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4 毫秒
1.
"国学"一是称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二是指古代国家设立的学校,如太学、国子监(据<现代汉语词典>).国学班,自然是为那些有志于传统文化研究的学生做准备的.如果把开办国学班仅作为高招专业设置的一个新的变化来看待的话,那么,"国学班"的出现可以说是一个用新瓶子重新装盛的"陈年老酒".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国学热"成了人们广泛议论的话题.但凡冠以"国学"的字眼,都会吸引眼球.且不说有些大学开设了国学班、国学院,专门教授四书五经等经典文本,单从一些地方设立"童学馆",招收幼童,让他们穿戴仿古衣冠诵读经典就可见端倪.当然,国学能够"热"起来、"火"起来,各类媒体也没少出力.……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全社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道德讲堂、国学教育、读经班等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学习方式如雨后春笋般掀起一浪又一浪的高潮,各种"文化大师"异彩纷呈。大有重"文化"轻"语文"的味道。的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很大,博大精深;"语文"很小,只是一门课程而已。那么,在这样的文化浪潮中,语文老师又该如何定位二者的关系呢?  相似文献   

4.
李舰  安扬 《家长》2011,(1):6
随着各地教育部门对学生开展传统教育、倡导学校开设相关国学课程,很多培训学校的"国学教育启蒙班"、"国学经典诵读班"纷纷涌现出来,一时间"国学之风吹满地,引无数后生竞相学"。然而家长们却很迷茫:"国学知识真的对孩子  相似文献   

5.
海心 《河南教育》2008,(1):53-54
近年,国学复兴,各地国学班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上海出现了专门教中国传统文化的"孟母堂"私塾学校,武汉大学还开设了天价"国学班",国学似乎成了当今"显学".面对表面的繁荣,我们应该冷静地思考一下国学复兴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国学经典重新兴起并大有于续升温之势.于丹、钱文忠在央视<百家讲坛>品味解读<论语><三字经>很受热捧.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响当当的名牌高校悬起了"国学班",甚至"国学院"的招牌.有关"现代私塾"的报道也不绝于耳.更有一些中小学校,甚至幼儿园也开设了"国学课""童学馆""读经班",一时间身着唐装,摇头晃脑地念着"之乎者也"的小小孩童大增.在国学热的同时,随之兴起的还有各种教育基地、讲座、交流会以及不同版本的国学教材.  相似文献   

7.
张怀平 《甘肃教育》2020,(3):138-138
国学,"Sinology"(意译,指中国学或汉学)。"国学"在中国古代,指的是国家一级的学校,与汉代的"太学"相当。"国学"今天是指以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为载体,表现中华民族传统社会价值观与道德伦理观的思想体系。国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国学主要指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广义的国学,即胡适所说的"中国的一切过去的历史文化",思想、学术、文学艺术、数术方技均包括其中。  相似文献   

8.
国学经典在当代发光发热,是当代教育的新潮流。无论是国学还是经典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意义重大。然而对"国学经典"之理解千差万别,对国学之重要性解读也是良莠不齐,对国学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之中的四种范式进行分析:感知教学方式,咏美式教学,吸收式教学,阅读式教学,提出三个策略:"言传身教"为教学提供保障,"取其精华"为教所用,"搭建平台"为国学与语文教学创造机会。  相似文献   

9.
近日,武汉科技学院"淑女班"正式开班,"淑女"们将在一年内学习国学、女红、现代礼仪等知识。这个号称要在一年时间内培养出一批"秀外慧中、学贯中西、品位高雅、多才多艺"的"现代淑女"班是培养"现代淑女",还是教授女大学生"三从四德"?是为了增加学生就业砝码,还是仅仅是个噱头?是与时俱进的进步,还是随波逐流的媚俗?种种争议声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10.
正幼儿国学启蒙班、"小升初"国学启航班、"新中(高)考"文言文提高班……今年寒假,中(高)考分值身价倍增的语文,在课外辅导班里来势凶猛。人们不禁担心,当所向披靡的中(高)考指挥棒犀利起舞,语文,是否会成为下一个奥数。  相似文献   

11.
国学文化     
郑智敏 《教育》2014,(1):6-6
正为发扬国学经典蕴藏的智慧和美德,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从2012年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恭城瑶族自治县县直第一小学在低年级学生中开设"国学经典诵读班",采取周末自愿参与原则,在供奉孔子的恭城文庙诵读《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论语》等国学经典。图为日前该国学班同学学习的情景。  相似文献   

12.
冯兵 《中国德育》2014,(13):56-57
正据报道,河北邢台人张某开办"国学班",9岁女孩童童跟其学习国学。在学习过程中,童童被张某用木棍、锤子虐打,用针扎指甲,甚至被逼迫吃用过的手纸。目前,张某因涉嫌犯罪已被检察机关批捕。此前也有报道称,校外"国学班"近年来在全国遍地开花,规模大小不等,少则三五人,多则上百人。规模大的模仿  相似文献   

13.
<正>一、"国学教育"的界定"国学"的提出,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清朝末年,"西学"凭借着坚船利炮传入我国,与"西学"相对应,一些崇尚中国传统文化的人士提出了"国学"这一概念。"国学"的"国"有着特定的社会、历史内涵和特色,它根植于我们中华文化土壤,是以儒学为核心,兼容道家、佛家思想的文化体。  相似文献   

14.
正我对国学没有研究,因而对国学本身不敢妄加议论,仅从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角度谈谈对这个话题的看法。在当下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话语范围中,我认为还是不要冠以"国学"的名义为好,理由有二:一是"国学"的成分太复杂,对中小学语文教育来说不容易取舍;二是影响国学讨论的背景太复杂,扯一些与语文教育无关的东西不容易撇清关系。按我的理解,"国学"概念应该有广义和狭义两层含义。狭义的国学仅  相似文献   

15.
国学经典的教育越来越成为教师、家长、学生乃至全社会热议的话题,"民族自信力的增强需要传统文化的复兴"、"(国学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学素养和文化品位,给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等各种观点也从大小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正>国学,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清朝末年,"西学"随着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传入我国,"国学"一词也由此产生。其实,中华传统国学已有数千年历史,它根植于中华文化土壤,蕴含深刻的哲理和广博的知识,堪称人类文化精品。作为一名思想品德教师,有责任传播中华国粹,将国学经典融人每一节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本文所说的传统国学,是指《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朱子治家格言》《增广贤文》《孔子在录》等启蒙国学经典及中华古典诗词。一、思想品德课教学所用国学素材的分类1.爱国爱乡篇。如《三字经》‘‘幼习业,壮致身。上匡国,下利民";《朱  相似文献   

17.
简讯     
《教育学报》2012,(5):10+51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成立国学教育研究中心2012年9月27日,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国学教育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北京举行,"清源国学讲堂"首场演讲同期举行。该中心将深入开展国学研究,面向教育系统行政管理干部组织开展国学教育培训研修和国学教育政策咨询。黄济、董光璧、何光荣先生分别向中心赠送"学古而不泥古尊儒兼顾  相似文献   

18.
<正>近十余年,"国学"作为一个陌生的老词又出现在文化界、教育界乃至政界人士的口中,出现在中小学校园的墙壁上、课堂上。何为"国学"?从概念本身到如何对待国学,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学界有肖川之类,骂"狗日的国学"的;当然也有呼喊用"国学"争取民族自立、延续文化命脉的。不一而足。但没等理清楚,或不屑于理清楚,中小学却轰轰烈烈"国学"了——人们在分不清何为国学、何为经典、何为传统、何为民俗的情况下,不问精华糟粕,不分年龄学段,一哄而上了。于是,校园  相似文献   

19.
遍览诸子百家,研习琴棋书画。近两年,"国学热"迅速升温。解读《论语》、《道德经》的各种书籍一经上市,立刻成为读者们追逐的对象;一些家长不送孩子去小学,却将他们送进了国学私塾;穿着汉服举行"成人礼"也成了一种很"酷"的时尚。在这股国学热的背后,隐藏了人们怎样的心理需求呢?  相似文献   

20.
在2015年安徽省首届"国学达人"挑战赛中,有个"小达人"格外引人注意,他以现场笔试第一名的优异成绩闯入殿试,最终获得国学达人"榜眼"称号。这位"小达人"叫周潮,是东至县至德小学六(2)班的班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