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秋影 《考试》2011,(8):10-11
向效率要成功——安徽省2011年高考文科状元丁洁  相似文献   

2.
行阳 《家教指南》2004,(10):18-22
连日来,2004年中国各地新科高考状元成了各家媒体追逐的焦点。不少人这样探问:他们能成为令人羡慕的高考状元,秘密究竟在哪里呢?近日,笔者就此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这些状元的成功因素有许许多多,其中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民主的家庭环境在所调查的90位省市状元中,约65%的高考状元出自工人、农民家庭,有的父亲或母亲还是下岗职工。辽宁省高考状元耿原、江苏省高考状元钱亮、福建省高考文科状元吴诗士、江苏盐城市的高考状元马荣荣等父母都是普通工人;郑州市高考理科状元柴源的父亲是矿工,母亲是农民;陕西省高考理科状元郭璐的父母都是农民…  相似文献   

3.
4.
兴趣很重要     
世龙 《广西教育》2007,(7C):48-48
在很多人的眼中,中考状元不是智力超常的“天才”,就是只会读书的“苦行僧”,是可望而不可“及”的群体。当真是这样吗?从下面两位去年中考状元的学习体会中,你会发现:他们没有特别的聪明,只是比别人会学习而已。[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北京教育部门叫停“状元”信息◆武汉中考无“状元”◆大学毕业须德育答辩[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佚名 《教师博览》2008,(9):10-12
2008年的高考终于在一片“苦尽甘来”的氛围中悄然落幕。 煎熬仍在继续。在接下来的一段日子里,考生们并不能完全放松下来。对答案、估分数……几乎每个考生都在焦急等待高考分数公布的那一天。  相似文献   

7.
《教育文汇》2004,(8):8-8
每年高考之后,各种各样的状元商业秀便粉墨登场了。有给高考状元提供免费旅游、免费乘飞机的,还有赠电脑、免费出国的,实在没有实力全免的,也纷纷拿出各种打折手段。如果说这些大打状元牌的商家和地方政府对各地高考状元格外“垂青”的做法,是尊重知识尊重  相似文献   

8.
尽管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一再呼吁,要理性看待高考“状元”,甚至于有的媒体连“状元”这样的字眼都故意隐去,但仍然阻挡不了公众对这些佼佼者的好奇。其实,看看这些学生成长的轨迹,分析他们之所以成功的原因,对更多的学生和家长有实实在在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方立新 《教育》2006,(8):18-18
近来,有一个现象挺有趣:就存一些舆论近乎“妖魔化”以分数选才的时候,由分数排队排出来的高考“状元”在高招中仍然抢手。在内地的北大清华将高分考生几乎尽收囊中的大格局基本维持不变的情况下,今年香港高校“抢”走了一些省份的高考“状元”,有人便惊呼“狼来了”。而北大清华一方面对“被扫为二流”之说小屑一顾,另一方面却又强调多数“状元”并未“肥水外流”。  相似文献   

10.
中国形象 形象中国 每个人都在展示自己的形象,许多城市都有“形象工程”,不少商业品牌推出各自的“形象大使”。这一切都让人很容易地联想到一个问题:中国的形象是什么?  相似文献   

11.
对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中“就业歧视”现象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高校持续扩招及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出现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政府部门的、企事业用人单位的,也有高校和大学生个人的因素。其中,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过分挑剔,而带来的“就业歧视”更是加剧了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在升学考试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有:如何处理升学考试中的分流与选拔的关系,如何在高考中增加选择的机会,如何处理中考的“两考分离”与“减负”的关系和如何权衡中考分权的利与弊等。  相似文献   

13.
14.
"状元"无顶尖人才的现象是对现有培养制度和招生制度的强烈冲击。高校招生不能以分数论英雄,唯分是举。应该把不同的学生招收到最适合他们发展的学校和专业,应改变"名校垄断高分者,高分者统统进名校"的考试制度,应取消把高校分成等级,取消按一本、二本、三本、大专录取的办法。我国的招生制度和培养模式要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个人的专特长和兴趣爱好,引导学生提高全面素质。  相似文献   

15.
《教育》2007,(8S):8-8
高考过后,各地的新科“状元”纷纷出炉,成为一年一度的热点。但真正值得认识和思考的,也许是“有多少状元能够成才”的诘问。2007年第24期《中国新闻周刊》刊登了:《有多少状元能够成才?》一文,对这一话题展开了议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肖川 《青年教师》2005,(12):45-45
“县中现象”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它之所以存在,有多方面的原因。改变这一状况,需要全社会的努力,更需要整个教育界的努力。实际上,县中集中了全县的优质教育资源,由于学生大多来自农村,改变身分成了他们最为迫切的需要。某县领导因为本县高考升学率低而向全县人民道歉的事,说明高考升学率对于身处农村的县中是何等的重要。  相似文献   

17.
钟一苇 《云南教育》2010,(13):41-41
高考指挥棒不变,应试思维不改,强制后进生放弃尝试甘愿分流这一类可以提高升学率的花样,就会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18.
《中国德育》2012,(14):80-80
微言大意:http://t.sohu.com/m/4134728785 中考无“状元” @微言大意:为避免“炒作状元”和生源大战,湖北省随州市对今年中考分数呈现形式进行改革,以A、分数和C的方式显示。A是高分段学生成绩,中分段学生成绩以分数显示,低分段学生成绩以C呈现。这是当地推进素质教育和中考改革的一项新举措。与其抱...  相似文献   

19.
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可以改变人的一生,遭受歧视具有这样的力量。我从做学生时受到老师的歧视到自己作为一名教师去“歧视”学生,这一转变似乎难以理解,但事情的确发生了。二者似乎都可以用美丽一词来形容,但又有天壤之别。  相似文献   

20.
每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季,都会出现一批“冷”专业毕业生“爆红”的奇特现象。这些专业在几年前曾被人误解、忽视甚至不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