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当代南方女性作家的杰出代表人物鲍比·安·梅森在其小说中创作了大量的普通人物.探讨了他们颠覆历史传统,勇敢迎接挑战的思想主题。从历史角度出发,研究这些变化发生、发展的始末以及主人公们成长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
托马斯·杰斐逊是美国著名教育家,非常重视法学教育。他亲身经历了美国建国之前的学徒式法学教育,倡导以通识教育为基础进行法学教育,设立了美国大学的第一个法学教授席位,对美国早期法学教育的革命性转变起了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19世纪上半叶,美国兴起了一场社会改革运动,其突出之点表现在极为关注社会弱势群体,改革者们努力为黑人奴隶、妇女、儿童、残疾人、精神病人、穷人以至监狱犯人等呼吁合法的权利,他们的目标是要让人成为人,享有人的尊严;钱宁作为运动当中一个来自社会上层的活跃的改革者,积极参与了各项改革运动。作为改革者的钱宁,时刻站在人性的高度,从道德的立场来考虑和衡量一切,他希望任何一个入都能有完善的美德,都能时刻以自己的良知为参照;但他的每一项为弱势群体谋福利求平等的改革措施都直接威胁到了他自己家族和他所处阶层的经济利益和政治特权,为此他受尽了白眼,受尽了攻击,但这丝毫没有动摇他l的改革信念,在执著改革的过程中,他表现出了巨大的精神力量和人格魅力。当然,他的思想观念有着明显的空想性,这给现代人带来了不容忽视的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在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代,作为当代美国高等教育改革的设计师,克拉克·克尔在他的《大学的功用》一书中系统集中地阐释了他关于美国现代大学理论的思想。他的高等教育理论着眼未来,所提出的多元化巨型大学观,是其高等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力地指导了美国乃至世界的高等教育的变革,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5.
保罗·塞尚用色彩造型、艺术变形、几何构成方式,使得艺术从模仿再现走向主观精神,从艺术的传统法则到按照自己对自然和艺术的理解来处理画面,从而推动了艺术观念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  相似文献   

6.
马克·吐温是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美国文学中的林肯”。他以其才智、幽默与追求真理的敏锐目光探索着美利坚的灵魂,他两部描写少年历险故事的著作《汤姆·索耶历险记》和《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成为脍炙人口的不朽名著,而后者尤为其伟大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7.
《太阳照常升起》作为海明威的成名作和代表作,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在20世纪,美国传统种族神话的地位受到了挑战,并且显示出摇摇欲坠的趋势。杰克·巴恩斯作为小说中自人男性的代表在与罗伯特·科恩这个“劣等”犹太人相比较的时候,他在各方面几乎都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从这两个人物的身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20世纪西方现实生活中白人的种族神话正面临被颠覆的危险。  相似文献   

8.
2005年是中国科举史研究的重要一年,因为这一年是科举废止一百周年纪念。据考证,科举制创设于公元605年,在中国历史上整整存在了1300年。当下要评论的两本书的问世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们代表了最近人们对科举文化的重新审视,甚至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反思(每一本书都用英汉两种语言出版)。厦门大学的刘海峰被誉为中国科举学的绝对权威,是国内研究科举学的第一人,而且科举学作为一门学科领域得到了学界的广泛认可,下面就其代表作一科举学导论》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9.
理解观是年鉴派第一代史家马克·布洛赫史学观念的一个重要方面,其理解观不仅包括对宏观社会生活的"理解",也包含有对微观的历史学研究实践的"理解"。将其与同时代的法国批判历史哲学家的理解观比较之后可以发现,布洛赫理解观的出发点是基于他对历史学功用的思考,其落脚点则是为了用以指导具体的历史学研究实践。更为重要的是,在当代史学发生新变动的背景下,这一理解观并未中断并得以延续和加强。  相似文献   

10.
景慧 《时代教育》2009,(11):143-143
本文通过对夏洛蒂·勃朗特和艾米莉·勃朗特不同性格特征的分析,以及对小说《简爱》和《呼啸山庄》中主人公命运及细节的对比,提出小说中人物的塑造在很大程度上是作者个性的写照;只有通过对作者性格的深刻剖析,才能更深刻理解文中人物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中国近代大学积极地引进西方大学的"考试荣誉制",这既促进了考试制度的改革,同时也成为培养学生自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在实践之中,却因大学生自治能力较差、"考试荣誉制"本土化改造环节缺失、中国近代大学考试管理制度本身的弊病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负面影响等因素的制约,使得这项考试制度改革无疾而终。当代大学推行"考试荣誉制"的基本思路在于:积极推进大学学业考试管理理念的转变并进行"考试荣誉制"氛围的营造,这是推行"考试荣誉制"的逻辑前提;深入反思中国近代大学推行"考试荣誉制"失败的主要原因,从而建立起有效的防范制度;加大对于"考试荣誉制"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力度。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创作是随着“五四”运动的大潮而产生的。本文认为中国现代历史小说创作已经舍弃了传统历史小说“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桎梏,从开启民智、振兴国家的目的出发,“以古讽今”、“以古鉴今”,既注重文学的艺术创造性,也注重文学的社会教化作用。对今天的历史小说创作也很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考试招生制度。促进公平和科学选才是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的基本问题。高校考试招生制度设计应符合人才成长规律。要用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的视角完善高校考试招生制度。2017年高校考试招生工作要把稳中求进贯穿始终。  相似文献   

14.
五四时期 ,作家关注知识者思想存在状态 ,其与社会的对立 ,使之难以认同早期都市文化。 30年代 ,随中国都市形态成熟 ,知识者在职业、生活与文化意义上对都市参与明显增加 ,思想存在色彩弱化。抗战后 ,工农文化的勃兴 ,使知识者思想存在与现实生存两方面都疏离都市 ,进入乡村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职业教育经历了近代中国职教体系的萌发,新中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新构建、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体系的重塑与发展等历史阶段。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是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与学习型社会的需要,也是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命题,要求我国的职业教育界加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理论研究、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实践探索、拓宽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国际视野。  相似文献   

16.
近代汉字术语(简称“新语”)是在中、西、日文化互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其社会功能,一是塑模并规限近代学科的发展,二是造就新文体,推动白话文运动,三是提供新思想的语文部件。近代新语的启示之一是,东西语文的通约是可能的,又是不易的,有一个复杂的渐进过程;启示之二是,中日两国作为汉字文化圈成员,可以更有效地实现语文互补;启示之三是,外来语可以丰富汉语词库,提供了汉语文发展的“不世出之机”;启示之四是,对外来语要有选择,对某些语言污染需要净化。  相似文献   

17.
学业考试制度建设对于大学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或缺的积极作用,但是在中国近代大学的考试发展史上,学业考试制度不仅备受责难与非议,还一度面临被废止的厄运。对"以考促学"的学业考试理念的不懈追求和对"形式有余而内容不足"的学业考试内容的反思就成为中国近代学者改革学业考试制度的根本动力。探究中国近代学者对于大学学业考试制度的质疑及改革,可以为当代大学学业考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提供必要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18.
汉语时间副词中有一个小类主要表示“时阎闻隔短”,可称之为“短时类副词”。以往的研究对这一小类副词的描写非常简单,对其性质和范围的探讨尚存争议。文章运用句法学、语义学相关理论,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区分了“时点短时义”和“时段短时义”,对短时类副词的性质与范围提出了己见,并试图解决相关争议。  相似文献   

19.
知今通古看科举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往科拳评价中存在着以偏概全的情况,将清末人士举出的极端个别例子当作一般情形,进而否定整个科举制度的选拔效能。关注现实考试改革中出现的一些争论和问题,能使我们对科举制的了解更为客观而深入。科举制并不是像许多人印象中的那么恶劣,即“非恶制也”,应该把“科举”当作一个中性词来看待。  相似文献   

20.
对于唯物史观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和近代中国社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社会物质生产方式的重要地位,近代中国自由主义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认同.但在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问题上,自由主义者往往将唯物史观片面理解为"经济史观"或"经济决定论";在社会历史领域,自由主义者大都保持不同程度的唯心论立场,且对唯物史观的阶级斗争论持反对态度.从近代中国的思想进程考量,虽然自由主义者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存在片面、偏激之处,但其评论与质疑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促进马克思主义者科学理解唯物史观仍有一定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