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当前教育工作者为之奋斗的一个目标,创造能力的高低也已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大小的重要标准。而创造性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具备良好的创造性人格,因此创造性人格的塑造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形成及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地说,良好的人格因素既可促进创造活动的成功,又可促进创造能力的发展与完善;反之,不良人格因素却可阻滞创造成果的诞生。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素质教育的核心,而只有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创造性人格,才能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新时代人才.综合实践活动以其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以及重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特征为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培养创造性人才已成为当今时代的要求,而创造性人格是影响儿童创新潜能发挥的最重要因素。为此,本文从儿童创造性人格的特征和发展特点两方面总结了国内外有关儿童创造性人格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目前儿童创造性人格研究领域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4.
社会迫切需要大批创造性的人才,在当前教育中,是培养“听话的人”,还是培养“独立自主,富于创造精神的人”已成为教育工作者施教的课题。培养创造性人才,放在首位的应是培养人才良好的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相似文献   

5.
创造性人格的研究和培养已成为教学理论研究的新热点。因此,创造性人格的若干问题也在引起人们的探讨。创造性人格的内涵,创造性人格的结构要素包括创造动机、创造能力、创造意志;创造性人格的行为特征表现为好奇心、独创性、灵活性、坚毅性等。  相似文献   

6.
"为创造而教"已成为当前学校的主要教育目标之一。创造性主要受知识、智力、认知特点以及人格等方面影响。为了促进学生创造性发展,学校要营造宽松、自由、民主的教学环境;创建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教学体系;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展丰富多样的创造活动。  相似文献   

7.
创造性人格指一个人所具有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品质,其标志之一就是在实际生活中不仅能正确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而且能指引人们去获得新知识或未知问题的新解释,从而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结果。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创造潜能的发挥是人的最高需要。”由此可见,培养创造性人格不仅是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也是学习主体的最高层次的需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创造性人格的培养已成为现代教育活动的重要指向。而作为人文教育的历史教学,则更应成为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天然沃土。  相似文献   

8.
儿童创造性人格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创造性人格的研究已成为当前发展心理学的研究热点之一。已有研究揭示,创造性人格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统一,呈现出多维度、多特质的结构;不同创造性人格类型倾向的个体存在差异性的创造潜能,其发展特征和表现侧重点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儿童创造性人格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儿童人格、社会性及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本质和因果机制,同时也为其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文章从创造性人格结构、发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述评,并提出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未来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是教育的核心。个性与创造性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充分发挥个性,才能培养创造性。有针对性地提供适合个体特点的教育,才能培养优良的个性、健全的人格,成为全面素质得以良好发展的创造性人才。  相似文献   

10.
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必须为其创造性人格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阐述了宽容对于学生创造性人格成长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和科技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培养高校学生的创造性素质已成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高校学生是国家与民族兴旺发达的骨干人才,他们的创造性素质在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历史使命中具有重要作用。为此,从创新人格是创造性思维之本,高校教学过程的演变及开发创造性思维的探索,创新人格的培养与创造性教学过程的三方面探讨高校培养创造性素质的这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2.
开展创造性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型人才,塑造学生主体型人格,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朱新秤  蔡立丰 《教育导刊》2004,(13):22-24,47
创造性人格是创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就必须为其创造性人格的成长创设良好的环境。本文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阐述了宽容对于学生创造性人格成长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了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良好的人格不仅为创造性活动所需要,而且它本身就是人的创造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聪明才智是智力因素,是创造性的一种潜能,其实现需要人格的参与。人格是影响创造潜能发挥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并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角度谈了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塑造问题。  相似文献   

15.
胡清河 《考试周刊》2011,(69):219-220
要突破传统教育束缚,寻求新的教育契合点,尽可能塑造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对创造性思维的呼唤,已成为时代的强音。中学语文教育应着眼创新教育的发展,优化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心理环境,激发学生的主体创造意识。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教育中,为创造性而教已成为学校的主要教育目标之一。所谓创造性,指的是“产生出符合某种目标或新的情景的解决问题的观念,或是创造出新的社会(或个人)价值的能力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人格特征”。①它不仅包含着“创新”的智力因素,也包含着“创新”的人格素质。有人认为,创造性培养的最好场合和手段,是教师指导下的,以教科书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②这种在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发展创造性的教学,称之为“创造教学”③。它是创造教学的主要形式。  相似文献   

17.
教师创造性人格是教师完成教育工作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创造性人格的手段,有利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化发展。教师创造性人格的塑造主要通过增强教师的创造意识、激发教师的创造动机、解放教师的创造精神、培养教师的创造能力,以及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创新教育与青少年创造心理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实施创新教育是21世纪教育面临的必然选择,这是因为知识经济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造性人才是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问题,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素质教育的实施客观上要求实施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培养青少年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性表现能力和创造人格等创造心理素质。培养青少年的创造心理素质应从教育观念的转变,学校创新环境的创设,创造性教师队伍的培养,青少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造人格的培养,实施创造性教学等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从目前我国教育的实践来看,高职生创造性人格的缺失,已严重影响了高职生创造潜能的发挥,不利于创造型人才的培养.因此,文章以创造性理论和人格理论的结合为基点,对创造性人格作了界定,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推论出高职生创造性人格现状的一般结论,探寻高职生创造性人格形成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探讨培养高职生创造性人格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穆红霞 《班主任》2001,(2):18-18
创造型人才=创造性思维十创造性人格.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作为班主任,肩负着教育、教学、管理三重责任,而最重要的责任是对学生进行健全人格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班主任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