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课程研究国际化反映了当代各国课程发展的共同要求;课程研究民族化体现了一个国家的课程发展的特殊要求。我们要立足本国,以国本性课程问题研究为基础,以国际性课程问题研究为指导,将这两种课程问题的研究巧妙地结合起来。为此,大家要统一认识,有关领导部门要制定正确的策略,并强化相关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
长久以来,课程理论怀着普罗米修斯的救世情怀竭力引领和规范纷繁芜杂的实践图景,但在课程改革广泛推广的今天,人们依然对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之间的疏离怨声载道。跨越理论与实践的鸿沟何以可能?植根于火热的课程实践园地的课程故事异军突起,力图以其所拥有的丰富意义超越理论与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南京市69所学校开展的课程研究进行再研究,结果发现,以学校为主体的课程研究特点鲜明:其内容具有校本化的逻辑起点,其方式具有范式转型的意义,其目标具有明确发展价值,其意识具有本土文化自觉。但同时也存在着研究的问题意识不足、研究方法的规范性不够以及研究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多为"嫁接"的现象。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在研究内容上聚焦有核心发展价值的问题、研究方法上重视实证分析、研究取向上立足本土实际,提升课程研究的本质。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南京市69所学校开展的课程研究进行再研究,结果发现,以学校为主体的课程研究特点鲜明:其内容具有校本化的逻辑起点,其方式具有范式转型的意义,其目标具有明确发展价值,其意识具有本土文化自觉。但同时也存在着研究的问题意识不足、研究方法的规范性不够以及研究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多为"嫁接"的现象。为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在研究内容上聚焦有核心发展价值的问题、研究方法上重视实证分析、研究取向上立足本土实际,提升课程研究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课程理论研究历来是教育学研究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当代教育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在我国,课程实践早已有之,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是,作为对课程的专门研究——课程理论并未随着课程实践的不断扩展和深入而出现。而真正的作为一门专门研究领域的课程理论的出现,似乎可以归结到20世纪30年代,如当时出版了程湘帆的《小学课程概论》、盛朗西的《小学课程沿革》、朱智贤的《小学课程研究》,美国博比特的《课程编制》也在40年代翻译出版。  相似文献   

6.
对职业教育领域的课程研究人员,尤其是学校参与课程开发的教师而言,课程领域往往犹如一个迷宫. 鉴于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各类能够接触到的课程文献(书籍、文章、演说文件等),其庞杂程度可能会超过所有其他教育类型,基础的与专业的,理论的与实践的,普通教育的与职业教育的(事实上其他类别教育往往很少研究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则恰恰相反),国内的与国外的,历史的与现实的(职教课程研究往往比其他领域更多地承受来自内部的质疑与批判).即使对于同一文献,因不同接触者理解能力、知识积累与取向的不同而有不同所得.  相似文献   

7.
在考察现代、后现代课程研究内涵的基础上,就现代、后现代课程研究的关系,后现代课程研究的意义,后现代课程研究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试图围绕并通过这些方面的探讨,勾勒课程研究的发展思迹,揭示课程研究的范式转变,最张普我国当前的课程理论研究提供借鉴或启示。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门学科,其概念的界定决定着研究者的研究思路与研究逻辑,就我国新时期以来的课程研究看,所出版的著作中,常常将课程概念的界定当做理论体系建设的一个主要的任务,然而,当我们对这些概念进行梳理并将其与著作的本题部分对照时,却发现其中问题不少。因此,探明课程概念对我国今后的课程理论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校课程开发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不少地方和学校把学校课程开发视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对学校课程开发表现出较高的期待和热情。然而,我们对于学校课程开发的认识还很不足,在当前学校课程开发研究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反省与反思必能帮助我们修正错误,发现学校课程开发的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0.
幼教课程改革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现有幼教课程改革的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幼教课程改革的方案、内容、历史等,而对于幼教课程改革本身的一些重大问题研究不够。这主要表现在:对于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缺乏全面思考,缺乏更为宽广的理论基础。基本依靠儿童发展心理学;没有在社会一政治、文化的层面思考和设计幼教课程改革;缺乏明确的幼教课程标准;缺少对课程改革过程和课程改革实施效果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课程行动研究:理念、基础和需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汪霞 《教育科学》2001,17(3):9-12
本文着重探讨课程行动研究的基本理念,分析课程行动研究不同于其它课程研究方法之处,揭示课程行动研究的历史和哲学基础,并从学校现实、课程行动研究的对象、教师的目的等方面说明对课程行动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为了促进国内外课程与教学研究领域的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更好地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在课程研究一百周年的2018年,于11月2日~3日举办了第16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本次论坛的主题为"课程研究:百年审视与未来想象",来自美国、德国、日本、韩国,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大陆地区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共同反思课程研究的历史,审视课程研究的现实,探讨课程研究的经验和挑战,并进一步构想课程研究的美好未来。  相似文献   

13.
课程行动研究是在课程改革和中小学教育科研蓬勃开展的背景下再度兴起的,处于传统课程研究核心地位的课程实验研究因其现实与理想,现实与需求的距离而无法渗入到教师的职业实践当中去,而以教师即研究者为理念的课程行动研究通过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正日益凸显其价值,本文重在探讨课程行动研究在克服课程实验局限性,使课程研究真正走出“象牙之塔”而成为一项广泛的事业中所显现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课程设计是将课程基本理念转化为课程实践活动的"桥梁",它包含了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研究的成分.课程设计水平不仅能够反映课程理论研究的成果,更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解放前,我国的课程设计研究就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因建国后我们全面地照搬原苏联的教育理论,致使课程理论研究受到冷落,课程设计研究一度中断.  相似文献   

15.
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课程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课程研究是教育发展的基本动力。我国的课程研究目前在研究的取向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如过度“西化”和脱离实践的研究态度,课程研究应该坚持的正确取向,一是立足教学实践,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二是突出课程研究的本土化特点,避免课程成为“他人”研究的领地。  相似文献   

16.
研究性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这是一种创造性的学习,其间始终贯穿着学习主体的思维活力。创造性思维的策略是促进学习逐步深入、走向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大学英语教育隐性课程研究的内容、意义及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英语教育在显性课程建设方面为进入21世纪已经作好了准备。这体现在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重新修订和大学英语教材的连续改革等方面。这说明中国的英语教育的显性课程研究已经跟上了时代的要求,但是对影响教育质量的潜在的方面--英语教育隐性课程的研究有所欠缺。本文试图从探讨英语教育显性课程设置方案的教育性问题出发,认真探讨英语教育隐性课程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主要问题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8.
从不加解释的引用课程实施的概念,到认识课程实施研究的意义,再到对课程实施进行多侧面的理论思考与探询,二十年来课程实施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却表现出研究热情不高,研究范畴不清,研究方法单一等问题,未来课程实施研究应该以课程改革的需要为出发点,将课程实施研究纳入课程改革的整体研究之中,使之成为课程改革研究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课程批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但在我国课程研究中缺乏对课程批评的关注,虽然。尤其是从新课程改革以来,有关课程问题的争论不断涌现,可由于缺乏课程批评的理论和知识,在课程争论过程中频繁出现失范现象,甚至出现过激行为。为此加强课程批评的研究,使其在课程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趋势。加强课程批评的研究,关注、研究课程批评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把握其研究的主题和问题域;要分析课程批评本身所反映的课程和社会、文化关系的互动变化:初步形成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课程批评研究范式、涌现一批优秀的批评专家和批评共同体;对课程批评的回应要采取合适的行动策略;重视运用科学和人文的研究方法探索课程批评的目标、标准、机制和手段。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