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十年来,在《红楼梦》研究中“政治历史小说”一词风靡一时。如“《红楼梦》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是描写阶级斗争的书”(李希凡:1974年重印的《红楼梦》一书序言);“按照马克思主义阶级观点来分析,《红楼梦》所表现的是以阶级斗争为内容的政治主题,是一部政治历史小说”(孙文光:《坚持用阶级观点研究〈红楼梦〉》。原载《红旗》杂志1973年第11期);“《红楼梦》是一部政治性很强、艺术性很高的政治历史小说”(陈熙中、故经之、侯忠义:《〈红楼梦〉——形象的封建社会没落史》。原载1973年9月22日《北京日报》);等等,不胜枚举。最近,北大中文系编的《中国小说史》第十  相似文献   

2.
历史小说,集真实性与艺术性于一体,是读者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有效途径之一。写历史小说,既要尊重历史事实,又要予读者以审美愉悦,还要给读者以启示和教育。这类作品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虽然允许适当虚构、夸张,但必须有历史根据。骆正军《灞亭柳》是历史小说,它艺术再现了中唐社会的社会现实,塑造了有血有肉的“古柳”形象,可帮助读者走进柳宗元的心灵世界。“灞亭”是一典型环境,而“灞亭柳”是一株古柳,一个象征,是柳宗元人格的写真。  相似文献   

3.
刘斯奋的《白门柳》是一部思想深邃,艺术深湛,风格特色突出的优秀历史长篇小说。对于这样一部作品所取得的多方面的思想艺术成就,已有许多评论文章作了深入的、中肯的分析和论述。这里,专门就小说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成就和特色,谈点个人的认识和看法。笔者认为,《白门柳)》思想艺术成就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是,其最大的和最具特色的成就无疑是它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的成就。小说用从容不迫,细腻传神的工笔画描绘了一批封建社会动乱时代的文人知识分子的生动形象。小说以一群文人知识分子作为“历史”的载体,从而真实地再现历史,且不仅仅从政治的角度,也从文化的  相似文献   

4.
任何文化现象都是通过比较而被认识的.我们想通过平行比较的方法把《上尉的女儿》和《艾凡赫》这两部历史小说做一番粗浅的比较,以期说明司各特对普希金创作的启示.一、司各特与普希金司各特是在19世纪初英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兴盛时期登上文坛的一位杰出作家.他被后世尊称为英国“历史小说之父”.他的历史小说在当时的文坛上独树一帜,对英国和整个欧洲历史小说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普希金是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他不仅是伟大的诗人、小说家,而且也是一位很有建树的历史学家.他在短暂的一生中,不仅写下了大量的诗歌、散文、两部历史小说和一出历史戏,还写过专门的历史著作,它们都是“俄罗斯历史的天才插图”.普希金历史小说的数量远不及大约每年产生两部历史小说的司各特.普希金历史小说内容所涉及的方面也没有司各特广泛.司各特可以说描绘了英国各个时期的历史以及历史的各个方面.普希金最著名的历史小说主要是描写普加乔夫起义的《上尉的女儿》,这部小说获得了世界性声誉.  相似文献   

5.
历史小说,集真实性与艺术性于一体,是读者了解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有效途径之一。写历史小说,既要尊重历史事实,又要予读者以审美愉悦,还要给读者以启示和教育。这类作品所描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虽然允许适当虚构、夸张,但必须有历史根据。骆正军《灞亭柳》是历史小说,它艺术再现了中唐社会的社会现实,塑造了有血有肉的"古柳"形象,可帮助读者走进柳宗元的心灵世界。"灞亭"是一典型环境,而"灞亭柳"是一株古柳,一个象征,是柳宗元人格的写真。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是一部伟大的政治历史小说,有着鲜明的反孔、反儒。反理学的思想倾向。《红楼梦》通过对于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生活的其实描写,通过所塑造的鲜明生动的典型形象,对于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儒家思想进行了深刻有力的批判。《红楼梦》主要的政治历史价值就在于:尖锐地批判了以“克己复礼”为核心的儒家  相似文献   

7.
刘斯奋在《白门柳》中所追问的历史意义向来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但是,对历史意义的追问与小说结构的关联却少有人注意。剖析《白门柳》的结构与意义的关联,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把握刘斯奋的艺术匠心和小说的思想意蕴。  相似文献   

8.
评价学的标准是艺术的感染力与其感染人的程度。《三国演义》的大量情感描写表明,作有意以情感人,以多方面的情感因素渗透弥漫于全书,使这一部主要以故事取胜的小说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了诗意,成为耐人咀嚼的“有意味的形式”。作为历史小说,又从哥德《浮士德》、司汤达《红与黑》等成书情况看,《三国演义》是根据于前代资料而由罗贯中个人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罗贯中《三国演义》的出现表明:我国历史小说由“讲史”话本向章回说部的过渡,其实是民间创作向个人创作的转变;中国古代由个人创作长篇小说的历史从罗贯中《三国演义》开始。  相似文献   

9.
《杨贵妃传》(以下简称小说)是日本现代著名作家井上靖先生的一部极具特色的历史小说。其特色首先表现在所选用的素材上。同样都是井上氏的历史小说,“天平之甍”写的是日中之间的事,《风涛》写的是日朝之间的事,《露西亚囪梦游记》写的是日俄之间的事缱髡咴谒摹段业奈难У缆贰芬皇橹兴档哪茄?“我的历史小说大都以日本与某一外国的关系为题材”。但在《杨贵妃传》中却只写了中国的事,与日本无关。如果说通过对日  相似文献   

10.
当《三国志通俗演义》以历史小说的面貌出现在中国长篇章回小说的艺术长廊的时候,无疑给中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增添了瑰丽的风采。作为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既高度地忠实于历史事实,又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是除诸葛亮、关羽、曹操之外,作者着墨最多的人物之一,是作为理想的“明君”形象来塑造的。但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谈到《三国演义》描写刘备形象之失时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这里我想谈一谈自己对这句话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优秀长篇《无水微澜》是著名作家李劼人(1891—1962)计划创作的左拉“卢贡·马卡尔家族”式的系列长篇的第一部,也是写得最成功的一部。一九三六年出版后,郭沫若赞扬它是“‘小说的近代史’,至少是‘小说的近代《华阳国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取材于市镇普通人家爱情、婚姻唯一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作品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本文仅就环境描写的问题作些探索。  相似文献   

12.
吴趼人一生创作了《痛史》、《两晋演义》、《云南野乘》等三部历史小说,并在《两晋演义序》、《历史小说总序》、《月月小说序》等评论中专门阐发了他的历史小说观。其历史小说作品及其历史小说观,对明清历史小说创作及其理论既有所承继又有所革新,显示了晚清历史小说创作的新风貌。  相似文献   

13.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受新历史主义影响,中国的历史小说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历史小说不再描写阶级斗争,不再塑造英雄形象,而是转向民间,通过书写“家族史”、“村落史”、“个人历史”来“重组历史”、“解构历史”、“虚构历史”.这样的“新”历史小说成为新时期以来重大的文学事件.而今天,毫无疑问,新历史小说又发生了改变,本文即试图通过对《长城》杂志的一期历史小说专辑的分析,从中找到一些作家们历史观的转变以及近年历史小说创作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
刘斯奋的《白门柳》是一部荣后“茅盾文学奖”的现实主义长篇力作,是明清时期文人政治体验与人生体验的集中展示和全方位总结;作家把住文人与政治的关系这根主线层层展开,通过对知识分子和青楼女子不同边际的形象描绘,真实地展示了他们共同的悲剧命运;作家艺术手法高超,语言表现有力,其人物形象塑造的复杂丰满程度和艺术表现上的细做真实程度令人击节。  相似文献   

15.
这是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思谦和她的几名博士生一组有关“女性新历史小说”的研究论文。女性新历史小说自 2 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加盟以男性为主体的新历史小说创作以来 ,其发展一直呈上升势头。到 2 1世纪初 ,一套以女作家观照演绎女性历史人物生命故事的“花非花·历史小说系列”出版问世 ,标志着女性新历史小说创作走向成熟 ,可以与男性新历史小说比肩而立了。这组论文第一次提出“女性新历史小说”这一命名 ,并对其发生发展的合理性依据与代表性文本运用性别视角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论述。刘思谦教授的文章从两个层次 ,即女性新历史小说相对于传统历史小说和相对于男性新历史小说的比较中确立了其在历史观、时间结构与性别内涵、写作方式上的独特性 ,认为女性新历史小说个体生命本位的历史观与时间结构 ,写作方式是在熟悉和辨析史料基础上将心比心地、设身处地地合理想象与虚构。张兵娟的文章以性别视角分析了赵玫的三部女性历史小说《高阳公主》、《武则天》、《上官婉儿》 ;沈红芳的文章通过《英雄无语》、《叔叔的故事》、《你是一条河》、《羽蛇》等文本分析 ,发现了被男性新历史小说遮蔽的“英雄和母亲的另一面。”李仰智、付建舟两位男性加盟此组笔谈 ,通过女性与男性新历史小说代  相似文献   

16.
这是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思谦和她的几名博士生一组有关“女性新历史小说”的研究论文。女性新历史小说自 2 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加盟以男性为主体的新历史小说创作以来 ,其发展一直呈上升势头。到 2 1世纪初 ,一套以女作家观照演绎女性历史人物生命故事的“花非花·历史小说系列”出版问世 ,标志着女性新历史小说创作走向成熟 ,可以与男性新历史小说比肩而立了。这组论文第一次提出“女性新历史小说”这一命名 ,并对其发生发展的合理性依据与代表性文本运用性别视角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论述。刘思谦教授的文章从两个层次 ,即女性新历史小说相对于传统历史小说和相对于男性新历史小说的比较中确立了其在历史观、时间结构与性别内涵、写作方式上的独特性 ,认为女性新历史小说个体生命本位的历史观与时间结构 ,写作方式是在熟悉和辨析史料基础上将心比心地、设身处地地合理想象与虚构。张兵娟的文章以性别视角分析了赵玫的三部女性历史小说《高阳公主》、《武则天》、《上官婉儿》 ;沈红芳的文章通过《英雄无语》、《叔叔的故事》、《你是一条河》、《羽蛇》等文本分析 ,发现了被男性新历史小说遮蔽的“英雄和母亲的另一面。”李仰智、付建舟两位男性加盟此组笔谈 ,通过女性与男性新历史小说代  相似文献   

17.
这是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思谦和她的几名博士生一组有关“女性新历史小说”的研究论文。女性新历史小说自 2 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加盟以男性为主体的新历史小说创作以来 ,其发展一直呈上升势头。到 2 1世纪初 ,一套以女作家观照演绎女性历史人物生命故事的“花非花·历史小说系列”出版问世 ,标志着女性新历史小说创作走向成熟 ,可以与男性新历史小说比肩而立了。这组论文第一次提出“女性新历史小说”这一命名 ,并对其发生发展的合理性依据与代表性文本运用性别视角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论述。刘思谦教授的文章从两个层次 ,即女性新历史小说相对于传统历史小说和相对于男性新历史小说的比较中确立了其在历史观、时间结构与性别内涵、写作方式上的独特性 ,认为女性新历史小说个体生命本位的历史观与时间结构 ,写作方式是在熟悉和辨析史料基础上将心比心地、设身处地地合理想象与虚构。张兵娟的文章以性别视角分析了赵玫的三部女性历史小说《高阳公主》、《武则天》、《上官婉儿》 ;沈红芳的文章通过《英雄无语》、《叔叔的故事》、《你是一条河》、《羽蛇》等文本分析 ,发现了被男性新历史小说遮蔽的“英雄和母亲的另一面。”李仰智、付建舟两位男性加盟此组笔谈 ,通过女性与男性新历史小说代  相似文献   

18.
走进历史隧洞的女性写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这是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思谦和她的几名博士生一组有关“女性新历史小说”的研究论文。女性新历史小说自 2 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加盟以男性为主体的新历史小说创作以来 ,其发展一直呈上升势头。到 2 1世纪初 ,一套以女作家观照演绎女性历史人物生命故事的“花非花·历史小说系列”出版问世 ,标志着女性新历史小说创作走向成熟 ,可以与男性新历史小说比肩而立了。这组论文第一次提出“女性新历史小说”这一命名 ,并对其发生发展的合理性依据与代表性文本运用性别视角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论述。刘思谦教授的文章从两个层次 ,即女性新历史小说相对于传统历史小说和相对于男性新历史小说的比较中确立了其在历史观、时间结构与性别内涵、写作方式上的独特性 ,认为女性新历史小说个体生命本位的历史观与时间结构 ,写作方式是在熟悉和辨析史料基础上将心比心地、设身处地地合理想象与虚构。张兵娟的文章以性别视角分析了赵玫的三部女性历史小说《高阳公主》、《武则天》、《上官婉儿》 ;沈红芳的文章通过《英雄无语》、《叔叔的故事》、《你是一条河》、《羽蛇》等文本分析 ,发现了被男性新历史小说遮蔽的“英雄和母亲的另一面。”李仰智、付建舟两位男性加盟此组笔谈 ,通过女性与男性新历史小说代  相似文献   

19.
这是河南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思谦和她的几名博士生一组有关“女性新历史小说”的研究论文。女性新历史小说自 2 0世纪 80年代末 90年代初加盟以男性为主体的新历史小说创作以来 ,其发展一直呈上升势头。到 2 1世纪初 ,一套以女作家观照演绎女性历史人物生命故事的“花非花·历史小说系列”出版问世 ,标志着女性新历史小说创作走向成熟 ,可以与男性新历史小说比肩而立了。这组论文第一次提出“女性新历史小说”这一命名 ,并对其发生发展的合理性依据与代表性文本运用性别视角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论述。刘思谦教授的文章从两个层次 ,即女性新历史小说相对于传统历史小说和相对于男性新历史小说的比较中确立了其在历史观、时间结构与性别内涵、写作方式上的独特性 ,认为女性新历史小说个体生命本位的历史观与时间结构 ,写作方式是在熟悉和辨析史料基础上将心比心地、设身处地地合理想象与虚构。张兵娟的文章以性别视角分析了赵玫的三部女性历史小说《高阳公主》、《武则天》、《上官婉儿》 ;沈红芳的文章通过《英雄无语》、《叔叔的故事》、《你是一条河》、《羽蛇》等文本分析 ,发现了被男性新历史小说遮蔽的“英雄和母亲的另一面。”李仰智、付建舟两位男性加盟此组笔谈 ,通过女性与男性新历史小说代  相似文献   

20.
司各特与罗贯中为英、中两国历史小说的开创者。司各特从1814年隐名发表第一部历史小说《威弗利,或六十年以前》开始,一生共写出二十七部历史小说。罗贯中除著名小说《三国演义》之外,相传共写过十七史演义,而且他还是著名小说《水浒传》的主要创作者之一。司各特与罗贯中在各自的小说中大力宣扬“忠”义”的思想,这是与他们所处的特定时代的历史背景与各自的思想感情分不开的。但由于两者的时代背景、文化传统与世界观的不同,他们所极力宣扬的忠义思想,也有着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