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董国斌 《数学教学通讯》2006,(1):62-64,F0003
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1999年春,教育部对高考命题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范围遵循中学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要增加应用型和能力型的试题设计.”近年来,高考命题思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出现了众多注重能力考查的新颖试题,信息迁移题便是这众多题型中的一种新题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高考命题思路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出现了众多注重能力考查的新颖试题,信息迁移题便是这众多题型中的一种新题型.  相似文献   

3.
高考命题如何改革?教育部指出:高考命题应该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范围要“遵循教学大纲,但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要加大应用型和能力型题目的分量.’99上海高考卷的命题人员在这方面作了较大的探索,获得了广泛的好评.1.强化了命题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的转化高考是一种选拔性考试.高考数学主要是考查数学基础知识与数学潜能两个方面.传统的知识立意命题偏重于知识点的广度和深度,强调“70%的知识点覆盖率”,试题的难度、区分度着眼于知识点的深度上;而命题的能力立意偏重于考查学习新的数学知识的能力,应用数…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在<普通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方案>中提出了"三个有助于"和"四个方面"的总体改革方案.对于高考内容的改革,"总体上将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范围遵循中学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命题要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2000年上海高考物理试卷的命题,充分体现了高考内容改革总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龚铁森 《化学教学》1999,(12):28-29,30
旨在适应社会对人才素质能力结构的要求,引导人才全面素质的提高和创新人才的培养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方案》,总体上将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范围遵循中学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命题要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今年高考化学第33题从试题取材、命题立意、试题构思、能力层次与考查范围及解题要求等方面都体现了这一改革的思想.原题:33.(1)中学教材上图示了NaCI晶体结构,它向三维空间延伸得到完美晶…  相似文献   

6.
创新型试题是考查学生创新意识最好的题型之一,它对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类比猜想能力、数学探究能力等有良好的作用.高考数学创新型试题是指从测量考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着手突出能力考查的新颖问题.这里的新颖主要指命题的立意新、试题的背景新、问题的情境新、设问的方式新等.立意是试题的考查目的.高考命题一般以立意为中心,以能力立意命题,就是首先确定试题在能力方面的考查目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高考提出了"命题要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这一转变遵循了高考改革的"考查目标以考查能力与素质为主,考查内容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大纲,考查试题增加能力型与应用型试题"的指导思想,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目标.那么,知识立意与能力立意如何界定?数学高考命题以哪些能力进行立意?这一转变对中学数学教学有何启示呢?  相似文献   

8.
高考地理复习的最终目的是把知识整体化,系统化,并逐步提升综合运用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通常高考试卷在遵循中学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试题更具应用性、能力性,变知识立意为能力立意,命题的重点放在"能力立意"上。因此在地理高考复习时要注重学生自身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培养,要关注社会热点,学以致用,要  相似文献   

9.
高考改革已深入到高考内容的改革 ,这是高考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高考内容改革的三条原则是 :( 1)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 2 )命题范围遵循中学教学大纲 ,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 ;( 3)试题设计增加应用性和能力性题目 .为了贯彻上述原则 ,高考命题将从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 ,转变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 ,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 ,注意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 .数学命题的改革趋势是 :1.加大了对能力特别是对学科综合能力考查的力度 .近三年来数学高考命题已经体现能力立意的思想 ,命题时注意在知识网络交汇处设计试题 ,力求在代数、…  相似文献   

10.
国家教育部对高考进行改革,实行综合能力测试,其指导思想是加强能力培养。原教育部考试中心副主任马金科在2000年就指出,综合能力测试“总体上将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范围遵循中学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试题设计增加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命题要把以知识立意转变为以能力立意,转变传统的封闭的学科观念,在考查学科能力的同时,注重考查跨学科的综合能力”。自2000年开始至今的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基本上按照这种指导思想命题,其中不乏一些具有创意、设计新颖、构思巧妙、能力要求恰当的好题。而且,除2000年的试卷仍带有老高考传统的痕迹外,其他年份的试卷保持了较好的稳定性。但是,2006年的全国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历史试题却令人觉得怪异。笔者认为,这涉及高考命题的能力要求、难度和科学性的统一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1年普通高考命题,总的指导思想是,将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范围遵循高中各科《教学大纲》,但不拘泥于《教学大纲》;增加能力型和应用型试题,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命题要有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具体到语文学科,其命题思路、题型、题量,将与 2000年试题保持一致,但考点有增有删,考查内容作适当调整。 最近, 2001年的语文科《考试说明》已经面世。学习和研究今年的《考试说明》,我们可以发现,与去年相比,其变化主要体…  相似文献   

12.
高考数学试题的背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考数学科的命题,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注重展现数学能力的考查。注重展现数学的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同时试题力求立意新颖、表述脱俗、背景公平.下面笔者从试题的来源出发对命题背景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考改革的逐步深入,高考数学命题实现了遵循教学大纲,但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坚持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出现了通过对知识、思维、应用、人文价值等综合设计考查考生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新题型,其中信息题情境新颖,设问巧妙,背景独特,又能有效地考察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潜力,倍受青睐,成为考查学生综合能力的主力题型.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已全面展开,从高校的自主招生和高考命题权的下放等方面我们已明显感觉到它改革的力度,但高考改革的核心问题是高考内容的改革,改革的方向将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命题的范围要遵循中学教学大纲,但又不拘泥于大纲;试题设计要注重增设应用性和能力型题目.在我国高考竞争如此激烈的情况下,一方面必须把握试题的“稳”,  相似文献   

15.
笔者通过对2003年高考立体几何试题(全国卷)与前几年立体几何试题比较后认为:从总体上讲,今年立体几何试题的命题风格在保持相对稳定的同时,命题的立足点已从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加大了对基本能力的考查力度在考查主体知识、基础内容基本不变的前提下,题型有  相似文献   

16.
以无机反应新情境为载体的试题是以教材中没有出现过的无机反应为信息,创设新情境,考查学生接受、处理新信息的能力以及根据新信息结合已有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该题型很好体现了高考命题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改变这一命题指导思想。因此,研究总结该类题型将有助于复习备考.下面从无机反应新情境试题的常见考查角度及解题思维方法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河北等省使用)化学Ⅱ卷试题,一如既往地秉承能力立意的命题理念,并逐渐向问题立意逐步推进,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理综化学学科核心知识.题目语言叙述流畅、意图表达准确,题型配置合理.试卷的整体结构稳中有变,  相似文献   

18.
从1999年起,我国高考数学命题就把“能力立意”作为命题的核心理念和根本原则。“能力立意”的核心是考查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新型试题是考查学生创新意识最好的题型之一。高考数学创新型试题是指从测量考生的发展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着手突出能力考查的新颖问题。高考数学创新型试题一般都有深刻的背景。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考试题更加灵活和开放,更加注重应用和创新,更.加贴近生活.命题立意于能力、注重考查学生数学思维能力、自主探索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题型的构成特  相似文献   

20.
1高考展望 1.1考点回顾 随着高考命题立意的转变,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考查更加注重.从2005年起,陆续在各省市的高考试题中出现以数列、函数、不等式、二项式定理等为背景的“恒成立问题”的试题,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在近3年的理科数学高考试题中,有10多个省市出了恒成立问题的试题.从题型变化看,2006年各省市的高考卷中选择题、填空题与解答题的比例基本相当;2007年和2008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