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廉颇蔺相如列传》一文素负盛名,尤其在刻画人物性格方面,其个性化的生动传神的语言,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中蔺相如在答应赵王往使秦国时说的一句话“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尤其脍炙人口。只一个“必”字就写尽了蔺相如的处境、性格和深谋远虑,可谓一字见精神,境界全出,把人物写活了,写神了,实在妙不可言。对这“必”字的解释,有释作“如果”、“假使”的,有讲为“一定”、“实在(确实)”的。前者为连词,后者为副词。两说均可通。但我认为,从文章的表情达意上看,从当时赵王和蔺相如的具体处境来看,“必”字作副词“实在”讲,则更为得…  相似文献   

2.
《师说》是韩愈的一篇著名的议论文。本文拟就议论性散文的特点,试从逻辑的角度做些分析,以便于对其内容的理解。文章开头说:“古之学者必有师”,点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开门见山,一目了然,并且蕴含着“今之学者更不可无师”的意思。“学者必有师”是一个必然判断,一个“必”字似有千钧之力,它表明韩愈对“有师”的观点十分明确,态度十分肯定。如果将“必”字改为“皆”字,变成实然判断,就会精神大失,看不出作者的坚决态度了。为了进一步明确论点,使问题讨论集中,不发生歧义,作者又对“学者必有师”这个判断中的重点概念“师…  相似文献   

3.
从报上看到一篇短文,讨论“矮”与“射”的意义,该文作者同意某笔记作者的看法,认为这两个字用错了,应该交换过来使用。我觉得这种理解不妥,因为“矮”和“射”各有自己的来历。先说“矮”字。《说文新附》说:“矮,短人也。从矢,委声。”显然,“矮”是一个较为后起的形声字。  相似文献   

4.
从孩子的一点一滴、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我悟出了教育的真谛!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1、模仿课间回教室拿东西,好几个学生围在黑板前仿照我的笔迹写着“暖流”两个字,那是刚学的课文的课题,有的字已经写到了难辨真伪的程度了。我十分汗颜,心想:早知如此,真该把那两个字写得更好一些。其实,学生模仿老师的又何止是字迹?言行举止、待人接物、立身行事……这一切一切无不在模仿之列啊!想到这些,我们有什么理由不“立身为范”呢?2、情绪明明阳光灿烂,说不上来的烦躁与疲惫却纠缠着我不放。讨厌!转身,我的天!从哪冒出一条蛇恐怖地注视着我。…  相似文献   

5.
关于《马桥词典》是不是《哈扎尔辞典》的模仿,近期已有不少持论公正的文章,我不再赘述。1997年1月13日《羊城晚报》发表的张颐武的文章《我为什么批评〈马桥词典〉?》当中对《马桥词典》和《哈扎尔辞典》做了对比,这让我很惊讶。有这种荒唐的对比法吗?张先生支持“模仿说”的全部论据除了两者都是词(辞)典体之外(体裁趋同是不是一定就是模仿?这似乎是不用争论的常识问题),就是认为既然(哈扎尔辞典)写了“哈扎尔人”的历史,(马桥词典)也有一个词条写了“罗人”的历史,那还不是模仿?张先生先从“(哈扎尔辞典)的编纂始末…  相似文献   

6.
20 0 3年《考试说明》关于作文发展等级的标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两点 :1.思想深刻 ;2 .语言要有文采。比之于 2 0 0 1年 ,对文章思想的要求删去了“透彻” ,“有文采”这一要求中新增了“善于运用修辞手法”这一细点。那么 ,怎么理解和应对这样一种变化呢 ?新的《考试说明》颁布后 ,我看了一些反应作文考点变化的论文。有些文章认为删去“透彻”二字意味着降低了审题立意的难度 ,我不太赞成这种看法。我认为 ,开放性的话题作文确实拓展了学生的写作空间 ,但学生作文表现出的思想之于材料必须是正确的、准确的乃至于深刻的 ,“深刻”是审…  相似文献   

7.
一 .一字贯穿,前后勾连   细读文章,便会发现,作者用一“思”字贯穿全文。第一段,作者先通过两个人们耳熟能详的比喻引出“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的主旨,再用原来的比喻从反面强调这一主旨,最后又从人君特殊的地位和职责出发推出这一主旨的具体内容:“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那么,人君为什么当“思”呢 ?文章的第 2段就阐述了这个问题。   本段虽没有用到一个“思”字,但却始终是扣住“思”字着笔的,它实际上紧承第 1段解释了人君当“思”的原因,那就是:“凡百元首”的难以善始善终;“取之易,守之难”的严峻事实;“殷…  相似文献   

8.
本地小学语文教师数量虽不短缺,但由于各方面的素质相对于城市教师来讲,存在着一定差距,再加其他一些原因,有一半以上的学生入中学后写作文仍是字不成句,句不成段,段不成篇,要他们选新颖的材、立独创的意、布合理的局,那更是不敢奢望的.作文底子差、根基薄,必严重制约语文教学,直接影响学生的前途.怎样针对学生的实际,有效地开展作文教学,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我们以为“模仿”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张志公老先生说:“模仿,是学习的必经之路.”心理学也认为模仿是人的一种天性,不仅初入学的孩子爱模仿,就是中学生…  相似文献   

9.
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但大部分人在写作的起始阶段还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不是抄袭,是对文章的再创造。自古以来,就有名人的模仿作品,如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模仿自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出自李白的“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今天,我们就来模仿一下名篇《背影》《紫藤萝瀑布》中的细节描写。  相似文献   

10.
有关《听潮》的赏析文章,普遍有两种看法。一种认为,既是听潮,并且中心点明“伟大的乐章”,那么,全文神韵应体现在“听”字上。另一种看法包括现行的《教参》则侧重于文中的潮音摹写和海景描绘,把文中的主要部分。(第二部分)归纳为三幅海图。还有的文章认为《听潮》的成功在于“侧重从听觉上来再现观潮的  相似文献   

11.
对古代汉语动词后面的“以”字介宾短语(下面简称“以”字式)作什么成分的问题,专家学者们历来有两种不同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动词后面的“以”字式作补语。持这种观点的,我们可以举朱振家先生作代表。朱振家先生在他主编的《古代汉语》中说:“以”字式经常用作状语,也用作补语。“用作补语的。如:⑤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动词后面的“以”字式为什么作补语呢?单从语法角度分析,道理是不言而喻的。这种看法,现在似乎已成定论。第二种看法,认为动词后面的“以”字式作状语。王力先生就持这一观点。他在《汉语史稿》里讲了两个原因:  相似文献   

12.
江欣旺同志的《我谈<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一文,对《不著一字,尽得风流》一文提出了异议,文章对标题的看法及“一点补充”颇有见地。但作者认为“《北京的色彩》的构思特色在于巧设双眼,情理相融。原作的匠心不在选取三种典型景物作为描写对象,而在安排层次时巧妙地设置了两处文眼”。我认为这说的只是构思的次要方面,还不是主要方面。因此作些补充分析。  相似文献   

13.
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文章开头一句“古之学者必有师”是托古立论,提出了“学者必有师”的论点(见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古代作品讲析》);有的甚至说“劈头一句,就是从正面立论,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的论点(见陕西人民出版社出  相似文献   

14.
最近,我翻看了一些中学生的作文,感到从作到批,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这里先就“批语”,结合一则实例谈点个人的看法.有一篇初一学生的作文,标题是《我心爱的物品》,全文不到四百字,教师在文后加了  相似文献   

15.
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 ,文章贵在“创新”,这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必须坚持的 ,而且也是应该让学生明确的要求。但是 ,笔者认为小学生练习作文 ,应该从“模仿”起步。从“模仿”到“创新”,是学生学作文 ,工匠学技艺 ,乃至文艺家创作文艺作品的一条普遍实用的规律。那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模仿的呢 ?从模仿内容来说 ,诸如命题、立意、选材、组材、章法和语言 ,我都鼓励学生模仿范文。我认为这些都是写文章的基本功 ,是属于法度的东西。小学生刚学作文 ,必须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模仿练习 ,才能明白规律 ,掌握要领。教师讲解写作知识是必要的 ,但…  相似文献   

16.
在古代汉语里,否定词“莫”字的词性是什么?我国语言学界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意见:一种认为“莫”是指示代词,以马建忠为代表,时称“约指代字”;一种认为“莫”是否定副词,以周生亚为代表。此外还有一种意见认为,“莫”既是指示代词(现一般称“无定代词”或“无指代词”),又是否定副词。但持这一看法的人,谁都没有明说把“莫”看作  相似文献   

17.
唐在谈到《琐忆》的“写作指导思想”时,说过这样一段话:“回想建国以来纪念鲁迅先生的文章,大多强调鲁迅先生品质中战斗性的一面,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一句阐发得比较充分,但是关于他对同志、对青年的爱就强调得很不够。我认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正是鲁迅先生伟大人格在不同方面的两种表现,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对敌人恨,对同志必然是爱。所以我想在我的纪念文章里应该两方面都讲一讲。30年代我作为一个青年,曾经和鲁迅先生有过一些接触,亲身感受过他对青年的关心爱护,因此,想从后一方面多说一些。”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18.
亲爱的爸爸妈妈: 这是我第一次写信,所以还不太清楚写信有什么特别的规矩,好像是要先来几句“您好”“见字如 面”之类客套话,不过你们是两个人,课文里又说,“您们”的说法是错的;而且我们天天都见面,就不用 客套了。言归正传,这次写信,就是想代表我自己发表一下对近期咱们家一些事情的看法。上个月,你们 买回来一架大钢琴,还说是给我买的。我觉得这是在浪费钱!你们不是常跟我说,“浪费极大的犯罪”吗? 我又不会弹,而且据我掌握的情况,你们好像也不太懂音乐吧。没想到,我的噩梦才刚刚开始,你们竟然  相似文献   

19.
仲冬,桂北地区已是寒风嗖嗖,冷雨菲菲。那天,李世强校长领着我打着雨伞参观了他们的学校。一饱眼福之后,我不禁在心中感慨———啊,虽冬犹春,校园里到处是绿树葱葱,“春意”盎然!记者:“李校长,你拥有这么一所学校,该感到幸福了吧!”“怎么说呢,不同的人对幸福有不同的理解。我认为,在创业的艰辛之中也觉得有一种幸福感!”李校长笑着说。“是呀,我也这么认为。比如说,年近六旬的我,今天顶风冒雨跑到桂林来采访,我也觉得自有一份乐趣,一种幸福呀!”想不到从不谋面的我俩对“幸福”二字的看法竟这么的一致而简单。现在,…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由来 每个教师在教学中都会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来教给学生有关的方法和技巧,而多数都是被公认为解决某类问题“好”的方法,需要学生去接受、模仿、吸收和掌握,而它们真的就是最好的吗?笔的一次经历改变了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