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体的角度,通过对余秋雨散体定位的分析,阐述散的体分类不够系统、科学,散体的原有规范已经不能涵盖新的散样式,从而进一步论述余秋雨散批评中存在的缺失与散体分类的缺陷有着必然的关系。认为世人对散体的建设重视不足,应持续地对一种学现象进行跟踪,摒弃浮躁与意气用事,以期散批评能达到深入、公正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余秋雨散是凭借厚重的历史化蕴涵和对人精神的张扬,成为了90年代中国坛的一道亮眼景观;而忧患意识,则是余秋雨散里贯穿始终的精神特质之一。先秦以降,中国人学的价值取向历经曲折流变,而余秋雨散中的忧患意识正是源自作家对学自身使命的自觉承担;这种忧患意识对个体生命和民族历史化命运的反思为基点,内涵复杂和立足历史、指归现实是其两大总体特征。  相似文献   

3.
对余秋雨历史化散的研究和评价,是以对时代语境的理解为基础.把余秋雨历史化散的成功放在当时的时代语境中加以考察,认为余秋雨历史化散的成功首先得益于散作家在80年代已经拥有了自由创作的心灵空间,获得了话语权;其次,在80年代余秋雨完成了自己精神主体价值重心的重新贞立并完成了自己理论思维话语的重组再构,为创作历史化散做好了主体精神的准备;再次,余秋雨所创作的历史化散客观上抒解了中外受众的历史情结,满足了他们对历史的需求,其成功后面活跃着市场经济的面影。  相似文献   

4.
余秋雨散文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秋雨散研究大体可分三个阶段:肯定性评价阶段,否定性评价阶段,“余秋雨现象批判”阶段。对其肯定性评价有誉之上天之嫌,对其否定性评价有按之入地之弊,而在余秋雨现象批判阶段则纠缠更多的是意气之争。我们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批评家们共同努力下,定会对余秋雨散思想价值与美学价值有一个客观公允的评价,给其人其一个应有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5.
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传统化对余秋雨散创作的影响,从而说明余秋雨对中国传统化的自觉继承。  相似文献   

6.
试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人格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散出现新的走势。余秋雨散从化的视角表现出对民族化的忧患,最终落肢于对现代明重建的企盼,反映出余秋雨作为化人的化人格。  相似文献   

7.
《中学教育》2004,(10):6-7
《南方都市报》9月27日刊登学评论家王尧的章《“化大散”已走向终结》。章之前配发编话说,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以来,由于余秋雨出版《化苦旅》一书,开创了一种新的散写作潮流,以致“化大散”一度兴盛,到了凡写散似乎就只有“化”一途了,散界尚“大”之风也越来越严重。王尧教授适时地提出“化大散”终结论,值得深思。的确,散是个人的,独立的,它最怕落人集体主义的写作时尚之中。如果在最需要作家发表识见,  相似文献   

8.
木目 《现代语文》2004,(11):7-7
朱自清的散是以情胜的。他的学活动从新诗创作开始。诗歌重情的特点自然也影响了他的散。他的散或描摹世态,怀人抒情,或即景写情,融情于景,或融情于理,以理蕴情,无论叙事、写景都贯注一个“情”字。朱自清散的“情”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或朴素,或丰盈;或庄重严肃,或幽默诙谐;或忧郁惆怅,或积极进取。他的精神世界、化教养、社会观念、审  相似文献   

9.
本从人精神的失落与召唤、超越回归、苦旅与冶炼、审美与思辩四个层面审视了余秋雨散中化精神的发源、发展、成熟的过程,剖析了世纪之交知识分子的人关怀、审美美人格的冶炼经历,论述了余氏散本风格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0.
秦牧和余秋雨同为学者散文的代表作家,但他们的创是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本文试图从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对“形散神不散”的诠释,对“谈话风格”的比较中,论述时代政治因素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当代散文漫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后“十七年散”的总体评价实在不能太高,处于历史的“低谷”时期。新时期“老生代散”代表着传承民族传统化的稳定而高雅的力量。新时期涌现出大批散“名家”,贾平凹、周涛、史铁生、余秋雨的散各有特点,也有不足。新时期女性散异军突起,是当代学史上一个最为突出,也最为重要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学现象,余秋雨的异军突起越来越引起众多人的关注。本试图通过对余秋雨化散叙述模式的详细分析,来探讨他成功和失败、引起多人赞叹也引来不少人诟病的原因。余秋雨通过对中国古老的传统叙述方式-圆形叙述的借用、对大词和圣词的借用,成功地打动了读和征服了一个需要浪漫主义的阅读时代,从而在一个市场化的年代里,建立了他“散大师”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重庆作家许大立在从事小说、报告学和影视学创作之余,也努力进行散创作。在当今散挣破昔日的歌颂性抒情散创作模式之后,呈现出了丰富多样而又怪异芜杂的大散创作形态。许大立散在这大散格局中,占有自己的艺术空间。许大立散应定位于知青散和记散。这种散体现了对生活的强烈干预性。许大立散还有待于进一步丰富和完美。  相似文献   

14.
叶友香 《现代语文》2006,(8):121-121
余秋雨先生的散几年前就零零星星读过一些,这个暑假又买来一本他的自选集《秋雨散》来细细品味。“好书不厌百回读”,确实如此,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为作“常常几个月埋首于砖块般的典籍中”苦苦搜寻资料的这份耐心、恒心所感动;为作“精骛八级、心游万仞”的联想和想像而赞叹:为作行云流水、舒展自如又充满理趣的语言而拍案。他将学与历史巧妙地重叠、将客观与主观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没看过《秋雨散》的人大概很难想到,那一处处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名胜与历史古迹,在它们的背后会有如此深刻的含义。  相似文献   

15.
散文散谈     
散是一种最贴近人们生活感表,日益为人接受和喜爱的一种学样式,散是创作的根柢和基础,又是学创作的极致,本从散的几个基本特征;实与虚,形与神,小与大,情感与自我诸方面,随笔而谈,试图探新世纪散发展的新样式。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现代学史上,王统照最早支持了周作人倡导的美运动,最早提出了纯学散体概念,并把纯学散分作五类体式,虽然其范围较宽泛,但仍促进了纯学散或说促进了美的理论研究与创作发展。  相似文献   

17.
余秋雨是九十年代文坛上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文化涵量大、涉及面广、视野开阔,具有深厚的意蕴,堪称文化散文。本论文就是从人生意识、文化人格、人类归宿三个大的方面,来分析余秋雨散文对文化的观照问题。进而阐述了余秋雨正是在文化与文学的交融中,努力实现着一个文学家的职责。  相似文献   

18.
一般人都知道茅盾是中国现代学史上杰出的小说家和学评论家,其实,茅盾也是中国现代学中的一位散大师。在星河灿烂的中国现代散作中,如果铨取为中国现代散发展作出独特贡献的大师的话,茅盾当与鲁迅、朱自清、谢冰心等比肩。  相似文献   

19.
二十世纪中国散文现象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指出二十世纪出现的几种散现象。以学本体观作为理论的基点,重于整体性的把握,重于对学现象作鸟瞰式的勾勒。诸如:关于“美”问题、关于杨朔散现象的再认识、关于对化散的宽容与界定等,试图从一个新的角度,对百年来突出的几种散现象进行重新认识和界定。  相似文献   

20.
韩愈对发展和完善古代散的体裁品种和艺术形式,做出了重要贡献。探讨韩愈散的艺术技巧,指出韩愈散及其学主张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