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赵氏孤儿》诞生于春秋时代,是先秦时代的暴力现象,司马迁的《史记》对它进行了全方位的改进,灌输了强烈的悲剧观念,体现了司马迁独特的美学创造。元朝纪君祥引进了民间观念,参与了对《赵氏孤儿》悲剧故事的个体化消解,在戏剧结构的严整性和美学的纵深度上朝前飞跃了一步。徐元的传奇《八义记》则取得了表演性与舞台性的超越性进展。伏尔泰对《赵氏孤儿》礼仪法规的关注,代表了西方启蒙主义思想家在启蒙时代的对理性的高度渴望和尊崇。《赵氏孤儿》所体现的暴力美学,暗合了西方悲剧观念基本传统,引发了《赵氏孤儿》在中西方传播学上的一系列成功。《赵氏孤儿》含有侠义观念的动作美学,是感性化强烈的审美对象,也是解除现代人精神困惑的另类方法。观赏这样的剧作,可获得类似欣赏当代竞技体育的美学效应。《赵氏孤儿》内中融合的武侠观念、死亡情结、杀婴现象、原罪理念,都是该剧最具魅力的美学亮点。  相似文献   

2.
2003年的话剧舞台上同时上演了两个版本的《赵氏孤儿》,其导演分别是北京人艺的林兆华和中国国家话剧院的田沁鑫。两个版本《赵氏孤儿》的主要情节,基本上都取材于元代纪君祥的杂剧《赵氏孤儿》。在个别的细节上,田沁鑫版更多借用《左传》中的部分细节,而林兆华的版本则更多挪用了《史记》中的故事。这两个不同版本的话剧在处理传统题材时,出现了许多值得关注的现象,不同的创作思路和舞台表现也值得业界去剖析。  相似文献   

3.
元杂剧《赵氏孤儿》纪君祥以春秋时期晋国诛杀上卿赵氏家族、后又复赵武田邑这一历史事件为题材而写成的剧目。此剧曾被明人徐元改编成传奇《八义记》,近代许多剧种又加以改编演出。清代还被介绍到西欧,先后被译成  相似文献   

4.
方秋霞 《考试周刊》2011,(51):14-15
"赵氏孤儿热"已经不是一时的事了,而在"赵氏孤儿"的众多改编作品中,以元代纪君祥的《赵氏孤儿》与法国伏尔泰的《中国孤儿》影响最大。《中》剧是在《赵》剧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它无论是在剧情设计、人物安排还是背景选择上都与后者有所不同。但是二者都以"救孤"为核心,都在一定程度上肯定并宣扬了儒家思想的"仁义"精神,尽管伏尔泰对儒家思想存在误读。  相似文献   

5.
历史题材剧《赵氏孤儿》,最早被改编为元杂剧《赵氏孤儿》,此后又陆续被改编为京剧、潮剧、豫剧、晋剧、话剧等,后又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而对主人公程婴的刻画也是丰富多彩、各不相同。可以说不同的程婴形象对于剧目主题的表现或许是最有力的支撑点。  相似文献   

6.
赵氏孤儿     
大秋 《课外阅读》2006,(12):46-47
《赵氏孤儿》是元代人纪君祥根据春秋时晋国一段史事编成的一部著名的元代杂剧,是中国古代戏剧中熠熠生辉的一件珍宝,也几乎是中国戏剧“走向世界”的第一部。在欧洲,不少人知道有一部《中国孤儿》。这部戏主要材料取自《史记·赵世家》。先看看《史记》的记述吧——晋景公之三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冲突型"悲剧的代表,元代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具有与古希腊悲剧相同的特征,即在两种力量的冲突中显现人物的高贵品质,给观众以道德方面的感染与净化。但"赵氏孤儿"故事中的两种冲突力量在《史记》中就明确区分为正义与非正义,《赵氏孤儿》杂剧中这种区分更演化为一种忠臣与奸臣的对立冲突。这样的冲突结构带给观众的悲剧体验,除了对正面人物崇高品质的崇敬,更多的是对罪大恶极的反面人物的仇恨,而且"仇恨"往往压倒"崇敬",因此中国此类悲剧必导向复仇结局。  相似文献   

8.
王莹 《文学教育(上)》2010,(15):101-101
元杂剧《赵氏孤儿》是根据《史记》记载的故事改编而成的,而改编后大大增强了原故事的悲剧色彩。本文以《赵氏孤儿》对《史记》的改编为视角,从几个角度对其悲剧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从《左传》、《史记》开始,至元杂剧、明传奇、各地方剧种、当代戏剧和电影,"赵氏孤儿"的故事一直被当作经典题材而改编。由于时代和作者的不同,"赵氏孤儿"故事在流传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以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和文学作品为对象,考察"赵氏孤儿"故事的演变及其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0.
2011年,著名元杂剧《赵氏孤儿》被陈凯歌拍成电影。电影版《赵氏孤儿》虽由元杂剧《赵氏孤儿》改编,但二者存在很大的不同,主要表现为程婴人物形象塑造的不同、复仇之后的情感基调不同和凸显的美学意义不同。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比,探讨英国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哈姆莱特》和中国元代杂剧大师之一纪君祥的名作《赵氏孤儿》两大名剧的题材取向、剧情结构、剧中人物特征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  相似文献   

12.
《元刊杂剧三十种》是现存惟一的元代刻本,20世纪以来比较著名的校勘本有徐沁君的《新校元刊杂剧三十种》,其校勘系统,校记翔实,校注中能补足角色,理顺情节,并能多方取证,分辨是非,令人折服。失误处在于注释中不乏以今代古现象,也有漏校、误校和误解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考析《三国演义》正文中的"密州"、"中山府"、"滑州"等元代地名,"太史院"、"太常院"、"枢密院"等元代官制,以及"的实"、"军士不打"等元代俗语,论证《三国演义》原著必成书于元代。因为这众多例证表明,作者最熟悉的是元代社会生活;同时,假如《三国演义》为明代成书,那么作者不可能再使用这些早已废除的元代典制和早已过时的元代俗语。  相似文献   

14.
明代一些文人在论及《西厢记》时常常把它称为南戏之祖、传奇之冠,《西厢记》明刊本也有不少在体例上被予以程度不同的传奇化改易,此外,杂剧选本不选《西厢记》,而另有许多戏文、传奇选本却都选了它。文章认为,由于《西厢记》在篇幅上较为接近戏文、传奇,加上明代的主导戏曲环境是以戏文、传奇演唱为主,因此明代人有意无意把它以南戏文对待,其实,《西厢记》明刊本的校刊者和选本的选校者多数都明了《西厢记》的北杂剧体性,他们内心并没有把《西厢记》误当成戏文。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元至治新安虞氏刊本《三国志平话》、明嘉靖元年刊本《三国志通俗演义》以及清初毛纶、毛宗岗父子评本《三国演义》中诗词的比较分析,指出从诗词的演变轨迹可以看出在《三国演义》从民间口头文学发展为丈人案头之作的过程中,由于文人的参与,使得这部小说获得了两次较大的艺术提升,达到了更高的艺术层次,进入一个更臻完善的艺术境地,从而也为文人独立创作白话长篇小说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的繁荣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新安志》自宋代罗愿修纂后即有刻本问世,元明清皆有翻刻,而现传的古代刻本基本上是清代的。在清代的4个刻本中,康熙、嘉庆、光绪皆为民间刻本,乾隆本是官本。康熙翻刻明万历本,光绪本又翻刻康熙本,流传甚广,形成版本流传系统的重要一支。嘉庆本也为民间坊刻,以宋本为底本,并参校康熙本,具有较高的价值。乾隆本为四库采进本,馆臣抄写,相对独立,虽有四库全书的通病,但总体质量不会太差,且还有优于它本之处。  相似文献   

17.
《三国志演义》残叶试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介绍了《三国志演义》明刊本残叶,认为该残叶刊行于成化、弘治年间;将残叶和嘉靖壬午本、叶逢春刊本、周曰校刊本、余象斗刊本作了比较,认为残叶在字上亲于嘉靖壬午本,疏于叶缝春刊本、余象斗刊本;认为残叶的存在打破了明初以来一百五十余年的“空白”,维护了《三国志演义》创作于元末明初的传统见解。  相似文献   

18.
崔莺莺是唐代大诗人元稹笔下的唐传奇《莺莺传》和元代大诗人王实甫笔下的杂剧《西厢记》里的女主人公。唐代真有其人 ,而且是个才女 ;《全唐诗》收录了她三首诗 ,而这三首诗是紧紧地与戏曲的情节相关相联 ,可以说三首诗贯穿了整个戏曲内容。看了她的诗 ,也就了解了历数百年而经久不变的西厢故事的“情结” ,同时也使我们真正体会到文学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著名元代杂剧作家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为我们构建了一座迷人的语言艺术殿堂。而享誉中外的翻译家许渊冲则以其精湛的翻译技艺和对源语及译语的参透把西方读者引进了这座瑰丽的语言艺术殿堂,成就了现代西方人和中国古代文人的心灵对话和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   

20.
<三国志平话>是说书艺人讲说三国故事的底本,它在罗贯中生活的那个时代出版,因此,罗贯中如果创作<三国演义>应当借鉴此书.但从<平话>的内容看,三国故事在元末明初还不够成熟,罗贯中不能从中借鉴到什么东西.所以,他在当时还没有成熟的长篇小说和小说理论可资借鉴的情况下,没有条件因此也不可能创作出这样一部杰作来.<三国演义>应当是宋元至明中叶的说书艺人们世代累积不断创造出来的,并不是由某一个人创作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