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将苑》被明代王士骐和清代张澍作为兵法编入《诸葛亮集》,不少学者认为是“伪书”。《四库提要》断定它不是出于诸葛亮之手,清姚际恒《古今伪书考》说:“称诸葛亮撰,伪也”。清《诸葛亮集》编者说《将苑》在《隋书·经笈志》有著录的证据,经查考,“皆不确”。(《诸葛亮集·将苑》注①)盖《将苑》五十篇,宋、元以前未见著录,直到明代王士骐编的《诸葛亮集》中方才出现。而明代文人好名好奇,多  相似文献   

2.
才能为用,让“鸾凤翱翔,方正得志”,是每一位管理者经常思考的重要课题。今日偶读《将苑》,觉得其中关于如何“量才录用”的高论,颇耐人寻味。书曰:“有词若悬流,奇谋不测,博闻广见,多艺多才,此万夫之望,可引为上宾”,“作‘天下之将’”;“有猛如熊虎,捷若腾猿,刚如铁石,利若龙泉,此一时之雄也,可引为中宾”,“作‘万人之将’”;“有多言或中,薄技小才,此常人之任,可引为下宾”,“作‘十夫之将’”。总的精神就是根据各人的能力和特长,合理按排工作,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作用。该书是着眼于治国用兵的需要来论述用人问题  相似文献   

3.
《将苑》和《便宜十六策》被后世传为诸葛亮亲著,并被称为《孔明兵法》或《诸葛兵法》。在对其出处考证的基础上,重点对其中所蕴含的军事情报思想作一一剖析,并研究了其对《孙子兵法》的继承和理论沿袭。  相似文献   

4.
说《说苑》     
一《说苑》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珍贵遗产之一. 早在东汉时代,班固已发现这一点.他说:“及采传记行事,著《新序》、《说苑》凡五十篇,奏之.数上疏言得失,陈法戒.书数十上,以助观览,补遗阙.上虽不能尽用,然内嘉其言,常嗟叹之.”(《汉书·卷三十六·楚元王传第六》)可见著《说苑》“言得失,陈法戒”“助观览,补遗阙”是有效果的.所以不少史书,例如《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清史稿·艺文志》等,都将《说苑》载入史册,流芳于后代.  相似文献   

5.
每每讲到张爱玲的《封锁》,就想起那个比喻“电车轨道像两条光莹莹的,水里钻出来的曲蟮,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就这么往前移──”。这句话总提醒着我,让我对生活多一层警醒。《封锁》要写的其实不是封锁时的故事,她要写的,她真想表现的是“封锁”外的那些东西,那些细节,而封锁中的故事,不过是个陪衬。封锁了,电车里的一群人中,“零零落落也有人说句把话”,有人“下结论道:‘总而言之,他别的毛病没有,就吃亏在不会做人。’另一个鼻子里哼了一声,冷笑道:‘说他不会做人,他把上头敷衍得挺好的呢,’”又有“长得颇像兄妹的中年夫妇…  相似文献   

6.
鲁迅出版了《呐喊》之后,继续创作。一九二六年八月,由北京北新书局出版了小说集《仿徨》。鲁迅自评这些作品战斗的意气冷了不少,因谓之《彷徨》。过去曾有评论说:鲁迅的创作始于《呐喊》而终于《彷徨》,暗讽鲁迅创作上的没落。其实,并非鲁迅想停止呐喊。五四运动落潮后,新文化运动营垒分化;文苑寂寞,鲁迅感到成了游勇,布不成阵了。他因为找不到新战友而苦闷彷徨,却又未在彷徨中止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鲁迅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他在求索中继续战  相似文献   

7.
《乐论》是我国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后期出现的一部论乐专著,作者荀况。它从音乐的本质,音乐的教化作用以及两种相互对立的音乐等方面阐述了儒家“乐教”的观点。 荀子在继承儒家思想体系的过程中又大大发展了儒家学说中的唯物主义因素。郭沫若先生曾指出荀子是一位富有独创的大儒。《乐论》一文是荀子为反驳墨子的《非乐》而作,它在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前人,有许多观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在音乐界和文艺界产生过不少影响。  相似文献   

8.
9.
《孙子兵法》之所以在近2500年的时间里获得广泛流传,被运用到各个领域,决非偶然,是由于它提供给人们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1.关于竞争或竞赛行为的规则。 孙子研究的对象是兵学,而军事斗争是社会生活里一种激烈  相似文献   

10.
读了杨公骥同志的《释桢》(见《社会科学战线》一九七八年第二期),觉得其中释“孩”、“稚”、“幼”、“伢”、“童”诸词,探讨本源,义甚精确。但《释桢》中也有一些问题,牵扯到探讨词的本源的原则,值得提出来商量。杨公骥同志探讨词源,很注意《释名》的声训(即声衍说)。声训之说在探讨词源上是有价值的;但是在运用声训的时候,似应照顾到“形”和“义”。比如在释“桢”时说:“在远古时代,‘贞’、‘正’、‘整’、‘定’诸词音义的形成都是来自板筑工具的‘桢’。”这当中在谈到“贞”时就只提音和义,没有说到“形”,因为“桢”的形是“桢,刚木也;从木,贞声”(《说文》)。“贞”是从卜、贝,是简单的合体字,按字形的构造说,应是先有“贞”  相似文献   

11.
西汉人刘向,本名更生,是汉高祖刘邦同父少弟刘交的四世孙。因是皇族宗正,从小就在宫中出入,二十岁时由于品行端正提拔为谏大夫。他为人沉静,酷好读书,博闻强识,通达古今。尽管在仕途上屡遭坎坷,但是在著述上却留下了他治世的卓越见解。据《汉书》所记,他著有《洪范五行传论》《列女传》《新序》《说苑》等书。宗旨都是为了“戒天子”“助观览,补遗阙”的。  相似文献   

12.
西汉文学家刘向所撰《说苑》一书,以政论散文的形式,择取了先秦至汉代的史料,并杂以议论,借以阐明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是一部立社稷、明君臣之要则的政治教科书。正如《说苑·序》中所说:“向采传记百家所载行事之迹,以为此书奏之,欲以为法戒。”但本书却力避空洞的说教,而追求浅易晓畅,生动通俗,体现出我国诸子著作的文风。作者从历史文献中选取舒缓而寓意深长的叙述,来表达匡救时弊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民俗学说苑》编后记连树声在协助吾师钟敬文先生编完《学术论著自选集》之后,我又着手帮助编辑这部《民俗学说苑》,我的心情一直是兴奋、激动的。备编选的文章,不但内容丰富,而且时间跨度大--长达四分之三世纪。这些著作,虽然很多我都分别学习过,但却没有这次学...  相似文献   

14.
这是我校汉语系教师杨新民的一部研究唐五代宋词的专著。作者对唐宋词发展史上的重要作家和流派进行了评述;对一些有争议的作家和流派在词史上的地位及风格提出了新的看法,并且探讨了词的美学特质。本书由两部分组成,即“唐宋词论略”和“词选”。“论略”是对唐宋词整个发展过程进行宏观上的把握。分四部分。第一部分着重比较论述花间词和南唐词的异同。第二部分从社会生活、习俗和审美时尚入手,论述宋词发达的一个直接的,重要的原因是社会享乐之风盛行。第三部分是对南宋词的评论。第四部分,探讨了词的美学特质。“词选”部分则选择50余位作家的近140首作品,对其美学意蕴、作家的创作心态及个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宋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中有句: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必先受其兵。(按,中学教材无“其”字,据文补。)其中的“当”字,被吕叔湘先生在《错字小议》中判为错字。吕先生觉得“当”字“有几分可疑”,查《古文观止》写作“当”,后“终于在《宋文鉴》131卷找到了这篇文章,果然不是‘当’字,而是‘常’字。”吕老一贯治学严谨、一丝不苟,其不惮烦难、认真查核,对读者负责的  相似文献   

16.
《呐喊》、《彷徨》是鲁迅极具代表性的两部小说集,思想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相当高度。有学者研究后发现两部小说集中存在着"看/被看"和"离去—归来—再离去"两种结构模式。通过比较分析后,作者发现"离去—归来—再离去"模式下存在着一个更深层的结构模式——"审问/陈词"结构。论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在"看/被看"这一结构模式的启发下,试对"审问/陈词"结构进行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17.
西汉刘向《说苑》为历史材科的合集,其中引《诗》处甚多。刘向作为资科的收集在引用诗句时,或照而引,或就语境改之,颇能反映出刘向对所引诗句的个人见解,本从这一角度出发,力求通过分类说明,将刘向的理解做一定层次上的阐释,以作为注解《诗经》的旁证。  相似文献   

18.
吕淑湘先生说:“天天看书看报,天天看见错字。”这说明在汉字领域里,错字存在的普遍性,长期性和严重性。这反映了我们民族文化素质和一些人的学风问题。不少人面对这种现象熟视无睹,可是,吕淑湘先生却著书撰文,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而战斗着。《错字小议》一文即是最好的证明。“错字造成阅读上的困难”,这句话,有着丰富的内容。作者抓住因错字而造成的阅读上的困难的因果关系,为广大的读者群着想,指  相似文献   

19.
本节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探究决定电阻大小因素的过程,培养学生大胆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科学精神,培养他们勇于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毅力,树立团队协作的意识.……  相似文献   

20.
长期以来,做为蒙古民族的古典历史、文学巨著,是以《元朝秘史》为题,知名于世的。然而,这部幸存于今,稀世珍籍的准确题名问题,也和蒙古史的某些称号问题同样,始终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看来,这里也有“正名”的必要。现就《秘史》题名问题,拟做若干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