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作为联合国倡导"国际减灾十年"全球统一行动的第一个十年已经结束,但"让世界走向少灾的21世纪"的目标,尚未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共同心声及社会管理准则.虽从总体上我国于1998年6月正式颁布<中国减灾规划>(1998~2010年),但由于中国人口增幅过快,经济建设密集性开发与增长,而国土的自然条件不断恶化,城市化高速发展带来的新灾种等,都造成我国成灾强度的日益增加,突发灾害事故不仅频繁,而且以灾害链形式出现,所以用<中国减灾规划>作为指导思想,并开拓21世纪的中国减灾对策措施研究十分必要.减灾对策研究一般指工程性的对策与非工程性对策两大类,这里试对此作一综合分析.  相似文献   

2.
金磊 《科学学研究》1998,16(1):47-50
在迈向21世纪的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中,环保问题已受关注。但作为人类总体安全大背景下的安全减灾问题并未真正引起重视,鉴于此,本文从制定中国安全减灾21世纪议程的高度出发,全面论述了城市综合减灾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处理好的六大关系,希望本工作能起些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20世纪总体灾情如何?中国21世纪减灾之路怎样走?已成为越来越迫切的课题。正基于此,我们怀着极大地兴趣关注着由北京减灾协会、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等单位组织的《中国21世纪安全减灾战略》一书的出版(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12月)。作为由全国100多名...  相似文献   

4.
关于国家“十五”计划纳入安全减灾战略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磊 《科学学研究》2000,18(2):57-61
本文从对 2 0世纪灾害统计资料出发 ,反思了灾难危害的增加及国际减灾经验 ,指出了我国减灾与管理上存在的差距 ,最后总结出了我国未来及“十五”规划中应关注的六个问题。  相似文献   

5.
自联合国第44届大会于1989年12月通过《国际减轻自然灾害十年国际行动纲领》以来,全球减灾行动稳步发展。具体来讲,在灾害的预测技术、防御手段、救灾办法、管理方式等方面有了明显进展。但也应看到,全球灾情并未减轻,各类灾害呈现新趋势。目前,联合国倡导的20世纪90年代第一个“国  相似文献   

6.
金磊 《科学学研究》1993,11(4):43-47
防灾、减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自然、人文、经济、社会、政治等各方面。本文从中国频繁的灾情(自然的或人为的)及减灾实践入手,认为要提高减灾的实效并尽快造福于人类,不仅应研究灾害基础科学及其酿灾规律性,更应结合发展中的市场经济理论,建立中国减灾科技产业。为此,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提高灾害科学地位、加快综合减灾及产业化建设的一系列构想。  相似文献   

7.
洪水、滑坡和泥石流是中国西南山区较为普遍的突发性自然灾害,特别是滑坡、泥石流常与山洪相伴生,出现多种灾害相互迭加或同时遭遇的险恶局面,往往酿成惨重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引起人们的特别关注。1990年,中国国际减灾十年委员会积极响应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活动,在全国开展各类减灾工作。在该减灾委员会的关心支持下,我们于1990年向联合国减灾委员会提出了“中国西南山区洪水滑坡泥石流综合减灾示范工程研究”的立项报告。在报告中,我们选择了多种山地灾害较集中、当地原有减灾工作基础较好且有较高积极性、减灾后将…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揭示城市灾害的风险谱,探讨了合乎我国国情的城市灾害学原理及综合减灾战略规划,进而提出了政府应尽快组织编制中国城市综合减灾科技蓝皮书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北京减灾协会是在联合国开展“国际减灾十年”活动、中国减灾科技活动活跃开展的背景下,由部分专家倡议和几个学会联合发起,于1994年12月8日正式成立的。10多年来,协会一直以发挥自身优势为切入点,做好北京市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开展减灾工作的参谋和助手,联络国内外防灾、抗灾、救灾力量,提高北京市综合减灾水平。组织和协调在京的多学科、多层次、多部门的减灾活动;组织对重大灾害隐患和已发生灾害的现场考察,制定防止和减轻灾害的有关法律、法规及各项规章制度提出建议和咨询,并参加减灾项目的论证、评估和验收;积极开展国内外减灾学术交流与合作;大力开展减灾宣传教育,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全民减灾意识;推广减灾科技研究新成果。作为综合性科技社团,适应了社会需求,充分发挥了综合协调优势。  相似文献   

10.
随着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行动的深入开展,中国有识之士越来越认识到,城市综合减灾建设是城市迈向21世纪寻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然而事实上,城市减灾问题并未受到真正重视。这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担忧。全民安全文化建设已成为当前十分重要的问题,因为不仅中国的经济建设需要稳定,21世纪的中国城市发展更需要安全。  相似文献   

11.
生态环境和灾害对贫困影响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已成为中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与生态环境、灾害等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是中国新时期扶贫开发最难啃的硬骨头。本文分别对生态环境与贫困、灾害与贫困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探索了贫困人口的减贫诉求和扶贫模式,最后提出了兼顾环保、减灾和减贫的系统性扶贫理论模型和分析框架,以期为中国政府制定系统性减贫策略奠定理论基础。分析发现:① 生态环境与贫困存在复杂关联,关键影响因子包括环境恶化因素、资源因素和多维贫困因素;② 灾害与贫困的关系研究主要关注脆弱性、直接关系和农户生计三个视角;③ 贫困人口的诉求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扶贫模式却较少综合考虑环境和灾害等因素。因此,在未来研究中:① 生态环境和贫困关系的研究应该更加重视可持续发展问题;② 灾害对贫困的间接影响因素值得关注,贫困农户的脆弱性和灾后修复等问题也不容忽视;③ 应关注创新性扶贫模式开发,积极促进可再生能源与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④ 应该综合地考虑生态环境、灾害和贫困关联的关键因素提出系统性减贫策略。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救荒书的内容涉及历史时期救荒制度建设、农业减灾技术措施、工程减灾技术措施、生物减灾技术措施、灾害预防、灾民生活等各个方面,其中所蕴涵的减灾技术资料比较全面,是我们研究古代减灾科学技术和中国社会经济史的重要资料,对今天的防灾救灾工作也有借鉴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对中国古代救荒书中减灾科学技术资料的分析整理,将其系统划分为救荒减灾制度建设资料、农业减灾技术资料、水利工程减灾技术资料、生物减灾技术资料、灾害预防技术资料、野菜谱录资料六大方面,并对其分布情况及其利用价值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学会》2003,(1)
第十届中国西部防灾减灾研讨会于 2 0 0 2年 9月2 4日——— 2 7日在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召开。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常务副会长汤泉、新疆自治区副主席熊辉银出席会议并讲话。十五个省、市、自治区的减灾部门的领导和专家出席会议。这次会议以贯彻落实江泽民主席提出的“坚持经济建设同减灾一起抓”为指导思想 ,主要研讨五项内容 :1 结合西部大开发建设 ,提出对西部灾害的特点、成因、趋势预测及减灾的措施建议 ;2 分析研究西部灾害和环境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并提出对策建议 ;3 研讨西部大开发与防灾减灾的关系 ;4 研讨西部灾害和环境…  相似文献   

14.
韩淑云 《科协论坛》2006,21(9):12-14
我国是世界上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灾害种类最多、灾害破坏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民生活水平、质量的提高,人口、资源、环境和安全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所面临的4大挑战。“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已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北京作为21世纪的国际大都市,城市安伞与城市发展己成为面临的重大问题。防灾减灾和公共安全及应急避险问题正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举世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为北京带来了更大的发展机遇,也面临许多挑战,要办成历史上高水平的一届奥运会,安全保障至关重要。为此,北京减灾协会近年来主要做了如下工作:  相似文献   

15.
1 全球灾害态势及减灾进程 20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发展最快的世纪,但也带来了生存环境的恶化.早在1999年4月美国<焦点>月刊撰文指出"回顾人类历史,每个千年的结束都会引起世界末日来临的担心.随着公元999年的临近,早期的许多基督徒确信,世界将于公元1000年的子夜时分在罗马毁灭."在第二个千年来临之际的今天,即使是最坏的情况发生,充其量不过是令人担忧的计算机故障,但是对于那些担心真正灾难降临的人来说,应关注其发生灾难的可能性究竟有多大.有资料表明新千年下列灾难的可能性概率:核战争10-3,天体形成一条直线6×10-6,火山喷发10-7,小行星撞击5×10-4,超级病毒2.5×10-4,全球变暖5×10-6,超强度太阳耀斑8×10-6,环境灾难10-6,太阳爆炸吞没地球10-7等.应该说,这是人类所面对的大灾难,但作为公众及国民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强化并提高认识呢?本文的目的不仅在于告诉国人要决胜新千年,别作恐龙,更重要的是从学科意义上研究减灾科技对策.  相似文献   

16.
在1996年9月末召开的中国城市发展与减灾研讨会上,秦皇岛市市长讲了近年来日益严重的赤潮灾害问题,引起到会者的格外关注。从秦皇岛市海滨的赤潮灾害谈起 近年来,该市海域曾发生两次赤潮。一次是1990年6月底至7月初,在海港  相似文献   

17.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公布的最为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雷电造成的损失已经上升到自然灾害的第三位。加强雷电灾害防御,有利于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以防雷减灾作为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气象部门应认真做好防雷减灾工作,加强防雷减灾的组织管理,形成规范性的监管措施,尽最大努力减少雷击事故的发生,应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的防雷击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科普宣传。文章就防雷的概念、雷击的影响、监管举措等提出几点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经济的发展,森林问题成为可持续发展地球峰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同样,森林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也成为了事关新世纪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命题。各方面取得的个基本共识是:新世纪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应突出强调“生态优先、生态安全、生态文明”的发展主题。  相似文献   

19.
尤再进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6,31(10):1190-1196
中国是个海洋大国,拥有1.8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沿海人口居住密度大、重大基础设施分布稠密、海洋资源丰富。同时,中国海岸带经常遭遇重大自然灾害的袭击,造成直接的年均经济损失约为188亿元,年均人员死亡为256人(1989—2015年)。其中,台风引起的风暴潮和台风巨浪是致灾主要因素。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海平面上升,中国海岸带灾情可能会持续加重,严重威胁沿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制约海岸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最新的中国海洋灾害数据(1989—2015年)和国外先进的海岸带防灾减灾技术,文章讨论了中国海岸带遭受主要海洋灾害的现状,定量地分析和评估了这些主要灾害对中国沿海经济和人员生命安全的影响,最后提出做好中国沿海防灾减灾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金磊 《百科知识》1994,(9):59-60
灾害,是一个永远值得人类去探索的课题。“国际减灾十年”全球统一行动所揭示的减灾主题,事实上是将环境、发展与减灾等问题一体化了,它构筑了现代及未来减灾设计的必由之路。但对灾害系统学的研究发现,一讲防灾人们便将目光盯向那些令人触目惊心的“天、地、生”大系统的灾变事件,往往对自己生活的几十立方米空间环境内日益频繁、日趋严重的潜在“灾害源”熟视无睹,这实在是一种减灾研究中的新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