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与管理》2017,(1):27-35
研究新兴技术的市场潜力,有助于把握新兴前沿技术的竞争趋势、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基于专利组合分析方法,利用能"洞察技术进展与竞争趋势"的专业知识产权分析平台Relecura,选择技术颠覆潜力和技术成熟度两项综合指标,以医疗领域新兴技术新抗体为实证,对其技术领域、技术子领域、国际专利分类代码和美国专利分类代码等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中采用的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的指标和方法,具有更强大的技术市场潜力分析功能。  相似文献   

2.
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集合论的技术应用领域转移研究方法。根据学科-领域对应关系,将文献归类到不同学科大类,然后将学科大类视为技术应用领域;再定义技术应用领域文献的最大、最小集合及交叉集合,通过计算各集合内文献量随时间的变化,实现技术应用领域转移研究的目标。研究结论对于企业把握研发方向,有的放矢地配置研发资源起到决策支持的作用。文章以无线电力传输技术为例,对所提出的研究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3.
借鉴有关研究成果,采用"震级法"——即将衡量地震强度的麦加利等级引入新兴技术经济效应评估中,提出了新兴技术经济效应评估等级量表,将震级原理应用于经济体系中,构建了用于评估经济体系中新兴技术经济效应的理论框架,解决了新兴技术经济效应评估中的量化描述问题。用"震级法"所作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目前生物医药新兴技术领域的经济影响依次大于通信传输、航空航天。  相似文献   

4.
当后发企业由追赶向领先转型时,核心技术能力构建成为主要议题.通过对华为公司的实证分析,从总体技术能力和核心技术能力2个维度考察后发企业转型期的技术追赶绩效.研究结果表明:在两大关键电信技术领域内,华为已经基本实现总体技术追赶,但在核心技术上发力较晚,尚未完全达到领先.另外,华为在新兴领域的技术追赶绩效要优于传统领域.  相似文献   

5.
首先利用生态位理论清晰地描述了新兴技术生态位拓宽、应用领域迁移的演化模式,分析出了新兴技术断点跳跃的演化路径.接着提出了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伴随新兴技术的发展,新兴技术的商业模型不断创新的六个发展模型.最后,用LED照明技术及其商业模型的发展和创新验证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栾春娟  程昉 《科学学研究》2016,34(12):1761-1768
探索技术的市场潜力测度与预测方法与指标,将有助于把握新兴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基于专利组合分析方法,选择技术颠覆潜力和技术成熟度两项综合指标,利用Relecura知识产权分析平台的四象限图示分析模型,以医疗领域新兴技术细胞免疫治疗为实证,对其技术领域、技术子领域、国际专利分类代码IPC和联合专利分类代码CPC等进行了实证分析。与以往的专利组合四象限分析相对比较单一的指标分析模型相比较,综合考虑了多种因素的指标和方法,具有更强大的技术市场潜力测度与预测功能。  相似文献   

7.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二次电池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对于二次电池及其充电器的研究与改进,虽非一个新兴领域,但仍然有着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国内企业和个人应当加大对国内外相关领域尖端技术发展动态的关注,避免重复开发,在行业领先领域形成专利保护优势.  相似文献   

8.
新兴技术产业化对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在两个维度上将新兴技术产业分为四类,并在系统的视角下对以混合动力汽车为代表的第IV类新兴技术产业化进行了研究。通过建立和分析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提出了中国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发展的策略体系。本文的研究表明,通过系统建模对新兴技术产业化进行研究,是进行该领域研究的一种可行思路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构建新兴技术基础设施--适应新兴技术的公共政策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基础设施为企业和国家进行技术创新提供了基本平台,又在快速的技术变革潮流中不断更新和完善。当前的新兴技术以其高度不定性、快速变化和市场适应性等特点,对我国现有技术基础设施提出了挑战,要求政府快速调整公共技术政策思路,构建新兴技术基础设施,保障企业顺利获取新兴技术能力,提升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王敏  银路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8):140-142,161
新兴技术的高度不确定性和创造性毁灭特征给传统管理的思维和方法带来了巨大挑战,其中典型领域是新兴技术企业知识员工的管理问题。本文通过剖析新兴技术环境对管理知识员工带来的挑战,结合知识员工的人力资本特征及其任务特点,提出新兴技术企业管理知识员工的几点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