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2.
3.
科学是人类的一种认识活动。在这一活动中,认识主体即科学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方面。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分化与合流主要表现为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之间的分离与结合。因此,在我们今天的科学与实践中,重提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联盟,关键是要建立自然科学家与社会科学家的联盟,并从组织和制度上保证这一联盟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杨莉 《现代情报》2003,23(9):32-33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图书馆现代化技术的使用,图书馆学科科技与人文的关系,以及图书馆最终本质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5.
论三类科学的划分及其人文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是一种文化现象,体现了人类文明中的理性。现代科学包括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自然科学把研究对象看作“我们身外的东西”。社会科学考察人们“身处其中”的事物和发生在人们之间的现象。人文科学研究人类的文化现象,阐释人“内心的”感情、感受、感想、感知,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反恩人的信念、价值和理想,探索人类感情空间、思维空间、想象力空间的深度和广度。这三类科学显示人类的理性在面对自然、社会、人文现象时,其探索的内容和方式都发生了极大变化。但这并不改变科学的本质。科学的基础是生物的人,也是社会的和文化的人。在这个意义上,人文科学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更能揭示科学文化的本质。  相似文献   

6.
自然、人文、社科三大领域聚集原始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科研管理是一门科学,它的科学性不仅在于对高科技的运用,更在于以科学地发展现来管理科研.然而现今在人文科学的科研管理上不仅表现出以自然科学的评价标准来衡量人文科学的普遍现象,而且因此还滋生出浮躁、息功近利、不务实的做法,这不但无益于人文科学的科研,还成为学术腐败的促动力,从而有害于人文科学的科研和发展,这种做法无疑是一种非科学性的管理.而另一方面,人文科学科研的特质则要求人文科学的科研管理必须务实,一切从实际出发.因此,人文科学的科研管理必须尊重学科差别、尊重人文科学科研特质,要强化其务实性.  相似文献   

8.
李文华 《科学学研究》2006,24(6):834-839
比较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科学基础与“认识旨趣”、理论特征、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等5个方面的差异。认为研究对象上的差异处于核心地位。现代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建立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相对于自然科学而言,社会科学理论很少有“范式”和创造性,但它仍然对社会具有重要的建构作用。  相似文献   

9.
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科学的两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昱 《青海科技》2003,10(2):6-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大力发展科学事业,制定科学和技术长远发展规划。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坚持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并重,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科学、鼓励创新、反对迷信和伪科学的良好氛围”。报告站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高度,表述了党和政府发展科学事业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和任务,明确地把社会科学提到与自然科学并重的地位,指明了哲学社会科学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应承担的任务。这是党在新世纪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关系的新认识、新总结…  相似文献   

10.
科学整体化: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整体化:从自然科学奔向社会科学李亚宁吴维民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自然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影响、渗透,联系愈来愈紧密,由此产生的综合学科、交叉学科层出不穷,社会经济和科技已经形成一个复杂的...  相似文献   

11.
制度变迁是我国当前的重要背景,有效的制度变迁需要理性的制度行为人,以提高的制度变迁的效率。文章从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制度变迁的内在关系入手,发现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可以通过提高制度行为人的理性程度以推动制度变迁,从而提出了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的四种制度变迁效应:能力效应、信息效应、动力效应与资源配置效应。最后,对下一步的研究提出了两点启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明确现阶段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所处的宏观环境,为推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提供相关参考与政策建议。【方法】 运用战略外部环境分析工具——PEST分析法,以一种全新思路,从政治、经济、社会和技术4个角度总结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的若干影响因素。【结果】 综合考虑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后可以发现,充分依托“一带一路”等国家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创办英文期刊并坚守学术自信、借力数字化出版模式等手段是推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的有效途径。【结论】 全面了解当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的宏观环境,因时制宜、有的放矢地实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国际化策略有助于加快其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张之沧 《科学学研究》2001,19(1):100-106
鲍吉人先生建立的“社会科学的三维框架-知识经济的总方程,用“复数矩阵图表”不仅完美地表达了社会现实中“领导,专家和公众”相互作用的三维关系,且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俞立平  彭长生 《科研管理》2013,34(11):147-153
本文首先采用TOPSIS对科技产出进行评价,得到唯一的产出变量,然后采用面板数据、面板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科技投入与产出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中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投入产出的互动关系效应比较明显,形成良性正反馈效应。科研经费、研发人员全时当量与与科研产出之间存在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科研人员数是科研产出的格兰杰原因,而科研产出只在滞后1期的情况下,才是科研人员数的格兰杰原因。无论是脉冲响应函数,还是方差分解,各变量除自身外,都是科研产出的影响最大,说明了科研产出对科技投入存在较大的互动作用。对科技产出贡献最大的是科技人员数量,其次是研发人员全时当量,最后是科研经费,最后对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统计分析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分布特征,探讨我国社科期刊生产、分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方法】 以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中收录的1007种社科期刊作为研究对象,从出版周期、创办时间、主办单位、地区分布四个角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从出版周期看,我国社科期刊以月刊和双月刊为主;从创办时间看,新老期刊结构不合理;从主办单位看,科研机构和学校是社科期刊主办单位的主力;从地区分布看,社科期刊地区分布不平衡。【结论】 我国社科期刊的发展存在分布不平衡的问题,不利于提升社科期刊的学术传播力和社会影响力,据此提出改进建议,对我国社科期刊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奖作为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指示器",具有重要的社会评价功能,第一至五届评奖结果见证了30年来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变化和发展趋势。历届高校人文社科奖统计表明:传统优势学科逐渐式微,新的主干学科格局正趋于形成;获奖成果高度聚集在研究型大学,地方高校异军突起,差异化特色发展渐成取向;引领学者自觉打造学术精品,亟待完善人文社会科学奖励机制;多学科综合研究尚有较大发展空间,跨学科研究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  相似文献   

17.
张敏  赵雅兰  张艳 《现代情报》2017,37(9):23-29
[目的/意义]探究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科研工作者科技引文的态度、意愿和行为的形成路径。[方法/过程]在整合知觉理论和计划行为理论的基础上对引文态度、引文意愿和引文行为的形成路径提出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选取8所高校的78个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科研团队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338份有效问卷数据,并利用SmartPLS2.0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研究结果显示,文献质量和文献声誉正向影响引文态度;主观规范对引文意愿没有影响,引文态度和引文自我效能正向影响引文意愿;引文自我效能和引文意愿正向影响引文行为。  相似文献   

18.
张云昊 《科学学研究》2011,29(7):984-990
 资助制度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制度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其优先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当下中国学术制度背景,从资助制度的理论基础、国际经验和发展趋势出发,系统地分析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资助制度的组织体系、主要模式及其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进一步改革和创新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9.
The aim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chie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es underlying knowledge transfer (KT) in 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 (SSH). The paper addresses: first, the extent of SSH research groups’ engagement in KT and the formal KT activities used to interact with non-academic communities; and second, how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earch groups may influence engagement in various types of KT. The empirical analysis is at research group level using data derived from a questionnaire of SSH research groups belonging to the Spanish Council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CSIC). We find that KT activities are based on relational rather than commercial activities. The most frequent relational activities in which SSH research groups engage are consultancy and contract research. We find also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esearch groups (e.g. size and multidisciplinarity) and individuals (e.g. academic status and star scientist) are associated with involvement in KT activities and that a deliberate focus on the societal impacts and relevance of the research conducted is strongly related to active engagement of research groups in all the modes of KT considered in this study. From a managerial perspective,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measures promoting a focus on the societal impact of research could enhance research groups’ engagement in KT activit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