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嫄 《学语文》2011,(3):29-29
“资源”是当下使用频率较高的一个词。《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这个词的解释是:“图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第4801页)。所谓天然,指自然存在的、自然产生的,和它相区别或对应的是“人工”。(《现代汉语词典》第1347页)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相似文献   

2.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辞书中,所收的字按音序排列的是( ) ①《汉语大字典》 ②《辞源》 ③《经传释词》 ④《康熙字典》2.要想查阅“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中“恁”的 意义,最适合的辞书是( ) ①《词诠》 ②《经传释词》 ③《经籍 诂》 ④《诗词曲语辞汇释》3.“三十六字母”按发音部位的不同分类,其中,“牙 音”指的是( ) ①帮滂并明 ②见溪群疑 ③影晓匣喻 ④端透定泥4.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双声联绵词的是( ) ①匍匐 ②盘桓 ③络绎 ④仓庚5.按照“六书”的原则,下列各组字中,全部属于形声 字的一组是( ) ①救…  相似文献   

3.
“似的”不应写作“似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似的”这个词,人们在说话或写文章时经常用到它。如: ①他用竹枝似的手指递给我。(阿累《一面》) ②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 (鲁迅《藤野先生》) 有的人写文章时,经常用“似地”,语文课本中也常见。如: ③门外,细雨烟似地被秋风扭着卷着。 (《一面》) ④它冲出人群,一溜烟似地跑了。(《分马》) “似的”与“似地”在意义上莫非有什么不同?不是的。《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和《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中,只有“似的”一词的注条,而没有“似地”。为什么把“似的”写作“似地”呢?由于人们习惯在名词前面用…  相似文献   

4.
再论“何以……为”句式李春玲关于古汉语中的“何以……为”句式,历来争议颇多,对于这种句式末尾“为”字的词性,主要有两种意见:1.语气词.以杨树达(《词诠》)、刘淇(《助宇辨略》)、王引之(《经传释词》)、杨伯峻(《市汉语虚词》)等为代表。这种观点影响...  相似文献   

5.
《现代汉语词典》在推广普通话.促进汉语规范化及汉语的教学方面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并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当中。本文拟对《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一”字头词务的文字修改情况进行考察并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物质的量”一词新探安徽阜阳教育学院化学系(236016)刘家颖SI制中的一个基本量一物质的量,是根据英文“amountofsubstance”直译过来的,但中国人使用这个词却感到很别扭,有必要把它改一下,使之成为一个符合汉语习惯、易于被接受的词.一...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词典》“尔”字下收有“尔耳”。注释是:“(书)如此罢了;如此而已:不过~|聊复~。”我认为。“尔耳”根本不是一个词,《现代汉语词典》不应当把它收录进去。《辞海》《辞源》和《汉语大词典》等大型工具书都是只收“尔尔”,而未收“尔耳”。  相似文献   

8.
《语文月刊》2012年第7期刊登了《如此“乍舌”,令人咋舌》一文。文章作者杨先生先是通过对各大报刊中所提到“乍舌”“啧舌”“咂舌”和“咋舌”进行了实例列举,然后通过《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这四个词进行了音义分析,区分了这四个词的用法,读完之后受益匪浅。但关中不足的是《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杨先生却标写的是“《现...  相似文献   

9.
殿试卷保存至今,几年前曾引起一场“盗窃文物大案”的明代状元赵秉忠(-年),《明15731626史》无传,《中国人名大辞典》第页、新编《青州市志》第页均说他“字季卿,号140229 山其 阳,益都人”。这“山其”字笔划不多,却颇生僻:《康熙字典》、台湾《中文大辞典》、《汉语大字典》均未收,《汉语大词典》亦未收以该字为词头的词。观其形,当为左形右声的形声字,其义应为山名,怎么读音却无依据。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曾参与《汉语大字典》编纂,在“审音组”工作的王建明副教授说,根据汉字审音规则,当读q(音其)。《汉语大…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词典》对“时髦”的解释是“(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新颖入时”,如“她的穿戴很时髦”。很多人认为它是随着当代社会的时尚潮流出现的,其实不是这样。“时髦”一词源远流长,至今已经使用一千多年了!  相似文献   

11.
王卫英 《语文知识》2011,(4):107-108
“由反知正”是字(词)典中的一种重要的释义方法,《说艾解字》中“由反知正”释义可分为典型式(反义否定释义)和扩展式(反义性否定释义)两种形式。这种释义法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提供了《说文解字》时代汉语反义词的聚合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词义的系统性。对汉语历史词汇学和语义学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古典诗歌作品中的“疑”,除了作动词“怀疑”、“疑惑”、“猜测”等解释外,它在不少诗句中则要作“像”、“好像”、“似”、“类似”、“如”、“若”“譬”“欲”解读。这一项义释,在对仗句的“互同义”中可以找到有力的证据,且还可以修辞格中的明喻(“甲像乙”)、暗喻(“甲是乙”)中得以证明:“疑”、“疑是”均属联系比喻句中本体与喻体的联系词(又称“喻词”)。但这一项义释,除了《广释词》、《诗词曲语辞例释》、《汉语大辞典》有此说外,其最常见常用的《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辞海》、《辞源》均无此释义义项。这是这些工具书的失误。  相似文献   

13.
    
徐灿 《语文天地》2010,(10):34-34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挤”这个字列出了3个主要义项。 第一种也就是最本义的解释是:“(人、物)紧紧靠拢在一起;(事情)集中在同一时间”。我想,在当今社会中,对这个解释最典型的例词就是“挤公车”。中国人不说乘公交车是“乘公车”或“搭公车”.那是因为搭乘公车的人实在太多了.车外面挤着上车,到了车上就仿佛进了沙丁鱼罐头,满满一车的“沙丁鱼”.让你除了“挤”这个动作外无计可施。  相似文献   

14.
试析“什么”的语源与结构方环海按照现代汉语对词的内部结构的分析,一般把“什么”一词归入后附式构词之列,认为“么”是后附式词级,在“什么”中只用来调整音节。冯春田先生就曾在《近代汉语语法问题研究》中这样说:“‘什(甚)么(摩)’是由‘什(甚)’和‘么(...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随着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等人的系列小品《卖拐》《卖车》《功夫》的演出,“忽悠”这个词迅速传到全国各地,在报纸、电视及网络媒体上,随处可见“忽悠”的影子。但对这个词的意义,很多人(尤其是南方人)并不是十分清楚。而且随着“忽悠”的流行,它的词义利用法也有了新的发展。《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忽悠”的解释是:“(方)晃动:人、旗叫风吹得直 ̄|渔船上的灯火 ̄ ̄着。”《汉语大词典》对“忽悠”也只收了“晃动貌”这一个义项。而根据《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和《汉语方言大词典》,我们可以知道,《现代汉语词典》中所说的(方),当…  相似文献   

16.
日语里,“无案内”既可写作“不案内”,也可读作“不(ブ)案内”。“不”在日语中以读作清音的“フ”为常式。什么样的词,在什么情况下,接头辞“无”、“不”可自由替换,并使“不”可读为浊音为“フ”?本文采用分类、定量统计等方法,将《大辞林》中带否定接头辞“不”、“无”的词语分为“混交”“和制”“纯粹”三类,又将这些词置于《汉语大词典》、《大汉和词典》中进行调查比较,得出“不(ブ)”、“无(ブ)”可自由替换者大多为和制汉语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7.
象声词是摹拟事物的声音的词,如“砰、啪、叮当、哗啦、轰隆隆”等都是象声词。对于象声词的归类,汉语语法学界是有分歧的。有的把象声词看成是实词的一个小类,如黄伯莱、廖序东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版);有的把象声词看成是虚词的一个小类,如胡裕树主编的《现代汉语》(增订本);有的则把象声词合并在形容词里,如张静主编的《新编现代汉语》;还有人把象声词合并在叹词里,如邢福义主编的《现代汉语》把象声词、叹词合在一起,叫“拟有词”。象声词到底是实词还是虚词?它是应自成一类,还是该合并在别的词类里?我们认为,象声…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2010年版)收有《荆轲刺秦壬》一文,文中“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中的“戮没”一词,教材注释为:“杀戮和没收”重要的人杀掉。其它人等收为奴隶。而《汉语大词典》认为此句中的“戮没”是“杀戮”的意思。我们认为。戮没。当释为“杀戮”。  相似文献   

19.
罗堃 《语文学习》2010,(2):72-73
“疑云”是现代汉语中的一个常用词,《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对它的解释是“[名词]像浓云一样聚集的怀疑”。最近,“疑云”一词屡见报端,并且出现了新的意义。先来看几个例子:  相似文献   

20.
“当道”一词,我们并不陌生。《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对“当道”的解释是:dang dao:“1.(当道儿) ,路中间:别在当道站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