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什么是语汇?现代汉语语汇是怎样构成的?一种语言里所使用的全部词的总汇,称作语汇(过去的语法书上称作词汇)。语汇包括语言里所有的词和相当于词的各种熟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语汇是一个集体的名称,不是单个的词。一个词或几个词,不能叫“语汇”;只有一种语言里的全部词,有时也指一个人、一本书或一篇文章里的全部词,才能称作这种语言或这个人、这本书、这篇文章的语汇。一句一句的话,必须用一个一个的词来组成。词是语言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理解、积累、运用语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三者的关系,理解、积累是基础,运用是根本目的。根据语言学家的研究,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是学习语言过程中不同层次的水平级。只能理解积累,不能运用的语汇称作“消极语汇”,既能理解积累又能运用的语汇称作“积极语汇”。可见,学生学过的古诗即使会背了,但如果不能自觉地在语言实践中运用,只能算是一种“消极语汇”。将这一“消极语汇”尽快转化为“积极语汇”,加强实践运用的练习是一个关键。如果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不但注重让学生理解背诵,还能抓住重点,…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词汇是词的集合体,词汇和词的关系是集体与个体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词汇又称语汇,它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词汇的丰富与否直接反映着语言的发展状况,更标志着人们对客观世界认识的广度和  相似文献   

5.
任何一种语言的基本语汇都有有一些表示人体器官及构成成分名称的词,如“头、手、足、血、肉、骨”等等。这类词表现的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事物扣概念,无论哪个民族,哪个时期都离不开它。如果说基本语汇是语言中语汇的核心,那幺,这类人体名称词别属于基本语汇的核心部分.这类词具有基本语汇的典型特点,不但使用广泛,使用频率高,而且构成新词语的能力非常强。  相似文献   

6.
一、什么是现代汉语方言词(或称:地域方言词)?现代汉语方言词一般指哪些词?我们发现,对此问题,语言界众说纷纭,所指不一。以几本有代表性的专著为例,可以归纳为两种对立的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只在某一方言区域内流行的词,我们称为方言词。”“方言词指普通话里不用,而只有某个地区的人使用的词。”“方言词指的是跟普通话语汇相对的流行于某个方言的语词”。上述种种界说,措词大同小异,观点可谓一致归为一  相似文献   

7.
原先要是把妈妈称作“奶奶”也可以吗? 也许有人这样想:扣果原先把妈妈称作奶奶的话,娃娃们也叫母亲为“奶奶”了。“妈妈”“爸爸”“奶奶”“爷爷”这些词难道是随便拣来的吗?否,这些词的产生是客观的必然。初生婴儿不会说只会哭。其实哭也是语言,只不过是极其低级的语言。有时婴儿哭是因为肚子饿了,表示要  相似文献   

8.
词汇,又称语汇,是一种语言里所有的(或特定范围的)词和固定短语的总和。词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或者说词汇是语言的生命。离开词汇,语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英国语言学家威尔金斯曾经说过:"没有语法,人们表达的事物寥寥无几;而没有词汇,人们则无法表达任何事物。"单词是词汇的基本  相似文献   

9.
大量语言事实证明,"语(即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大于词的叙述性语言单位.而长期以来,学界把语看成词的等价物,并写进高校<现代汉语>教材.它们总是把语汇放在词汇里,附带说一说.各家教材对语的称述和范围没有统一的标准,对语的定义和归类不够科学,对语的语法功能和方言语汇内容没有涉及.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在理论上"语词"不分,语是词的等价物;没有深刻研究语的特点和系统性.所以,我们应该加强语的研究,充分认识"语词分立"的重要性,并对现行教材进行适当修订,充实语汇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
引言任何一种语言的基本语汇都有有一些表示人体器官及构成成分名称的词,如“头、手、足、血、肉、骨”等等。这类词表现的是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事物和概念,无论哪个民族,哪个时期都离不开它。如果说基本语汇是语言中语汇的核心,那么,这类人体名称词则属于基本语汇的核心部分.这类词具有基本语汇的典型特点,不但使用广泛,使用频率高,而且构成新词语的能力非常强。最初它们仅仅表示人体器官或成份的名称,意义单一,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逐渐产生变化,不仅衍生出丰富的语义,而且滋生出一大批包含人体名称的新词和习语。英语…  相似文献   

11.
同素反序词及其语音修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汉语语汇中,有少量词是靠语素换位构成的,即同素反序词。同素反序词包括同素同义词和同素非同义词。同素反序词丰富了汉语语汇,为人们精确表达语言创造了条件,同时在语音修辞上又有自己的独特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琪 《学语文》2002,(2):38-38
初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中的“汉语知识”部分在说明“什么是语汇”时说:“从构成语言的单位看,语汇包括语素、词和熟语。”(P220)可以看出,教材把语素看成了和词、熟语地位平等的语汇成员。我们觉得这个说法不合适。  相似文献   

13.
语汇·词汇·词偶翻报纸,在《品味生活》栏里看到刘心武的一篇随笔,前三段头一句里都用了个“语汇”这个词,竟没有一个用得对。当头一段不长,照录如下:“北京街巷这几年涌现出一大批新的语汇,这些新俚语通过各种传媒特别是‘京味电视剧’流向了四面八方,以至某些在中国学汉语的‘老外’也张日闭口就是‘大款’、‘大腕’、‘侃爷’、‘面的’……”(中国青年报,’93.11,20,5版)接下来还有这样两句:“在这些语汇里,有一个是‘歇菜’”;“‘歇菜’这语汇不知是怎么出现的。”如果说“俚语”表示粗俗的或者通行面较窄的方言词…  相似文献   

14.
何平 《现代语文》2011,(6):38-39
学习任何一种语言,不能占有这种语言的语言材料,是不能掌握这种语言的。现在学生的语文能力差,经常出现词不达意、语言混乱、语汇贫乏等现象,严重影响了语文学科健康有序的发展,尤其是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5.
仿译是一种逐词逐句的翻译方法.能成为汉语语汇的仿译词除了体现翻译的基本原则--"真实、通顺和传神"外,文化造成的词汇空缺,汉语构词习惯,相对应的语素的联想意义,人们对译出语历史文化的熟悉度、认知度都可能影响外来语中的词汇能否以仿译词进入到汉语语汇中.同时,汉语仿译词对人们了解他国文化、语言,吸收新概念,填补词汇空缺,丰富、发展汉语语汇有着一定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浅说音位     
初学语言学知识的人,普遍认为音位深奥难学。其实,音位只是从语言结构四要素(语音、语义、语汇、语法)之一语音里划分出来的一个单位。它存在于语流的每个句子、每个词中,并非那么神秘、难懂。  相似文献   

17.
文章用大量实例分析了方言语汇中的特殊语法现象:1、方言语以词和词组合成的叙述性语言单位来充当句子成分,在语言交际中具有形象、生动、凝练、准确等不可替代的表义作用;2、方言语具有单独成句或充当复句里的分句的功能,方言语的内部还可作句法成分分析;3、有的方言语仅仅是一种口头习惯说法,不能对其进行语法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四字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字格是一种形式鲜明、独具特色的语言词汇,是汉语语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地位的重要不仅因为它是语汇的大家族——数量大和跨越词与语两大类,而且因为它在现代汉语的语言实践中使用面越来越广,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汉语四字格的这种状况使我们对它的探讨和研究具有理论上和实践上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9.
我们汉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汉语言源远流长,生机勃勃。在汉语汇的发展中,有一种很耐人寻味的现象,就是一词多义现象。一个词为什么能够包含几个义项呢?这就得从汉语语汇的生成变化谈起。文字起源于人们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由最初的象形发展到指事,由  相似文献   

20.
一、什么是古音通假: 什么是古音通假呢?王力先生说:“所谓古音通假,就是古代汉语书面语言里同音或音近的字的通用和假借。”还说:语言里的“词”是音和义的结合物,古人在记录语言里的某一个“词”的时候,往往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书写。有时写成这个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