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对余甘子不同部位(叶、枝和树皮)水提物的总酚含量的测定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的研究,为其体内及临床试验研究奠定了基础。余甘子叶、枝和树皮的水提物皆具有抗氧化活性,其中树皮中的总酚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最强。  相似文献   

2.
《商洛学院学报》2016,(6):48-52
以小麦麦麸为原料,采用黑曲霉进行连续7 d的固态发酵,在培养过程中研究麦麸酚酸(总酚及阿魏酸)含量及抗氧化活性(DPPH和总还原力)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黑曲霉发酵过程中,麦麸中总酚和阿魏酸的含量呈现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发酵至第3 d时,麦麸中总酚及阿魏酸含量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 400μg·g-1和260.869μg·g-1,比发酵前的麦麸总酚和阿魏酸含量分别提高了2.4倍和3.9倍,抗氧化活性与麦麸中总酚及阿魏酸含量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试验测定枇杷根与枇杷叶中的黄酮、总酚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的大小。结果表明在枇杷叶、枇杷根皮、枇杷根木质部3个部位中,根皮的黄酮、总酚含量最高,根木质部较低、叶最低。通过DPPH法和FRAP法抗氧化能力的测定,枇杷根皮抗氧化活性最强、根木质部较弱、叶最差。黄酮、总酚含量与自由基清除能力及总还原能力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比例石榴枝搭配木屑栽培的猴头菌子实体为研究对象,测定其中多酚含量及其抗氧化活性(羟基自由基消除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消除率、脂质过氧化抑制率)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栽培猴头菌的总酚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配方7(28%石榴枝、50%木屑、18%麸皮、2%石膏、1%蔗糖、1%过磷酸钙)组成的培养基猴头菌子实体总酚含量最高达到3.642mg/g;并且羟基自由基消除、脂质过氧化抑制与多酚含量一定程度内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真菌固态发酵对丹参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及探索丹酚酸富集的途径。创新点:该研究发现真菌G.luteus固态发酵可增加丹参的抗氧化活性及有效地富集丹酚酸B,为丹参更有效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新思路。方法:采用20种真菌对丹参进行固态发酵,以两种抗氧化模型(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和2,2'-联氮基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测定发酵物的抗氧化活性;采用Folin-Ciocaltea比色法测定发酵物的总酚含量;以多种波谱学方法(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波谱(NMR))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表征发酵前后丹参化学成分的变化。结论:抗氧化活性测试和总酚测定结果表明,G.luteus发酵可有效地增加丹参的抗氧化活性和总酚含量。UV、IR及NMR等波谱表征发现,在丹参经G.luteus发酵后,丹酚酸类化合物的含量提高了;同时HPLC测定也发现,丹酚酸B含量显著增加。这些结果表明,G.luteus发酵可实现丹酚酸B的富集。  相似文献   

6.
目的:以大别山产多花黄精为研究对象,研究水溶物醇沉后所得醇沉物和上清干粉的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水提、醇沉、离心、洗涤得醇沉物和上清液,上清液浓缩得浓缩物,真空冷冻干燥得醇沉物和上清干粉;采用外标法测定醇沉物和上清干粉中多糖、黄酮和总酚含量;通过铁离子还原力测定以及ABTS+·和DPPH·清除能力测定法比较醇沉物和上清干粉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大别山产多花黄精提取物中醇沉物得率为41.48%±4.15%,上清干粉得率为16.97%±0.64%,前者得率约为后者的2.5倍;上清干粉中多糖、总酚和黄酮含量分别约为67.35%、0.72%、0.34%,醇沉物中多糖、总酚、黄酮含量低于上清干粉;以Vc的抗氧化活性为对照,醇沉物和上清干粉都具有抗氧化活性,而上清干粉抗氧化性高于醇沉物。结论:大别山产多花黄精提取物中上清液固溶物得率较高,其多糖、黄酮和总酚含量也较高,并且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7.
《商洛学院学报》2016,(4):44-48
为了深入研究商洛核桃青皮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在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以及总还原力等体外抗氧化体系上测定不同溶剂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核桃青皮不同溶剂提取物均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且抗氧化能力呈现出良好的量效关系,其中水提物、95%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高于乙醚与氯仿提取物。总体而言,核桃青皮乙酸乙酯提取物和乙醇提取物体外抗氧化活性最好。  相似文献   

8.
余甘子抗氧化成分的提取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醇为溶剂,超声波辅助提取余甘子果实的抗氧化成分并作用于花生油,对提取工艺及提取物对花生油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正交实验的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为1:20、超声波处理60min、乙醇质量分数为50%;余甘子提取物能明显降低花生油过氧化值,常温下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与抗氧化性能。  相似文献   

9.
用体积分数为90%的乙醇溶液对黄秋葵果皮和根进行回流提取,以不同极性的溶剂进行萃取,测定提取物中总酚、总黄酮的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黄秋葵果皮和根的EA层萃取物中,总酚含量分别为55.411、45.845 mg没食子酸/g,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2.293、12.177 mg槲皮素/g,对应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EC50值分别为164.02、96.67μg/m L.还原能力测定结果表明,黄秋葵果皮和根在质量浓度1 000μg/m L时吸光度达到最大值,分别为0.328和0.156.相比较来说黄秋葵果皮具有更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萌芽苦荞功能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以期为苦荞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萌芽苦荞为原料,研究晒干、阴干、热风干燥、冷冻干燥、真空干燥5种干燥方式对其功能成分(黄酮、总酚、γ-氨基丁酸)和抗氧化活性(对DPPH·、ABTS+·和·OH清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干燥方式对萌芽苦荞的功能成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冷冻干燥处理后,萌芽苦荞中的黄酮、总酚、γ-氨基丁酸含量最高,分别为49.66 mg/g、16.82 mg/g和64.14 mg/g,显著高于其他干燥方式,100℃热风干燥含量次之,60℃热风干燥含量最低。冷冻干燥处理的萌芽苦荞对DPPH·、ABTS+·和·OH的清除能力最高,分别为75.40%、98.25%和65.62%,100℃热风干燥次之,晒干处理最低。因此,冷冻干燥和100℃热风干燥较好地保留了萌芽苦荞中的功能成分且抗氧化活性较强,与冷冻干燥相比,100℃热风干燥具有时间短和成本低的优势,是实际生产中保留较多黄酮、总酚和γ-氨基丁酸的优先选择方式。  相似文献   

11.
用电子顺磁共振法、DPPH分光光度法、联苯三酚红/H2O2/Fe2+分光光度法对野生植物余甘子提取物的抗氧化性进行了分析检测及活性研究.并用自己研究出的玫红光敏化合物微生物纸片法进行了抗氧自由基性能检测对照.结论:余甘子对自由基的清除率可以达到30-80%,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及氧自由基清除作用.新的抗自由基性能检测方法简便易行,适用快速.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不同杀菌条件对蓝莓原汁微生物指标、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80℃杀菌4~16 min、105℃杀菌0.5~2 min,可有效杀灭微生物.杀菌后总酸度变化不显著,可溶性固形物、总糖、维生素C、花青素、总酚、总黄酮含量和SOD活力显著下降,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OH自由基清除能力显著下降.在保证杀菌充分的前提下,综合考虑杀菌条件对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可知80℃杀菌8 min、105℃杀菌1 min适宜作为蓝莓原汁加工的杀菌条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研究旨在测定Scandix pecten-veneris L.的植物素和评价其生物学潜力。方法:测定S.pecten-veneris提取物中植物素的含量,包括生物碱、黄酮、多酚和单宁。使用2,2-二苯基-1-苦肼基(DPPH)测定抗氧化活性;同时通过铁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测定还原能力;使用琼脂扩散测定法评价对七种细菌和四种真菌菌株的抗微生物活性。同时,对脲酶、磷酸二酯酶-Ⅰ和过氧化氢酶-Ⅱ进行酶抑制研究。结论:沙门氏菌显示出适度的抗自由基活性;羟基自由基的潜能降至初始值的20%左右。S.pectenveneris多种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与总酚含量呈线性相关。S.pecten-veneris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出最高的抑制活性;对白色念珠菌表现出到最高的抗真菌活性。植物提取物对脲酶的活性最有效;对磷酸二酯酶-Ⅰ和碳酸酐酶-Ⅱ显示出中等活性。结果表明,S.pecten-veneris具有良好的药用潜力,可用于治疗一些特定的疾病。  相似文献   

14.
对福建省围头海域5种海藻提取物及萃取部位的乙酰胆碱酶抑制活性与DPPH·清除能力进行比较研究,并分别测定其总酚与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裙带菜与羊栖菜提取物具有较高含量的总酚与总黄酮;裙带菜的乙酸乙酯部位、二氯甲烷部位和羊栖菜石油醚部位、二氯甲烷部位在10mg/mL质量浓度时表现出较强的乙酰胆碱酶抑制活性,并且裙带菜乙酸乙酯部位、二氯甲烷部位以及羊栖菜二氯甲烷部位的DPPH·清除能力均明显高于其他提取物或萃取部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微毛诃子树皮醇提物和水提物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活动的影响。方法:观察微毛诃子树皮醇提液和水提液对大鼠离体子宫平滑肌自发性收缩活动和催产素或组胺作用后子宫的影响。结果:微毛诃子树皮醇提液和水提液均可使大鼠自发及催产素作用后子宫平滑肌收缩频率减慢,张力减小,活动力下降;水提液还显著减弱子宫收缩幅度并使组胺作用后的子宫平滑肌张力增大,收缩频率加快,收缩幅度升高,活动力增强。结论:微毛诃子树皮的醇提物和水提物均能抑制大鼠子宫的自发性以及催产素作用后的子宫的收缩活动,其水提液可以拮抗组胺对大鼠子宫收缩活动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开展无性系选择,对充分利用厚朴个体遗传差异,实现无性系造林,提高种植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无性系测定结果表明:径高生长、单株材积、树皮率、干皮总酚含量、根皮总酚含量等6个性状均具较高的无性系重复力;无性系间该6个性状的表现,均存在极显著差异。通过聚类分析,综合6个主要经济性状表现,选择获得的FS02、FN04、FN05、FN08、FS03、ZN03等6个优良无性系,与CK比较,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树皮率、干皮总酚含量、根皮总酚含量遗传增益分别达到27.22%、20.36%、58.92%、30.75%、18.10%、19.8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厚朴原株与无性系分株之间,在胸径、树高、树皮率、干皮总酚含量性状表现上,具有极密切的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商洛何首鸟提取物抗氧化能力。采用DPPH、超氧阴离子、亚硝酸基和总还原能力等方法对商洛何首乌提取物和二苯乙烯苷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商洛何首鸟提取物具有抗氧化活性,并且何首乌提取物抗氧化活性高于二苯乙烯苷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霍山石斛、铁皮石斛、铜皮石斛的茎、叶、花中的水浸出物、乙醇浸出物的得率,总多酚含量和总多糖含量以及考查石斛的不同部位体外清除DPPH自由基的能力,获得不同种类的石斛成分含量上的差异和茎、叶、花的抗氧化活性的差异,以期为霍山石斛的产业化利用提供试验依据。方法:水浸出物和乙醇浸出物采用回流法提取,总多酚的含量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总多糖的含量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清除自由基能力采用DPPH法测定。结果:水浸出物及多糖含量大小为茎>叶>花;醇浸出物及总多酚含量大小为叶>茎>花;多糖清除DPPH能力大小为花>茎>叶;总多酚清除DPPH能力大小为花>茎>叶。结论:水浸出物和总多糖含量以茎中含量最高。乙醇浸出物和总多酚以叶中含量最高。花清除DPPH自由基效果优于其他部位,特别是霍山石斛的花,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19.
研究桂花黄酮抗自由基作用及体内抗氧化功能。通过测定桂花黄酮对羟自由基清除率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抑制率实验,研究桂花黄酮的体外抗氧化作用;通过测定小鼠血清GSH-Px、SOD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研究桂花黄酮体内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桂花黄酮可有效地清除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桂花黄酮可显著增强小鼠血清GSH-Px、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桂花黄酮具有一定的体内外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在6-311+G(d,p)基组水平上对茜草中分离得到的3种具有抗氧化活性的蒽醌类化合物(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1,2-二羟基蒽醌;1,2,3-三羟基蒽醌)进行了构型优化。从蒽醌化合物的分子几何构型、酚羟基H的NBO电荷布局、酚羟基解离焓(BDE)、HOMO和LUMO及其能级差4方面进行了这3种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蒽醌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与该分子的酚羟基解离焓和前线轨道能级差有明显关系,并且3种蒽醌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顺序为:1,2-二羟基蒽醌>1,2,3-三羟基蒽醌>1,3,6-三羟基-2-甲基蒽醌,这与相关文献中的实验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