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生在智力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离不开创造思维的训练。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为主旨,通过研究作者思维创造过程分析阅读文章,加强思维与写作的理论联系,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从而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 创造思维有新奇、独特、流畅、变通等特征。 为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视创造思维的训练,有如下几方面途径: 一、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训练 创造思维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协调统一,综合应用和反复辩证发展的过程。思维在运用中只求异,不利用已有成果,就不能解决问题,取得显著进步;反之,思维在运用中过分求同,只拘于传统习惯,则会限于封闲、保守、原地踏步的境地。运用思维,只有让求同求异相互渗透、相互依存、相互补充,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相似文献   

2.
广义上的比较思维用一句话来讲就是“同中求异”,“异中求同”.而“同中求异”是求异思维,“异中求同”是求同思维.求异思维善于抓住事物的个性,利于把握事物的特征;求同思维则善于抓住事物的共性,利于把握事物的本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比较思维,既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相似文献   

3.
思维训练是应用题教学的重点。思维的方式有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求同思维是通过归纳的办法,探求解题规律的思维过程。求异思维是从某一问题出发,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发散,寻求不同的解题途径的思维过程。研究表明,一个课题的解决需要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配合,即既要使思维沿着不同的道路发散,又必须应用原有知识和规律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是两种不同目标的思维活动 ,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 ,对立统一于比较之中。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 ,只有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求同与求异思维 ,才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的本质 ,掌握知识面的联系与区别 ,并能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为开发其智力打实基础。一、异中求同 ,训练思维的条理性“一切事物的共性都寓于个性之中。”数学中的许多共性问题 ,也必须蕴含在相应的个别对象之中。在数学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进行“异中求同”的思维活动 ,从许多个别对象中去探求共同规律 ,建立…  相似文献   

5.
比较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数学概念的比较,往往以“求同”与“求异”作为思维的出发点和归宿。这两种不同目标的思维活动,分别称作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对立统一于比较之中。一、引导学生在异中求同,提高抽象概括能力为了使学生正确认识概念的本质,可以列举各种对象,引导学生用求同思维去认识和发现对象中的共同属性。  相似文献   

6.
求异思维是相对于求同思维而言的,它和求同思维都是思维的一种形式.求同思维重在"同",而求异思维重在"异".求同思维是从已知的条件和目的中寻找惟一答案的一种逻辑思维方法,它只从一个方面去思考,每一个思考步骤都指向标准答案.求异思维又叫发散思维,是指从多方推测、假设和构想中来试探答案的创造性思维形式.它可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去寻求答案.传统的教学太重视求同思维训练,重视标准答案.其结果是学生只知继承前人的知识而没有创新的冲动.现代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重视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语言与思维的统一发展。”这里所说的思维,按其思考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求同思维是人们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沿着某一个方向去思考,达到某一正确结论的思维;而求异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是两种不同目标的思维活动,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正确处理好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对立统一关系。对开发学生的智力,特别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是在交替的信息中展开的。从目前教学现状看,我们较多关注求同思维,对求异思维的关注很不够。因此,我认为特别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探究求异思维的多种形式。一、提倡多样性解答多样性解答,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或布置一项作业,要求学生做出多种多样的正确解答。例如,我在要求学生用"纷纷扬扬"这个词语练习说话时,要求学生独  相似文献   

10.
邹引 《物理教师》2000,21(8):13-14
人的思维有求同定势的一面,也有求异与变通的一面.求同有利于学习前人的知识与经验,求异则有利于把前人的知识经验发展创造,从而更快推动社会进步,所以求同思维强的人守成性强一点,求异思维强的人创造性强一点. 求同与求异是思维的二极.为了进一步贯彻素质教育,在课堂教育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无疑应加强求异思维的培养. 教师无论在概念教学或学习题教学中,都应十分重视学生思维中出现的求异思维.久而久之,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大大加强. 下面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在运动学公式s=vot+1-2at2的推导…  相似文献   

11.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的培养对于学生正确地解决数学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的培养也有助于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形成,养成独立思考、独立探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既需要求同思维,更需要求异思维。作文是教学活动的一项基本训练,应当与大纲、教材和教师制定的训练目的、要求求同;学生作文前首先要审题,因而所写内容应与题目的要求求同,否则就是文不对题;作文有一些基本规律,如:文以意为主,结构必须完整,前后要衔接照应,观点和材料必须统一等等,这些都应当求同。但是,作文不能一味求同,如果一味求同,就会把学生培养成“人云亦云,亦步亦趋”的庸人。所以,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还应该积极发展学  相似文献   

13.
培养创造力的中心环节是培养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求异思维(或称发散思维、扩散思维)。因此,许多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都注意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这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激发创造能力。但是,如果不考虑“求异”的目的、时机、路径、效果,一味求“异”,不但会浪费课堂教学的宝贵时间,达不到教学目的,还会造成学生思维的混乱。所以,在进行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时,应注意下面三点。其一,要“合理求异”。为了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有位教师在教《皮球浮上来了》一文时,提了这么一个问题:“要把皮球从树洞里取出来,除了用水灌这一方法外,还有其他更好的方法吗?”生抓耳挠腮,面呈难  相似文献   

14.
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数学活动、数学思维的训练也离不开对这些联系与区别的理解、辨析与应用。数学活动要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但绝不可以轻视"求同"。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是引领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提升学生数学能力很有效的策略之一。异中求同则易通,同中求异方为通。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通了,才有可能转化为能力,才有利于提升能力,最终才能真正达成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大目标。  相似文献   

15.
求异思维,就是打破旧框框,解放思想,力图创新的一种思维方式。它反映一个人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创造性,所以心理学家又称它为创造思维。要发展学生智力,把它们造就成为思路开阔,妙思泉涌的创造型人才,在语文教学中,就必须重视培养学生求异思维88力,怎样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呢? 一、加强比较教学,引导学生同中求异 运用比较法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从相似的事物中去寻求其细微的差别,在相异的事物中寻求其共同点。即同中求异,异中求同。  相似文献   

16.
一、“条件”和“问题”的“求同”与“求异”对比四年级整数部分的三步或四步应用题比较难,如何突破难点培养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是关键。在教学中,我采用同类题,在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上的变化,进行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针对不同情况,因材施教,进行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两种能力的构建,最终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说起思维训练,人们大多会和数学教学、阅读、作文训练联系到一起;而识字教学只能算是一种基础知识教学,只需掌握即可,何谈思维训练呢?其实不然,识字教学不仅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它也是培养学生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重要基地。一、异中求同,训练求同思维所谓异中求同——就是在看来并不相同甚至相反或不相干的事物中寻找其共有的特征。在识字教学中挖掘其共性,往往能发现事物之间隐含的不易发现的共有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实践与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学家把人的思维分为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创造性思维也就是求异思维。数学教学中表现为,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是满足于一般的结论,而是广泛、深刻地进行思维,提出新的假设、新的构思,从而发现和解决新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必须引导学生将思维由“求同”转化为“求异”。一、培养探索精神,打好转化基础要实现由“求同”转向“求异”的思维方式,首先必须使学生具有各种有利于转化的心理品质,这些心理品质的核心是探究心理,而“发现式”教学对培养探究心理则是行之有…  相似文献   

20.
下面简介单元教学思维训练的“求异法”和“求同法”(四)求异法求异法,也叫求异思考法,或求异思维训练法。它是教师为了活跃学生思维、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求异思维能力而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引导学生不依常规。不固成见、能独立的从不同角度去思考,从不同途径去找寻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求异法的运用主要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求异思维的能力。据近代心理学家的研究,求异思维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和精细性等特征,其中的“独特性”是求异思维的最主要的特征。启发引导学生多角度的思考和多途径的去寻找答案,是培养求异思维的一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