资源,使用它进行的审美意义上的中国形象建构有着多种类型。运用本民族文化资源演绎出某种特殊的乡土中国文化形象,是其第一种类型;对自己的少数民族身份并非天然地认同,而是在不断寻找过程中逐渐确立自己民族文化身份的作家创作,是其第二种类型;虽然拥有少数民族身份,却是本着普适性的价值立场描写民族处境和命运的,是其第三种类型;一些本非少数民族的人为表达的某种价值理念而有选择性地化用,是其第四种类型。使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进行的中国形象建构无疑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将民族文化元素和价值理念饰品化等严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