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课程要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培养良好品德,强调基础教育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此次新课程改革以“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新课程明确提出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性,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2.
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根据国务院《决定》精神,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具体说来,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  相似文献   

3.
2001年,我国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了适合时代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即“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4.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具有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  相似文献   

5.
思绪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人才培养目标要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困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仃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一.“文以载道”,“文以明道”。这里,“文”即文章,字词句篇的语言和语言形式等教学内容;“道”即政治、思想,道德、情操类的教育性内容。它说明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指出高校培养出来的青年学生应该具备以下素质:第一,要具有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奉献的精神;第二,要具有现代意识和创新精神;第三,要具有“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第四,要具有组织与协调能力;第五,要具有法律与社会公德意识;第六,要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7.
考察中国从私有制产生起四千来年的历史,中国知识分子主要具有五个特点:第一是依附性和独立性相依存的社会特点;第二是具有强烈的民主精神、爱国精神和革命精神的政治特点;第三是“士可杀不可辱”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意识,爱知识、爱科学、爱学习、爱创造、尊师重道的素质,富于理想、实事求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品德等思想特点;第四是廉价、经久、耐用的服务特点;第五是个体性与集体性相结合的劳动特点。研究这个命题,可以促进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特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课程改革的目标明确指出:“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相似文献   

9.
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课程设置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续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懈奋斗的五种精神,是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的继承和发展。中华民族“重行”的传统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精神;“日新”的传统与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勇毅”,“自强”的传统与知难而进,一往无前的精神;“务实”的传统与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重义轻利”,“公忠”的传统与谈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在思想上都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大力宣传和弘扬这五种精神,对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现代化思想,实现了现代化理论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中国经济现代化;以依法治国方略推进中国政治现代化;以精神明建设推进中国的化现代化;以“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中国全面实现现代化;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推进执政党建设。因此,在世纪之初,全面深入地学习和理解江泽民的现代化思想,对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最近,中共中央正式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新鲜经验;深刻论述了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性、指导思想、方针原则;提出了“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阐明了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精神,对于教育战线深入贯彻落实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的治国方略,对于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相似文献   

13.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必须吸纳中国以民本主义和人格自由为主要内容的传统民主自由精神,它是培育当代中国民主自由精神的心理和文化基础;必须吸纳现代西方以天赋人权、人民主权、自由平等、分权制衡、民主法治等为主要内容的民主自由精神,它对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必须发扬党和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革命文化传统与现当代的革命精神和社会主义精神,它是我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主要基础;必须创造出新时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方针和宏伟纲领的、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目标的、以民主自由为主要特征的中华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接地气”,需要与中国的文化土壤科学对接;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以习近平同志治国理政的传统文化观为指导,进一步加以凝练和升华。  相似文献   

15.
儒家化对培养现代爱国主义情感有六方面的积极作用:儒家“仁爱”思想和群体意识利于爱国主义价值观的培养;儒家“孝悌”观念和以“和为贵”思想,利于安定团结局面的形成;儒家“自强”意识和求实主张,利于民族精神的养成;儒家重道德思想,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明的建设;儒家“革新”观念,利于改革开放的扩大;儒家“大一统”主张,利于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新发展,传统的思想意识正受到严峻的挑战。大学生更是“逆反”的先锋,他们的主体意识更加强化,个性更加张扬。效益意识使他们滋生极端利己主义;竞争意识使他们重利轻义,民主意识使他们不屑于安分守己。而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传统的“灌输”模式似乎愈来愈缺乏灵活性与实效性,学生感到枯燥乏味,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五大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召开的具有深远影响的盛会。江泽民同志作的报告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纲领性文件。全省教育战线的同志都要认真深入地学习宣传贯彻报告精神,加快我省的教育改革和发展。“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既是十五大的主题,也是全党全国一切工作的灵魂。学习贯彻十五大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认识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意义。正如江泽民同志在报告中所说:“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全面审视传统文化,挖掘、改造其中与市场经济相容并且有益的成分,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精神支持,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就传统文化中的自强不息精神,理性利益观,整体利益意识,和合思想等几个主要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胡锦涛同志在西柏坡学习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光辉的重要献。它的公开发表,对于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就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发展实际,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要与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起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重点是结合本单位、本部门新的实际,广泛开展坚持“两个务必”的教育;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的重要讲话,关键是学校领各级导干部特别是党委成员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  相似文献   

20.
以“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为基本内涵的沂蒙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沂蒙精神具有特定内涵,同时也具备与时俱进、包容并蓄的特质。沂蒙精神是开放和包容的,进入新时代必然要有新的发展,也必然呈现出新的特点。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铸就“新时代沂蒙精神”的理论根基;要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提炼概括现代化建设新实践中创造的新经验,构筑“新时代沂蒙精神”的实践基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弘扬伟大建党精神,锤炼“新时代沂蒙精神”的党性品格;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包含齐鲁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塑造“新时代沂蒙精神”的文化底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