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荒原》里充斥着绝望,但绝望并不是死亡。它的魅力,即在看似已麻木的绝望里所流露出的对灵魂复苏的希望和对生命重生的渴盼。《荒原》里存在着一个给人厚重感的向心圆状网一一病态的荒凉是外圈,绝望的挣扎是内圆。由外到内,从历史到现实,从意象到象征,层层递进,步步清晰,而这些也正源于《荒原》里贯穿始终的“形而上激情”。  相似文献   

2.
“我没想到死亡毁了这么多人。” 这不是《荒原》里的伦敦桥,不是车祸,不是传染病,不是恐怖袭击,不是战争,而是地壳大陆板块的剧烈运动所致。没有预报,无人做好准备。河山移位、生灵涂炭之时,我们才前所未有地正视生命和人本身。太多活着的人抱怨,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是一场灾难把人拉到了“意义”的基本线上。  相似文献   

3.
自20世纪以来,文学评论家从社会、人性和爱情等不同的角度评价和探讨《呼啸山庄》这部小说的社会意义和艺术成就。30年代英国进步评论家福克斯称它是19世纪中后期“维多利亚时代”所产生的“三大巨著之一”。本文从其作者艾米莉·勃朗特创造的男女主人公的形象分析入手,浅议《呼啸山庄》自传体小说的一面,从人物形象的创造探析作者的心态,及其对小说荒原世界的依恋。因为现实中的“荒原”曾赋予她生命,赋予她幻想和创作的源泉。小说中男女主人公对荒原的陶醉与幻灭,正是作者难舍的“荒原”情结的写照  相似文献   

4.
全文主要从人称代词角度并结合艾略特的文论,分析了人称代词在形成《荒原》这个作品现代性特征中的作用和价值:一、人称代词有助于艾略特“非个人化”理论的实现,它实际上是对一种生命情绪的遮蔽与粉碎;二、人称代词在《荒原》中只是一个符号,但它能将历史与虚幻、现实与神话的画面自然地链接起来,形成诗歌现代的节奏与结构。  相似文献   

5.
一朵野花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  相似文献   

6.
一朵野花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  相似文献   

7.
正“那粉房里的歌声,就像一朵红花开在了墙头上,越鲜明,就越觉得荒凉。”合上《呼兰河传》蓝黑的封面,苍凉感在心中郁结。这部萧红在自己的生命尽头为故土呼兰河城所作的传,笔力所触之处尽见生之挣扎与死之漠然。小城里的每一个生命,都像那漏粉草房里含着眼泪的歌声,卑微、孤苦、凄凉。严冬封锁了大地,“大地满地裂着口”,寒气逼人的呼兰河城是一片生命的荒原。东二道街五六尺深的大泥坑子上演的死亡“盛  相似文献   

8.
还有那棵树     
我还是常常能够梦见那棵树的。在我感觉孤独困惑的时候,生命最深处那一道孤绝的风景便白天黑夜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那棵树使我想起了卡夫卡曾经写过的“茫茫荒原之中”的一棵“孤独的”大树。他曾发问,那棵树统领了一切,那么谁又来统领那棵大树呢?卡夫卡是天才而孤独的,万分的孤独。他的“茫茫荒原之中”的“一棵孤独的”大树般的作品,至少使我这个自认为已经跨入青春之河的人走向不能自拔的精神泽地。那棵“孤独的”大树将我的平常之心一次又一次掳掠而去,无形之中我便常常能够梦得见那棵有形的大树了。  相似文献   

9.
“水”是西方文学中的传统意象,也是一个含义多样化的意象:灾难与死亡象征、生命与希望象征、净罪与再生象征。在《荒原》中,艾略特把“水”意象植入了传统的这三方面含义;由于这三方面含义,有助于解释荒原“有水却缺水”的矛盾;同时这三个含义也紧密联结《荒原》的基本主题:“死亡-复活”意识,通过神恩和自救从死亡到复活。  相似文献   

10.
艾略特在《荒原》中书写了一系列动物形象,构成了有意味的动物话语,这是其实现“非个性化”诗学追求的有效实现方式。但同时,各个动物形象又于其中呈现不同含义,承载着不同象征意蕴,并因此而构成一套话语,这与其“荒原”主题是同构并且自成体系的。  相似文献   

11.
一朵野花陈梦家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1929年1月(选自《梦家诗集》)一片风景便是一种心境。大自然中,鲜花遍地,可以说是司空见惯的,不足为奇,人们根据自己的独特观察和感受,可以有很多别致的咏唱。陈梦家这首诗,通过对一朵野花的孤独和短暂生命的观察,领悟到一种充满诗意的人生真谛。诗一开始,便是感叹这朵野花在荒原上孤独地开,孤…  相似文献   

12.
“荒屋”是弗罗斯特诗歌中重要的意象之一,但在先前的研究中,这方面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人类建造房屋的初衷是避免风吹雨淋日晒之苦,但为了持久地维持房屋的安全性和家园的纯洁性,人类付出了惨痛代价:与自然隔绝,生命窒息,爱情枯萎,心灵困守,家园失落。在弗罗斯特笔下,人类在工业化时代苦苦守候的房屋和家园,不可避免地沦落为“荒屋”和精神荒原。  相似文献   

13.
一朵野花陈梦家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不想到这小生命,向着太阳发笑,上帝给他的聪明他自己知道,他的欢喜,他的诗,在风前轻摇。一朵野花在荒原里开了又落了,他看见青天,看不见自己的渺小,听惯风的温柔,听惯风的怒号,就连他自己的梦也容易忘掉。“山上的野花,为谁开又为谁败,静静地等待,是否能有人采摘……”这是歌手田震的《野花》。低沉又略略带着些沙哑的嗓音,舒缓而又顿挫分明的节奏,把一朵野花的忧伤、期待和欲望,演绎得完美绝伦。这朵野花,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开遍了喧闹的大街小巷,绽放在那些或高雅或通俗或热闹或冷清的场所里…  相似文献   

14.
“我没想到死亡毁了这么多人。” 这不是《荒原》里的伦敦桥,不是车祸,不是传染病,不是恐怖袭击,不是战争,而是地壳大陆板块的剧烈运动所致。没有预报,无人做好准备。河山移位、生灵涂炭之时,我们才前所未有地正视生命和人本身。太多活着的人抱怨,找不到活着的意义。是一场灾难把人拉到了“意义”的基本线上。  相似文献   

15.
从1982年至1985年,昌耀写就了气垫恢弘的大西部诗,其精神实质是用强烈的生命意识张扬生命力。诗人把视线投注到了整个大西部及其陈列其间的事象、物象和景象上,强劲地传达了“大生命”意象的“大生命力”。根据诗歌视线投注点的不同,诗人分整个荒原高地、具体物象、民族三个不同对象分别传达了这种“大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我总觉得,一个人应该从小培养对自然万物的感情。一个和自然没有心灵联系的人是孤立的人,不完整的人。他把自己从有生命的世界驱逐到无生命的荒原中去,最后不是发狂便是枯竭。我便想,我该怎样培养我的孩子。我可以尽早地让他接触周围的一切,引导他去观察、体验。我设想着自己领着他在薄暮的风中散步,指给他看:小草冒出了尖尖的脑袋,树开了眼(我们这里的人把树木在春天里的苏醒称之为“开眼”,十分生动和有人情味);桃花红了,李花白了;那是蜜蜂,那是小蝌蚪。孩子要去捉小蝌蚪的时候,我制止了他,我说:“那也是生命,不要随便…  相似文献   

17.
《中国德育》2007,2(5):87-87
“生命教练”课程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经日本、新加坡传人中国。在《生命教练》一书中,“生命教练”一词的涵义得到了延伸,它不仅代表一门课程,也指代着生命活动本身。  相似文献   

18.
《中国德育》2007,2(5):7-87
“生命教练”课程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在近十年的时间里,经日本、新加坡传人中国。在《生命教练》一书中,“生命教练”一词的涵义得到了延伸,它不仅代表一门课程,也指代着生命活动本身。[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中学历史教材第22页指出“清教徒的著名代表人物克伦威尔的地位日益显赫,他指挥的议会军在纳西比、马斯顿荒原战役中打败了王党军队,结束了内战”。李代秀老师指出马斯顿荒原战役的时间为1644年7月,而纳西比战役为1645年6月,故应表述为“他指挥的议会军在马斯顿荒原、纳西比等战役中打败了王党军队,结束了内战”。而事实上,教材的表述是有其道理的。本文试着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20.
艾略特的《荒原》是现代人精神颓废的重要象征形式,是人类被上帝遗弃命运的写照,它既具有社会历史意义,也暗含诗人个人悲切的痛楚。皈依英国国教是艾略特走出“荒原”的思想支柱,提倡复兴基督教文化是他消解“荒原”主题的思想基础,建立基督教式的“玫瑰园”是他用来取代“荒原”的理想的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