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教了十几年的数学,虽然也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也有一些失败的教训,其中有三次失误,回想起来仍懊悔不已。2001年我第一次走上讲台,接一位退休老师的班,教六年级数学。当教到"圆的周长"这一节时,有个学生问我:"陈老师,整圆的周长会算了,半圆的周长该怎么算呢?"我一愣,参考书中没讲。一想,  相似文献   

2.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借助于学具操作,不仅可以主动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思维发展,更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创新意识在操作中萌发在教学《圆的周长计算》时,首先请学生测量出一分币、二分币、一元币的圆的周长。当学生用滚动的方法,测量出圆周长后。我接着提出“圆形水池的周长怎么测?”迫使学生另辟蹊径,想出“绳测”的方法。这时我又将一个球系在绳子的一端,在空中旋转形成圆,问:“这个圆的周长还能用绳子测吗?”实践证明:“滚动”和“绳测”的方法均有局限性。那能不能探索出计算周长的普遍规律呢?又一次激起学生思维的浪化和创造的欲望。学生们  相似文献   

3.
一次到某校听一堂复习课,教者在复习“圆的周长”一节时,出示了这样一道例题:求右上图的周长。 (单位:厘米)  相似文献   

4.
下面是两位教师在教学“圆的周长”时的两种不同做法。教例1 :教师为学生提供硬纸板做成的大小不同的圆片 ,要求先测出每一圆片的直径 ,再一一在直尺上滚动一周 ,并记录其周长 ,然后引导学生去发现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教例2 :教师同样为学生提供材料 ,所不同的是 ,这些圆片有的是硬纸板做的 ,有的是用布料做的 ,有的直接画在一张纸上没剪下来 ,让学生根据这些材料去探索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思考 :显然教例1是让学生按老师的指令去验证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 ,是重结论的“记”数学活动。这里学生虽然看起来动手操作了 ,但由于教师提供给学生…  相似文献   

5.
在教学五年制数学第十册“圆的周长”时,我是这样设计的:师:(出示一个用铁丝弯成的圆)谁来指出这个圆的周长。  相似文献   

6.
一、巧引新知 ,引起兴趣。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此 ,在讲授一个新的内容时 ,教师要通过巧引新知 ,使学生一开始就对它产生兴趣。例如 ,教“圆的周长”时 ,我先用一个圆在讲桌上滚一周 ,指出这一周的长度就是这个圆的周长 ,并量出结果。接着 ,我又用圆规在黑板上画一个圆 ,并问 ,这个圆能够滚吗 ?能量出结果吗 ?学生都摇头笑了。那又怎么才能知道这个圆的周长呢 ?学生一下子就对新内容产生了学习的兴趣。二、精心置疑 ,诱发兴趣。“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 ,学生的积极思维也往往是从疑问开始。因此 ,教师在教学…  相似文献   

7.
数学新课标明确指出:要组织、引导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猜想可以创设浓厚的学习氛围,激起学生探索的热情和积极的思维,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发展。下面以教学《圆的周长》为例,浅谈自己实践的体会。一、课始运用猜想引课题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教师在黑板上画了正方形与圆各一个,请学生观察、比较后猜想:它们的周长哪一个大一些﹖学生有猜正方形的周长比较大的,也有猜圆的周长比较大的,还有猜两个一样大的。教师及时提问:“你有什么办法能验证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学…  相似文献   

8.
问:(1)哪一个圆的直径最短?哪一个圆的周长最短?(2)哪一个圆的直径最长?哪一个圆的周长最长?(3)你发现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有了这一环节的铺垫,学生就明白了为什么要研究圆的周长就要研究它与直径的关系。而这便是本节课的“课眼”所在。那么,这种学生学习上的疑点,又何以成了教者的盲点呢?原因是教者有一个先入为主的框框:认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系是“不言自明”的,而忽视了学生恰恰没有这种“先见之明”。可见,备课时只备教材而不备学生是不行的。二、“课眼”是知识的连接点,往往又是教材的省略点。有些课在揭…  相似文献   

9.
更正     
带了几年六年级的数学,每次讲到“圆的周长”时,总是照教材,采用“滚动法”得出“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一教师教“圆的周长”设计了如下的步骤:第一步: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动机。电脑演示摩托车的车轮运动与里程表数字的跳动;第二步:思考,车轮前进与里程表数字跳动的关系(渗透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第三步:抽象出数学问题:车轮滚动一周所走过的路程实际上是车轮的周长;第四步:动手实践,直接测量圆的周长。学生自主探索出用绕绳法、滚动法这些直接测量的方法都可以求出圆的周长;第五步:用数学方法求圆的周长,思考圆的周长与它的什么有关呢?再次动手实践,测量圆的周长与直径并记录实验结果。学生独立总结出方法:C/d=定值,…  相似文献   

11.
为使学生学好《圆的周长》,教学时,我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应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不是直线段,不好用直尺直接量出它的长度。要让学生认识“圆的周长”,应按课本介绍的方法做好一个实验:用硬纸剪一直径为1分米的圆,在米尺上滚动  相似文献   

12.
做中学数学     
以情激趣,创设做数学情境。教师应该设计良好的情境,以便学生一开始就能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做数学的情境中去。教师在教“圆的周长”时,抓住新旧知识的衔接点,采用“直接切入”的方法。先让学生用彩笔勾画出四种平面图形(如下图)的周长,并提问:谁能计算出哪些图形的周长?想一想,这个圆的周长该怎样计算?这样教学,成功地运用了迁移规律,帮助学生理解了圆周长的概念,并为做数学创设了良好的情境。以疑引思,激发学生做数学的欲望。教师在设计每节课时,一定要挖掘教材本身的智力因素,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做数学的欲望。如在学生学…  相似文献   

13.
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二册“圆的周长与面积”这一单元时,教材多次出现了有关圆与正方形关系的题目。练习中我发现,学生就题论题,若题目稍加变化就束手无策。我尝试用数学建模的思想来帮助学生  相似文献   

14.
笔者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多年.在各级研讨活动中听“圆的周长”一课不下十余次.发现几乎该课的所有设计无非两种模式:不是在操作活动中去发现圆周率.就是通过测量计算去验证圆周率。基于对学生学情的深入了解和对圆周率这一学习材料特殊性的思考.笔者对“圆的周长”一课的核心丌值目标的定位有几点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5.
一、说教材 《圆的周长》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圆”的第三节。本课教学是以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知识为认知基础的,是对前面所学“圆的认识”的深化,也是后面学习圆的面积等知识的基础。本课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是小学几何初步知识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6.
【教例】这个教学案例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一册中“圆的面积”的教学片断。上课开始 ,教师凭借屏幕上的圆面徐徐涂上色彩 ,让学生认识圆的面积就是圆所围成的平面的大小。师 :看着圆的面积 ,你们想知道些什么?生 :我想知道 :怎样计算圆的面积?生 :圆是否也有面积计算公式?(放手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生 :我想 ,如果知道了圆的周长 ,或许可以找到计算圆面积的方法。生 :我觉得 ,计算圆的面积 ,要知道它的半径。生 :对!因为圆的大小与它的半径有关系。师 :真好!抓住了问题的关键!现在 ,我们在圆上画两条半径…  相似文献   

17.
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我认为“圆的周长”是周长概念的一次扩展。为了使学生对周长的概念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认识,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学会合作,我设计了两个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学习环节。一、动手实践:探究圆周长的测量方法。怎样测量圆的周长呢?首先让学生在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圆片、细绳、直尺中开动脑筋自主地选择解决问题的材料,接着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学生通过“看→想→做→悟”等一系列活动,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后,一定会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在小组内自觉地展示交流。同时,教师需要…  相似文献   

18.
6月中旬举行的“滨海县小学数学教研员优课展评活动”展示了我县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的丰硕成果,下面就我最满意的一节课——八滩实验小学胡老师的一节“圆的周长”,谈谈我的观后感。  相似文献   

19.
请重视学科教学中的“反教育”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有专家呼吁:“要充分发挥教学的教育功能。”然而,在学科教学中,却存在着大量的“反教育”现象。现仅举一例。在小学数学“圆的周长”的教学中,有这样一个教学环节:教师要每一个学生,用课前准备好的、用硬纸板剪成的大小不等的圆,按教材图示的方法在直尺上滚动一周,先测量出该圆的周长,再测量出该圆的直径,最后计算出该圆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保留两位小数),即π≈3.14。我仔细观察着离我较近的四位学生的“实践”活动。学生1并不在认真操作,而是在玩着他的圆纸板;学生2连玩都不玩,而是在翻看着数学书;学生3在认认真真地测量和计算着;学生4一…  相似文献   

20.
贵刊2005年第11期上刊登了黄红成老师撰写的《探索“有价值的数学”》一文,文中从“有用的数学”、“激趣的数学”和“悟理的数学”三个方面阐述“有价值的数学”。笔者阅读后,受益匪浅。但笔者对文中最后一个案例,不敢与黄老师苟同。笔者认为此案例至少有两点欠妥:一是解释欠妥。授课教师在解释“周长相等的情况下,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中哪个面积最大时”,认为正方形比长方形面积大的原因是“正方形的四条边分得很均匀,而长方形的长和宽悬殊越大,面积也就越小”。当学生问教师:“既然正方形的每条边分得那么均匀,可面积怎么没有同样周长的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