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马克思晚年提出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该设想指出跨越卡夫丁峡谷需要一定的条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总结 ,也是对马克思跨越设想的丰富、深化和发展。它说明 ,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卡夫丁峡谷 ,但却不能跨越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卡夫丁峡谷。  相似文献   

2.
本认为中国跨越“卡夫丁峡谷”的历史进程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立论依据,对“跨越”是否终结的判断失误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理论背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宣告了“跨越”的终结,并指出了巩固“跨越”成果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跨越了资本主义社会后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初期阶段;“卡夫丁峡谷”是指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商品经济,解决的是社会主义如何“利用”资本主义的问题,而不是如何跨越“卡夫丁峡谷“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跨越卡夫丁峡谷是马克思晚年提出的一个理论观点,从社会基本矛盾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来分析,跨越卡夫丁峡谷是一个过程,该过程由“社会制度跨越”和“生产力补课”两个阶段构成,只有完成了两个阶段的跨越,才是实现了真正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目标。“跨越过程论”论证了初级阶段的客观性、科学性及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不仅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而且还将社会主义分为两种形式:经典社会主义,亦称发达社会主义;现实社会主义。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在经济落后的国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制度,但由于没有将这两种形式区别开,致使社会主义建设走了许多弯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在实践上的成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谓指出:“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还是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曲折的发展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确立并形成了系统的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从我辆阶段的实际出发,对社会主义再认识的需要成果,是我们党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所处在历史发展阶段的科学概括。这一理论的确立,对我们坚持从实际出发,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是我们一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客观依据,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跨世纪的时代坐标。  相似文献   

8.
9.
本文通过对“卡夫丁峡谷”思想的阐述 ,并对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思想做理论说明 ;从而揭示了该理论与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内在联系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人类学笔记》等晚年手稿中深刻地阐释了东方社会超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可能性。同时指出不能逾越资本主义制度下发展起来的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性。建设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下之一就是要吸收资本主义条件下发展起来的一切有价值的成果,包括现代化和市场化大生产和调节生产关系的某些机制。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将逐步替代工业经济成为国际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经济。知识经济作为一种创新型经济,既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又对生产力提出新的要求。知识经济条件下,作为21世纪先进生产力主体的网络生产力。以互联网和信息交换为依托,呈现出信息化、技术化、效益化和高度智能化的特点和优势,对我国现代经济发展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私营经济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私营经济的发展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一个亮点。但是,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关注。  相似文献   

13.
本依据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生产力标准的原理,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客观必然性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对于私有制、剥削、两极分化现象存在的客观原因、现实作用和发展趋势作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从主体视角真实地描述了人类社会三大发展阶段的演进都是基于生产力不断发展而展开的客观历史进程,"三大社会形态"之间的依次更替有其必然性;中国近、现代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真实情况是处在第一大社会形态向第二大社会形态转变之中。邓小平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不仅使我国当前的经济体制回归到现实的生产力水平上,而且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找到了现实可靠的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15.
工业经济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劳动的技术过程和社会组织发生了根本的革命。创新成为工业经济的主要特征与普遍行为,资本从来不把某一生产过程的现成形式看成最后的形式,而是利用科技的进步为创造财富服务。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作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在运筹我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许多重大剖提出了一系列精辟的思想观点,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理论,这些理论的立论论基础,逻辑支点,价值目标以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动力和经济运行机制等方面的阐述,较系统地表明下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内容和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7.
就“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这一科学命题,从把握市场经济内在要求、遵循市场规律两个方面,探索性提出我党驾驭市场经济的可操作性之法。  相似文献   

18.
一般说来,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是人类历史上依次更替的三大经济形态,但由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三大经济形态呈现出同时并存、相互交织的复杂状况。这给我国发展知识经济同时带来了巨大挑战和难得机遇,并决定了我国发展知识经济将是一个长期、艰难的过程。现阶段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当务之急是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推进各产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大力提高劳动素质。  相似文献   

19.
面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经济的挑战 ,人力资源管理成为国家和组织发展的关键因素。普及科技和管理人才的管理学教育 ,实施激励型管理和建立企业教育制度 ,强化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等是增强国家、组织的知识创新能力、保持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作为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一种经济形式,具有非凡的活力,但市场经济并不能解决经济生活中的所有问题。市场经济的运行需要道德的支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具有相容性和一致性,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进而也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应澄清不适合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模糊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