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Our intent is to examine the predictive role of Charlson comorbidity index (CCI) on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DN). Based on the CCI score, the severity of comorbidity was categorized into three grades: mild, with CCI scores of 1-2; moderate, with CCI scores of 3-4; and severe, with CCI scores 〉5. Factors influencing mortality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stratified by CCI were determined by logist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ANOVA). The impact of CCI on mortality was assessed by the Kaplan- Meier analysis. A total of 533 patients with type 2 DN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all of them had comorbidity (CCI score 〉1), and 44.7% (238/533) died. The mortality increased with CCI scores: 21.0% (50/238) patients with CCI scores of 1-2, 56.7% (135/238) patients with CCI scores of 3-4, and 22.3% (53/238) patients with CCI scores 〉5. Logistical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CCI scores, hemoglobin, and serum albumin were the potential predictors of mortality (P〈0.05). One-way ANOVA analysis showed that DN patients with higher CCI scores had lower levels of hemoglobulin, higher levels of serum creatinine, and higher mortality rates than those with lower CCI scores. The Kaplan-Meier curves showed that survival time decreased when the CCI scores and mortality rates went up. In con- clusion, CCI provides a simple, readily applicable, and valid method for classifying comorbidities and predicting the mortality of type 2 DN. An increased awareness of the potential comorbidities in type 2 DN patients may provide insights into this complicated disease and improve the outcomes by identifying and treating patients earlier and more effectively.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简称TIR)在2型糖尿病(T2DM)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简称DKD)诊断预测中的作用,提出基于决策树算法的DKD诊断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决策树算法构建一棵DKD诊断预测树,并分析各项指标和增减TIR对DKD诊断预测的不同权重,得出TIR对DKD诊断结果的重要性数据.该方法简单高效、易转化成规则、可解释性好、精度高.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决策树算法的含TIR的DKD诊断预测准确率为100%,而不含TIR的DKD诊断预测准确率为98.1%,说明基于决策树和TIR进行数据驱动的DKD诊断预测精度高;TIR在DKD诊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理论上TIR低于78.5%的2型糖尿病患者被确诊为DKD的风险可能增大,但此结论还有待临床上进一步研究证实;TIR在10项诊断指标中的重要性排名为第4,可视为重要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讨论不同饮食对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Ⅲ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影响的临床观察。方法将40例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早期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蛋白饮食,对照组采用植物蛋白饮食,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血糖及尿蛋白排泄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尿白蛋白排泄率的变化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优质蛋白饮食更有利于控制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病(Ⅲ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绝经后妇女2型糖尿病病人性激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测定绝经后27例糖尿病肾病、25例无并发症糖尿病及20例正常绝经后妇女的血清雌二醇(E2)、孕激素(P)、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和睾酮(T)等水平.结果:绝经后妇女2型糖尿病合并肾病患者E2较正常绝经后妇女显著降低,FSH、LH、T显著增高.结论:绝经后妇女性激素水平变化与2型糖尿病肾病有关.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往往不会单打独斗,糖尿病患者除血糖升高外,常合并高血压、血脂紊乱等疾病。如果糖尿病及其合并症长期得不到控制,还会发生多种其他并发症,如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血管病变、糖尿病足部溃疡、糖尿病眼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本地区2型糖尿病肾病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关系以及应用B族维生素和叶酸对的型糖尿病肾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8月入院的糖尿病肾病患者86例,清晨空腹静脉采血测同型半胱氨酸(Hcy)值.将84例高Hcy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口服B族维生素和叶酸治疗)和对照组(常规治疗)连用4周后再测Hcy;结果:治疗组治疗后Hcy水平较4周前明显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B族维生素和叶酸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高Hcy血症是有效的,补充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可使血中Hcy降低,使高Hcy血症恢复正常,从而治疗糖尿病肾病.  相似文献   

7.
对我院1995年1月至1999年8月64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应用洛汀新(LTS)做以疗效观余。采用洛汀新10mg/d 顿服,治疗8周后发现空腹血糖,血钾钠氯钙及血尿素氦。肌酐无明显变化,高血压明显改善,尿蛋白明显降低。提示洛汀新可明显减轻蛋白尿,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可溶性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s VCAM-1)、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s ICAM-1)、可溶性选择素E和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在血糖控制良好和不受控制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水平。创新点: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炎症标记物进行评估。方法:62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第一组包括35个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患者,第二组包括27个未控制血糖并伴有微蛋白尿的糖尿病患者。对照组由25名健康志愿者组成。测定血浆中s VCAM-1、s ICAM-1、可溶性选择素E和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的浓度,同时测定血清肌酐及血浆中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Hb A1c)的浓度。结论:与血糖控制良好的糖尿病组相比,未控制血糖组具有相对低的ICAM-1水平和更高的VCAM-1水平。未控制血糖组中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和ICAM-1之间呈正相关,肾小球滤过率和可溶性选择素E之间呈正相关,而肌酐和ICAM-1之间呈负相关。研究证实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理中炎症过程的出现与血管内皮功能受损有关。未受控制的高血糖对粘附分子的反向作用表明,在糖尿病的并发症中VCAM-1和ICAM-1具有不同功能。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以进行性肾纤维化为特征的肾脏疾病,病理特征是肾小球细胞外基质堆积、固有细胞增生、肥大.细胞因子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非常密切,如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可导致肾脏损伤,其作用涉及到细胞外基质代谢、细胞增值、细胞肥大等等.  相似文献   

10.
罗格列酮是一种新型的口服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其除了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的作用外,还具有降压、调节血脂、保护血管、抗炎、防治糖尿病肾病等作用,是一个有广阔前景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单用厄贝沙坦,观察组给予厄贝沙坦和雷公藤多苷联合治疗。治疗2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24h尿蛋白、UAER、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从临床疗效判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雷公藤多苷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可明显改善患者多项肾功能指标,保护肾功能,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2,T2DM)患者中非特异性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发生率高达40%~50%。尿微量白蛋白(Microalbuminuria,MA)是糖尿病肾病(DN)一个重要临床表现,然而近几年来研究表明MA与T2DM合并CHD有着明显的相关性,MA本身就是一种内皮损伤为特征的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但是MA的产生和T2DM合并CHD的病理机制都十分复杂,所以尚不能把MA作为CHD的诊断和评价的主要指标,而其又确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CHD的病情,所以可以将其看作一个参考指标结合其它指标综合对CHD作出评价。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Ⅱ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和尿中IL-6的含量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ELISA法对48例Ⅱ型糖尿肾病(组1)患者血液、尿液及外周单个核细胞PHA体外刺激培养上清液(CPBMCS)中的IL-6含量进行检测,并与46例肾功能正常的Ⅱ型糖尿病组(组2)及48例健康人(组3)比较。[结果]组1血和尿中的IL-6含量明显升高,其尿液中含量与组2和组3比较,分别为(P<0.01和P<0.001),血浆中含量与组2和组3比较,分别为(P<0.05和P<0.01)。组2和组3之间比较,血浆和尿液中含量无明显差异(P均>0.05),组1患者CPBMCS中的IL-6含量与组2,组3之间无明显异(P均>0.05)。[结论]血浆和尿液中IL-6的检测可作为判断Ⅱ型糖尿病肾病病情活动的一项有意义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护理要点,回顾性分析2003-2008年在我院行血液透析的DN患者21例的护理情况,对这些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指导合理饮食,改善营养状况,加强血管通路的保护,加强透析中并发症的监护,提高依从性与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了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析益气活血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PKC、TGF-β1及血清Chol、TG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造模成功的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1只)、依那普利组11只、益气活血方大剂量组(观察组1,14只)、益气活血方中剂量组(观察组2,14只)、益气活血方小剂量组(观察组3,14只),并选择11只健康SD大鼠作为正常组。比较与分析各组大鼠的血清TG、Chol水平以及大鼠肾组织PKC、TGF-β1指标表达情况。结果:DN空白对照组大鼠的血清TG、Chol水平、肾组织PKC、TGF-β1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组、依那普利组以及益气活血方组。其中,益气活血方组的三个剂量组均可显著降低血清TG、Chol水平、肾组织PKC、TGF-β1表达等,尤以大剂量组的效果最优。结论:益气活血方可以有效缓解肾小球纤维化病变,从而有效保护肾脏。  相似文献   

16.
糖尿病肾病是常见的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铁超载是糖尿病肾病的发病原因之一。研究发现,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进行适度的运动干预,可有效地延缓或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及恶化,避免肾衰竭的出现。适度运动能够促进身体调控铁代谢平衡,促使铁的重新分布,提高各组织抗氧化能力,使机体产生有益的生理适应。文章阐述了铁超载导致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机制,运动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作用以及运动对铁代谢调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分析在中国人群中,端粒缩短以及相关衰老因子与人类IgA肾病发生进展的关系。创新要点:目前的研究发现,端粒功能缺陷是限制分裂增殖、细胞衰老的重要分子机制。它不仅仅与衰老相关,而且在疾病的发生、进展过程中都有直接影响。肾脏的正常衰老过程伴随端粒逐渐缩短,端粒功能缺陷可以加速慢性肾脏疾病进程,并伴随相关衰老因子cathelin相关抗菌肽(CRAMP)、延长因子-1α(EF-1α)、几丁质酶(chitinase)和微管不稳定蛋白(stathmin)等表达增加。本项研究首次在中国人群中,揭示端粒缩短以及相关衰老因子与人类IgA肾病发生进展的关系。研究方法:采用双盲法,以IgA肾病患者(n=177)为实验组,以狼疮肾炎(n=50)、糖尿病肾病(n=30)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n=30)病人以及健康人(n=83)为对照组,通过定量荧光原位杂交(qFISH)检测了肾脏组织的端粒长度,并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血液、尿液中的CRAMP、EF-1α、stathmin的含量,运用几丁质酶试剂盒(CS1030)检测了血液、尿液中几丁质酶的酶活性,运用免疫荧光染色检测了组织中CRAMP的表达情况。重要结论:端粒缩短和相关炎症蛋白与IgA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并为IgA肾病的特异性诊断和及预后评估提供可靠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8.
研究目的:探讨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及其受体VEGFR1和VEGFR2含量及其临床意义。研究方法:本文以31例血糖得到良好控制且没有明显大血管或微血管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30位健康志愿者为对照组,同期检测患者及健康志愿者的空腹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血清VEGF-A、VEGFR1和VEGFR2含量,并加以比较和统计学分析。重要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的VEGF-A及其受体VEGFR1和VEGFR2的含量和健康志愿者基本一致,两者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显示血糖水平的合理控制能延缓血管并发症的产生。同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VEGFR2含量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之间存在负相关,而血清VEGF-A、VEGFR2含量和甘油三脂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这也表明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紊乱可能参与了血管生成的调节。  相似文献   

19.
20.
许多文献报道。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明显发生异常变化,血液流变学异常已成为促进糖尿病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机制:许多单味中药及其组成的复方治疗能显著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变化。因此,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过程中应定期地进行血液流变学检测分析,以评估治疗效果和及早发现微血管病变,并不断积极探讨和研究祖国医学理论和充分有效地应用中医中药,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程,降低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