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顾城寓言诗     
光荣竞赛会白云抹净了满天雨滴,树木又增添了一轮记忆。动物们都汇集在森林边缘,来参加一种有趣的“竞技”。大家都带来最得意的东西,由到会的全体民主评议;如果谁具有最大的骄傲,所有展品就成为对他的献礼。狮子带来了猎人的投枪,蝮蛇衔来了商人的金币,猕猴摘来了云间的椰枣,鹭鸶携来了孤傲的情侣……对于堂皇的种种展品,总是有赞美,也有非议;只有半截伤残的蚯蚓,引起了大家一致的惊奇:“他难道也来参加比赛?是展现落叶?还是污泥?”蚯蚓蜷扭着可怜的体躯,勉强回答了众人的问题:“我带来的东西叫做痛苦,它是弱者唯一的荣誉;如果谁在比赛中独…  相似文献   

2.
遥寄顾城     
你在天国还好吗 ?   不知不觉,时间的马车已拉着我匆匆驶过了六个驿站,城墙上的烽火台一个接着一个被点燃。渐渐地,夜浓了。望着淡出的月,我不禁想起了你。不知你是否已在天国重新构筑了一个童话世界。   我能想像,那儿是怎样的一个美好世界——清晨,你扶着太阳起床,乘着天的翅膀,去收集蝈蝈的问候,紫云英的花香。   蔚蓝的空气中,悬挂着一颗颗玲珑的樱桃。累了,就摘一个吧 !你无忧地荡漾在蓝色里,滚烫的心与玲珑的红相映成趣,好像一个流动的镜框。   你醉卧在银河边,用结满桑椹的树枝钓起一江秋水。千万朵藏在松干上…  相似文献   

3.
顾城独特的女性观典型地体现在他对女性的依赖和占有。顾城对单纯、洁净、奉献等理想化女性光辉充满渴求,同时对理想化的女性具有强烈的占有心理。顾城独特女性观的形成是与其喜欢自然,拒绝长大的偏执型人格和孱弱、自卑的性格息息相关的。  相似文献   

4.
顾城悲剧论     
五年前,中国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顾城在异域自戕。他的离去,给世人留下无数的思考。本文拟从创作、爱情、生命三方面作简单探讨,以阐述顾城悲剧问题。  相似文献   

5.
顾城(1956--1993)北京人。12岁辍学,70年代开始写诗。1987年出国。后隐居新西兰激流岛,1993年自杀。著有诗集《无名小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岛、顾城诗选》《黑眼睛》《顾城的诗》《顾城诗全编),长篇小说《英儿》等。这里选择《生日》和《白夜》进行赏读。  相似文献   

6.
邓宁立 《初中生》2009,(1):70-72
[赏析] 顾城八岁的时候,某天饭后,家人带他出门散步。他注意到路旁高高的杨树,以及树干上枝桠折断后留下的疤痕。于是,他写下了《杨树》这首诗。对诗人而言,这是一个早慧的征兆。  相似文献   

7.
顾城,1956年生于北京·20世纪70年代开始写诗·1987年应邀出访欧美进行文化交流、讲学活动·1988年赴新西兰,被聘为奥克兰大学亚语系研究员.后辞职隐居激流岛.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辞世.顾城是朦胧诗(沃)的主要作者,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  相似文献   

8.
他们说顾城     
“爸爸,爸爸,我又想出来一首诗……”8岁的儿子顾城.每天从西直门小学放学回家,就沿着曲曲折折的楼梯、长长的甬道奔跑着,推开房门扑到我的面前。小小的心脏在剧烈地跳动。他大喘着气把他的诗背给我听——是塔松和雨珠的故事,  相似文献   

9.
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童话诗人"。本文试从顾城的诗歌创作经历着手,进而探求其诗歌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顾城走向死亡的历程出发,冷静深沉地考察其诗歌,小说文本中潜藏的人本,认为顾城之死其实是一个人的死。顾城作为童话精神的求索者,激烈地反叛生活,获得了诗歌层面上的高度,但同时,他未能超越自身伦理情感偏差的价值取向,更被欲情所把握,最终导致了他生命存在与精神探索的悲剧性终结。  相似文献   

11.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曾在诗歌界引起强烈反响和巨大争论.三十六岁的他杀妻后自缢,可以说又是一次人生的巅峰亦结局:生命结束了,他所追求的"纯粹"也结束了.本文从生活、创作、爱情三个方面入手,对顾城生命中的"纯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自1993年顾城事件发生之后的十年里,顾城研究由表及里,逐步摆脱对事件的原由探究和对诗人的人格评估,转向对文本的研究,对于文本,也由关注早期诗作到研究全部文本,对诗人进行整体性研究。不过,研究视野仍需开拓,要注重对诗人后期诗歌的研究和唯一一部小说《英儿》的研究。从比较学的角度对顾城和其他朦胧派诗人的研究也有待开拓。  相似文献   

13.
顾城(1956-1993)是20世纪80年代有一定名气的朦胧诗的主要代表人物,时有南有舒婷,北有顾城之说。但由于顾城人格上的缺陷和性格上的偏执,最终酿成1993年10月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杀死妻子而后自杀的悲剧。品读《读顾城诗作的遐思》一文,解析顾城悲剧的根源,再一次启示我们:在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不但要重视知识的传授,更要强调对他们人格等方面的全面培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中国诗人顾城和法国诗人兰波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是神童诗人,拥有同样的传奇人生,同样的短暂生命。本拟对他们的诗学思想、诗歌语言和风格作一简单的比较,并认为:顾城和兰波都要做一个真正的诗人,他们以与众不同的方式追求诗歌的美,创造新的“宇宙语言”,因此他们都为自己祖国的诗歌革命做出了贡献,都是伟大的诗人。  相似文献   

15.
顾城(1956-1993)是20世纪80年代有一定名气的朦胧诗的主要代表人物,时有"南有舒婷,北有顾城"之说。但由于顾城人格上的缺陷和性格上的偏执,最终酿成1993年10月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杀死妻子而后自杀的悲剧。品读《读顾城诗作的遐思》一文,解析顾城悲剧的根源,再一次启示我们:在高等教育中,对大学生不但要重视知识的...  相似文献   

16.
顾城被誉为童话诗人,作为朦胧诗的代表作家,顾城的诗歌具有其独特的艺术特点,这使得他的诗歌显得特别,形成了顾城自己特有的诗歌艺术风格。一.关怀的主题顾城诗歌关怀的主题,和其他众多作家一样,在他当时的社会环境下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顾城诗歌的意向世界常用的表现手法,首先是象征隐喻法,第二是抽象变形法,第三是通感法,第四是物角叠台法,第五是物人转换法,第六是因意取象法;第七是省略跳跃法。  相似文献   

18.
一提到顾城,人们便会想起他“童话诗人”的称号,这与他诗中构建的世界是大体一致的。舒婷曾写下《致童话诗人》,这更坚定了人们对这一称号的认同。顾城自己也说过:“当我打开安徒生童话,浅浅的脑海里就充满了光辉。我走向他,我渐渐透明,抛掉了身后的暗影。只有路,自由的路。”  相似文献   

19.
王力明 《文教资料》2007,(30):18-19
与同代其它的诗人们相比,顾城有着更为突出的个性特色,在他的诗歌中充满着梦幻与童稚,很少去关注现实人生,喜欢以洁净的文字追求一个透明的充满奇幻色彩的美的世界,因此他又有着"童话诗人"的称号。  相似文献   

20.
潘庆玉 《学语文》2011,(2):52-53
《安慰》是一首充满童趣、纯净明亮的叙事小诗。它借儿童的眼睛、儿童的口吻、儿童的想象、揭示了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物资匮乏、生活苦难的时期人们所应坚持的生活理想和人生真谛。作者在诗中所流露出来的纯真、善良和诚恳.让人不能不为之动容。就是这么几行短短的诗句,不知燃起了多少读者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