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学上有“意境”一说,语文教学亦有“意境”。现代语文传承了浩如烟海的古代文化,而“意境”则是中国古典美学特有的概念.它浓缩了儒、道、佛三家的精萃,并超越了文化艺术的范畴,其广度和深度升华到了整个人生。儒家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道家的“无为而治”、佛家的“天人合一”,无一不在诠释着一种人生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生"是宇宙万物的本体,对"生"的本原的探讨可导出生之要义———"独化"、"创生"、"生动"。而对中国古典美学"虚静"命题的同步思辨能挖掘出其丰富的内蕴。由此得之,"生"之要义是宇宙万物本体"生"与中国古典美学"虚静"观二者相互通达的内质。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名道教领袖兼文艺理论家、美学家,葛洪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富有意义的文艺美学观点。主要体现在:针对儒家“德本文末”的传统文艺观提出了“文非余事”的尚“文”美学观;在尊崇道家所追求的自然美之基础上,针对道家只重自然反对雕饰的美学思想提出了“匪染弗丽,匪和弗美”的美学观;在探讨艺术的鉴赏时,提出审美鉴赏具有差异性以及艺术的多样性等观点;同时还针对儒家的“崇古”思想提出了文章“今必胜古”的文艺发展观。  相似文献   

4.
“诚”作为中国古典美学之源,自《中庸》以来就日益确立起形而上学最高本体的地位,《易传》中对“诚”的发微使其美学内涵愈加丰满,周敦颐在《通书》中明确“诚”作为本体的美学思想及牟宗三侧重从心性美学角度生发“诚体”,这些对“诚”各角度的审视使“诚”成为了儒家哲学不可跳过的美学之维。同时,“诚”有着通天命与立人极的美学作用,“诚”之美既可显露于形上之天道,又可呈现于形下之人道,并可实现中西互通、互动的凝视。追溯其美感之源,主要体现于本体与“体诚”过程的纯粹美、境界形态与人格修养的道德心性美、圆融通达的中和美以及崇高精神与以小见大的意境美四重维度。  相似文献   

5.
道家的“道”虽然与现实层面上的仁义等道德具有相悖的内质,但与真正意义上的道德则有着一致的价值取向.道家道德的最主要特征在于它的自然性.道家的自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具有三维的意义:在本根论上,它是万物存在的依据,即“道法自然”;在存在论上,它标明的是万物的本性,即“万物之自然”;在方法论上,它演绎的是必须因循万物来成就万物的实践操作.在三维的视野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道家与儒家的不同,不在“为”与“不为”,而在如何为.儒家注重的是人的主观有为的方面,道家所重视的始终是如何创设最良性化的条件使因万物而为的实践通畅的方面.这是应该明辨的.  相似文献   

6.
“梦游“一直被作为一个医学病症名词,很少注意到该词古典意义对古典美学、艺术创作的影响。实则,“梦游“也是中国古典美学、艺术创作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梦游“作为一种特殊的审美体验,其内涵不仅可以包含儒家之“游“、道家和禅宗之“游“,而且呈现出现实审美所不及的特点。同时,“梦游“也是主体在意象世界中的艺术创造活动,在中国古典艺术作品中有着十分丰富的体现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先秦儒家与道家相比,孔、孟、荀是以人为中心、为出发点、为根据,承认存在,立足现实,注重人生和社会实践,务求建立一完备、自恰的秩序体系。道家之庄子则是以自然为中心、为出发点、为根据,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思想是从其本体论核心中逻辑推导出来的。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庄子则批评儒家“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意犹批评儒家“蔽于人而不知天”。由“天人”关系方面看,儒道二家虽都讲“天人”,但儒家实际上是侧重于“人”的一极,庄子实际上是侧重于“天”的一极。由本体论角度看,“蔽于天而不知人”,实为庄子对于绝对真理的一种“往而不返”的追求,庄子由此而对于“天”、对于“物”、对于人类感性认识的极限,都有充分的论述,较之先秦儒家甚至于道家之老子,都更为深入系统。  相似文献   

8.
道家哲学以"道"为核心范畴和最高范畴.哲学乃美学之母.道家哲学主要是以"道"为本体的思维观、宇宙观、人生观对中国美学产生影响的.把握了"道"与中国美学的关系,也就说明了道家哲学与中国美学的关系."道"决定了中国人对艺术的本体认识;"道"形成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思维定势;"道"的思维促进了中国古代艺术辩证法的发展;"道"奠定了中国艺术风格的审美取向.  相似文献   

9.
先秦道家老庄的思想博大精深,其中蕴涵着丰富的“和谐”生态美学思想。道家的和谐思想以道论为其理论基础,“道”是老庄哲学的最高范畴,道的基本特征就是和谐。道家的“和谐”生态美学思想主要包括“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自然和谐之美、“自然无为”的社会生态和谐之美、“复归于补”的自然人性境界和谐之关、“万物齐一”的平等共生和谐之美。和谐是道家美学追求的最终价值和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10.
宋明理学美学断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明理学美学同儒家美学、道家美学、释家美学一样,都属于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宋明理学是集儒、道、释三家文化哲学之大成的文化哲学,它同儒家、道家、释家一样,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美学思想.宋明理学作为一种特定时代的产物,其社会思潮、理论形态和思维模式,都有极鲜明的特点,其对宇宙自然、社会人生、文艺现象与审美现象的探讨与解释,必然包含着某种审美观点与审美思想.一些理学家对文学艺术采取了排斥、否定的态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理学美学的某些内容.  相似文献   

11.
儒家美学作为华夏美学宫殿的坚固基石,从孔子到宋明理学,有其完整的发展历程。它的思想学说,有其保守的方面,常常过分强调艺术的社会功能而忽视艺术的独立特性,重善轻美,重“理”轻“文”。然而,儒家美学也有刚健、进取的一面,它与道家美学的自然无为的超脱态度成为互补关系,与禅宗美学的顿悟直感观念成为对抗和对立,从而对中国的艺术和社会产生极其巨大的影响。中国艺术理论中的“比德说”、“美刺说”、“中和之美说”以及“文以载道说”等,都直接是儒家美学的体现或从根本上受其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中国古代哲学关于宇宙、人生“有”“无”境界的学说和“以我观物”、“以物观物”的本义入手,对土国维的两种境界说作出新的解释,认为“有我之境”乃超越“小我”之儒家境界,“无我之境”乃超越“大我”之道家境界;“以我观物”是以一巳之情现物,仍末忘我,“以物观物”是以万物之理现物,即以“道心”观物,是为忘我大达,高于前者,因而,“无我之境”高于“有我之境”。王氏推崇“无我之境”,实为道家“贵无”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中国哲学研究历来重视先秦道家哲学“道”本体论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原创地位,而比较忽视儒家哲学创始人孔子的“道”本体哲学思想。文章认为,“道”是孔老哲学共同的本体论核心范畴,意指天地万物之本原、本质、本性;它既是一种物质实体,又是一种精神实体,“混沌”、“变通”、“阴阳”、“虚静”是表述“道”本体特征的几个重要范畴;“道”是中国哲学“天人合一”基元命题的本体论依据,也是中国古典美学和谐本质论的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悲剧从诞生到发展,从结局上来说:一直延续了“大团圆”的结局模式。造成这种“大团圆”结局的最终原因就在于儒家学说所倡导的“中和”之美和道家美学所提倡的“无事”之义,以及庸俗市民意识对戏剧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5.
道家的美学思想中老子、庄子关于文艺否定论思想一直受后人关注。这种观点基于道家“道”的观点。道家主张“道”是宇宙世界的本真,它是看不见和摸不着的。人们认识的只不过是它的虚幻的现象而已,从而推出人的感官对它是无能为力的。道家从否定人开始提出了文艺否定论的观点。文艺否定论主张反对文化学术、言辞辩说以及一切审美活动。但是道家也不是一概否定美,他们只是否定感性的具体现实美,也就是用来刺激人的感官的世俗艺术。他们主张的是自然之美,也就是道之美。道家的美学思想对后代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中“大”的范畴出现得很早。在先秦道家的美学思想中,“大”与其哲学思想的中心范畴“道”紧密联系,“大”体现了“道”自然无为的本性。与儒家美学中的“大”受到天命论思想的约束不同,道家美学中的“大”体现了天道的自然无为、无所不能的力量,是一种无限的美。  相似文献   

17.
想象推动如潮如涌的澎湃诗情。 西晋陆机在《文赋》中谈到艺术想象时写道:“精骛八极,心游万仞”,“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形象地描述了艺术想象的过程、状态和作用。著名古典文艺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文之思也,其神远矣。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其思理之致乎,故思理为妙,神与物游”,  相似文献   

18.
“无为”是道家的基本观念。在道家思想体系中,“无为”是与“道”以及“自然”紧密联系的。“道”是道家思想的基础和核心。道是万物之本原(道原),是先天地而在的存在,也是事物之本体(道体),是某一物之所以成为某一物的根据。而“道”化生万物、成就万物,并非为了什么目的,完全是自然而然的,道之本性即是“自然”。“自然”的本义是“自其然而然而不强迫”。就自其然而不强迫而言,“自然”也就是“无为”。自然无为既可以合而言之,亦可以分而言之。合而言之:自然即无为,无为即自然,故日自然无为。分而言之:自然是道之本性,亦可称为道体;无为是道之运作,是人所应效法者,亦可称为道用。  相似文献   

19.
王阳明的蒙学美育观既有古典性,又具有一定的启发性。所谓古典性是说王阳明作为理学家从根本上说不象现代美育理论那样关心文艺教育的独立性。王阳明曾经比较王通和韩愈,说:“后人徒以文词之故,推尊退之,其实退之去文中子远甚。”王阳明贬韩愈而崇王通的理由是王通模仿经书,发扬圣道;韩愈凭诗词文章出名,助长了虚华文风。中国古代文艺学、美学史上一直有明显的文实之争。  相似文献   

20.
叶燮正变观的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叶燮的正变观是在继承以《诗大序》为代表的儒家文艺正变思想的基础上,同时借鉴了钱谦益、黄宗羲等人的主变思想,并在与汪琬等崇正排变的观点的论争中提出来的。叶燮的正变观表现出主变而崇正的特点。“主变”是主艺术形式之变,强调艺术形式风格发展的独创性和多样性;“崇正”是崇尚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要求文学艺术要充分发挥其政教功能。同时它也强调温柔敦厚不受形式风格的制约,温柔敦厚为体,形式风格为用,任何艺术形式风格都是为温柔敦厚的本质服务的,这就充分肯定了多种多样的艺术风格存在的合理性,在一定程度上补充和完善了儒家一向主和平之音而排怨愤之调的诗教传统,在理论上发展了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教思想,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