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学教师学科带头人成长要经历适应期、称职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影响中学教师学科带头人成长的因素主要包括教师自身素质和努力程度、学校环境因素、社会和家庭环境因素三个方面。中学教师学科带头人的素质结构主要由职业道德素质、学科知识素质、教育教学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几个方面构成。中学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着眼于认真遴选,确定对象;强化专业,悉心培养;创造条件,激励冒尖;政策导向,机制驱动。  相似文献   

2.
观点     
《福建教育》2007,(12):4-4
【学科带头人要真正发挥引领作用】北京教育学院郭世安撰文指出,学科带头人不仅仅是荣誉,更意味着责任和义务,其作用应突出表现在“引领”和“示范”上。第一,要成为名副其实的学科领域带头人。能够关注国际教育、国内教育的发展,关注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的发展,重点应了解和掌握基础教育的改革发展,本学科领域的教科研发展。第二,要成为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引领人。学科带头人要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进程,积极探索和总结新课程改革的经验,敢于战胜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困难,朝着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与方向不断前进。第三,要成为教育创新与教学方法改革的带头人。不断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不仅是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学科带头人制度在中小学得到普遍推行。如何使学科带头人制度更加完善、有效,让学科带头人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科研和课程改革中真正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是我们需要研究和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班主任》2008,(3):F0002-F0002
黄城根小学有着一支优秀的班主任队伍,其中北京市“紫禁杯”优秀班主任特等奖1人、一等奖6人、二等奖1人,区、校级德育学科带头人和区级优秀班主任多名……这些德育工作的带头人在学校的教育工作中发挥着积极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世忠 《广西教育》2011,(10):25-27
毋庸置疑,学科带头人不仅仅是荣誉,更意味着责任和义务,其作用应突出表现在课程改革进程中的“引领”和“示范”上。但随之而来的疑惑是,学科带头人究竟应发挥多大的作用?怎样让他们发挥作用?我校有各学科带头人近20人,让学科带头人真正在教学、科研中发挥引领作用,促进教育的和谐发展和教师的全面发展,是我们迫切需要研究和关注的问题。基于此,我校举办了“学科带头人专业成长历练”活动,不仅为学科带头人专业提升提供了更为宽广的平台,  相似文献   

6.
《广西教育》2004,(5B):7-7
《世界教育信息》第1-2期发表了章立早撰写的“教育随想”,文中提出了关于“评选学科带头人’’的一些见解。他认为,我国教育界有“评选学科带头人”这么一项制度,其用意当然是好的,就是为了使学科带头人能够带领学科的所有教师开展好学科研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平心而论,这项制度实  相似文献   

7.
黄瑞  张磊 《今日教育》2012,(9):25-27
刘小红,重庆市江津区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学高级教师、重庆市名师、重庆市特级教师、重庆市首批学科带头人、重庆市“未来教育家”培养对象。她致力于“做研究型的教师”,努力探索教学与科研的结合,长期坚持深入一线指导学校、教师工作,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学科教育学是师范类院校所特别开设的一门特色课程,在培训中学教师的教学能力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不断深入,学科教育学的发展和课程改革也日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一、中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学科教育学的使命和面临的问题1在“学科教学法”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学科教育学”是一门新学科,其研究对象是学科的整个教育过程,即在学科范围内研究人的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素质的一门学科,体现了学科教育的综合功能和规律。它的视野不仅包含了对教学过程及其规律的研究,而且着眼于研究以学科教育去培养每一个…  相似文献   

9.
“农村高中教育硕士师资培养计划”政策实施其基本价值是解决农村基层中学教师缺乏,教师队伍质量不高,教师队伍不够稳定,教师结构不合理,学科分布不匀,教师的观念、知识结构陈旧等问题。其最高价值是完成引领农村教育改革发展的使命.履行中学教育教学研究学科带头人的角色和责任。但政策的实施中存在着农村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的问题,培养单住的承受能力问题以及履行协议后人才流动导致国家中西部贫困县高中能否从政策中受益等问题,有必要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激励措施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0.
周妍 《学周刊C版》2023,(15):142-144
为了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切实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双减”政策正式出台,其目的是让教育回归本真。这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更高,需要把课堂教学质量、课后作业设计以及课后活动等工作安排到位。初中英语学科是课程体系中的一门核心学科,如何在“双减”背景下有效、合理、科学地设计英语作业,是农村基层中学关注的焦点,这需要广大农村基层中学教师直面作业设计环节存在的问题,用新理念指导作业设计,力争做到“提质增效”,切实发挥作业辅助学生英语学习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日记》2014,(1):F0003-F0003
河南省鹿邑老子故里人,大山国际教育集团鹿邑县分校创始人,现任鹿邑县大山外语寄读学校董事长兼校长。曾荣获“高级教师”“省优质课教师”“省级学科带头人”“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2.
《人民教育》2021,(2):F0002-F0002,I0001
重庆市江北区新村实验小学成立于1937年,是重庆市首批示范小学之一。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红旗大队”“全国学校美育示范校”等百余项殊荣。学校有特级教师、教学名师及市、区级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近100名,已成为优秀教育人才成长的摇篮。学校目前已形成了“5+2”集团发展模式,组建“5+2+N”的新美教育联盟。  相似文献   

13.
当前教师队伍建设中的议题和做法有许多,有的以抓青年教师队伍的稳定和培养为中心,有的以抓中年教师的承前启后为主,有的则从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入手。不管从哪一方面着手,对于大多数高等学校来说,选培学科带头人都是最紧迫的问题。要办好学校,必须拥有一批知名度较高的学科带头人,这是大家的共识。鉴于学科带头人在教师队伍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本文试图提出以牵住培养学科带头人这个“牛鼻子”来带动教师队伍的建设的拟议,也就是阐明其“带动效应”。一、“学科”及“学科带头人”的涵义在师资队伍建设中,“学科”、“学科带头人”有其特定的涵义,现试作如下表  相似文献   

14.
简讯     
漆明 《江西教育》2009,(12):37-37
在征订2010年度报刊之际,信丰县出资数万元,为该县每位省、市、县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征订一份《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或《江西教育》等知名教育报刊,这是该县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实施的“富脑”工程。  相似文献   

15.
杜高明教授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5):F0002-F0002,F0003
杜高明,男,1964年5月出生,四川资中人,中共党员,心理学教授,心理咨询师。1987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学校教育专业,现任内江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四川省心理学会、教育学会会员,内江师范学院第二批重点人才工程“学科带头人后备人选”。  相似文献   

16.
闻讯 《宁夏教育》2006,(2):38-38
从2006年1月起,昆明市将取消市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终身制,每届任期6年,任期内实行动态管理和年审制。昆明市教育局还规定,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停发其当年的教科研津贴,并逐级上报,经市教育局审查属实,取消其学科带头人或骨干教师荣誉称号。同时,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拒不承担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交办的教育工作、培训任务和科研任务的,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意见,报市教育局取消其称号。  相似文献   

17.
教育科研活动已是现代中学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一个重组成部分。在“科研兴教”、“科研强校”等理念广泛普及的今天,教育科研活动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和功能,对中学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求和新的挑战。如何进一步有效地进行教育科研活动,切实提高中学教师教育科研素质,并在教学管理和教学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还面临着许多问题。文章结合笔者教学、科研实践,试着分析当前教育科研中所遇到的问题,并尝试探究出一个相对有效的教育科研实践策略。  相似文献   

18.
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是办好一所学校、培养具有良好素质的跨世纪人才的重要因素,是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他们的质量和数量不仅体现了教师队伍的总体水平,而且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实践证明,教师队伍中缺乏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发挥培育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艺术功能的“教改”和“教研”活动就是死水一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就无法落在实处。近来年,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据统计,到1997年底,全区小学、…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十二五”湖北省级重点(培育)学科。团队负责人龚义建教授现为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计算机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是学校“十大学科带头人”,曾主持和参与了十余项省级以上重点科研项目与规划课题,湖北省精品课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负责人。  相似文献   

20.
学校教育的"祛魅"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之“魅”主要是指在当前社会中存在一种将学校教育神奇化的不良倾向,即学校教育功能泛化倾向,这一倾向使学校教育不堪负重,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不应有的伤害。要避免学校教育之“魅”的危害,就必须重新认识学校教育,使之“祛魅”。学校教育的“祛魅”就是要正确认识到学校教育功能是有其边界和限度的。只有学校教育“祛魅”了,才能正确发挥学校教育的本体功能、工具性功能以及发挥其它教育形式(如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的功能,进而全方位地促进学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