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颂师佳联     
深情流写“十字联”“十字联”是长联的一种,其上下联中各有十个数字依次排列。现辑录一则: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霜,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  相似文献   

2.
颂师佳联     
一、深情流泻“十字联”。 “十字联”是长联一种,其上下联中各有一到十十个数字依次排列: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霜,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 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  相似文献   

3.
人之一生,孰能无师?因此,教师一直受到人们的尊重,社会上赞誉教师的对联比比皆是,不仅表达了人们对教师的敬慕之情,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人师表的崇高精神。有一副长联即是对教师的真实写照: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肺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而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此联美妙绝伦,上联从一到十,下联逆序从十到一,各用十个数字按序排列,对仗工整,用词考究,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人民教师甘作蜡烛愿为…  相似文献   

4.
人之一生 ,熟能无师 ?因此 ,教师一直受到人们的尊重 ,社会上赞誉教师的对联比比皆是 ,不仅表达了人们对教师的敬慕之情 ,也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人师表的崇高精神。有一副长联即是对教师的真实写照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 ,三尺讲台四季晴雨 ,加上五脏六肺七嘴八舌九思十想 ,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 ;十卷诗赋九章勾股 ,八索文思七纬地理 ,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 ,诲而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此联美妙绝伦 ,上联从一到十 ,下联逆序从十到一 ,各用十个数字按序排列 ,对仗工整 ,用词考究 ,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人民教师甘作蜡烛愿为…  相似文献   

5.
在教师节来临之际,笔者将搜集的几则情趣盎然的颂师佳联献给大家。一、深情流泻“十字联”“十字联”是一种长联,其上下联中一到十十个数字依次排列。现辑录一则: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霜,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十卷诗赋九章  相似文献   

6.
智慧加油站     
改革开放后,某贫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记者到该村采访,找来四位老农座谈。记者问:“大伯,你们以前的生活怎样?” 一老农在纸上写了这样一副对联: 上联:二三四五 下联:六七八九 记者一看,上联下联都是数字,而从1到10这十个数字中,上联缺“一”,下联少“十”,  相似文献   

7.
数字对联     
古时曾有人在家门口贴了一副与众不同的对联:上联:二二三三四四五下联:六六七七八八九横批是:二四七三这是一副特殊的对联,它是由数字组成的,而且是一副隐字联,上联缺“一”、下联少“十”,利用数字谐音连起来是“缺衣少食”,而横批则是:“儿(2)死(4)妻(7)散(3)”.原来这户人家在利用数字对联向人们诉说社会的黑暗呢?数字对联@苏新民  相似文献   

8.
关于数字联,有这样一个传说:北宋时苏轼与两个学友一起到九江的二门赶考,因为水灾误了时辰,考场的门卫就出了副对联难为他们。上联是:“一叶小舟,载着二三位考官,走了四五六日水路,七颠八倒,到九江,十分来迟。”苏东坡不假思索对出下联:“十年寒窗,读了九八卷诗书,赶过七六五个考场,四番三往,到二门,一定要进。”上联由“一”而“十”,下联由“十”而“一”,组合奇妙,富有奇趣。中国历代皇帝中,清朝乾隆皇帝可谓“风流天子”。他酷爱吟诗,也喜对联艺术。相传,有一年,乾隆在游山玩水时即兴出了句上联:“一掌擎天,五指三长两短。”才子阮云对…  相似文献   

9.
郑板桥在山东任知县时,看见一个破旧的大门上贴了一副对联,上联为二三四五,下联为六七八九,郑板桥立即派人送上衣食。众吏问何故,郑板桥日:“上联缺一即缺衣,下联缺十即缺食。”在这里,缺衣食之人巧妙地运用数字为联而得到了他所需要的。古代许多诗人运用神奇的数字而使诗具有了独特的韵味。  相似文献   

10.
奇联欣赏     
【上联】:袁世凯千古。【下联】:中国人民万岁。此联可曰“绝情对”。上联“袁世凯”三个字,下联“中国人民”四个字。在对联里这叫对不上。寓意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上联】:洞庭天下水。【下联】:岳阳天下楼。此联为反传统联。重叠用了两个“天下”,看似违反对联规则,实则是一大妙笔。它使楼与湖更为突出,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手法。  相似文献   

11.
1953年,科学院组织考察团出国考察,由著名科学家钱三强任团长,团员有华罗庚,赵九章等.途中闲暇无事,少不得谈古论今.这时,华罗庚即景生情,提出上联一则:“三强赵魏韩”,求对下联. 华老出的上联虽只有5个字,但含义丰富.“三强”指战国时期的赵国、魏国、韩国三大强国,又隐含有代表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就不仅要求下联解决数字联的传统困难,而且要求在下联中也嵌入另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因此,在座的诸位都紧皱着双眉,一时间,鸦雀无声.隔了一阵子,华老慢条斯理地抛出下联:“九章勾股弦.”顿时,满座捧腹大笑,连…  相似文献   

12.
颂师佳联     
古人云:“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在中国,教师常常被喻为蜡烛,因为尽管生活清苦,教师却以为国分忧为荣,以自己的辛勤劳动表达着对人民教育事业的忠诚。神州大地,尊师重教也蔚然成风,讴歌“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佳作不断问世。以我国特有的民族文学品种——对联抒赞颂敬贺之情,意趣盎然,更为群众喜闻乐见。现将笔者搜集的几则颂师佳联整理如下。一、深情流露“十字联”“十字联”是长联一种,其上下联中各有一到十等10个数字依次排列。用“十字联”颂师别具一格,耐人寻味: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  相似文献   

13.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一副妙联:露花倒影柳三变  桂子飘香张九成 这副对联有用人名对人名之妙,柳三变即柳永,是宋代名词人,张九成字子韶,宋高宗时人;还有在人名中以数字对数字之妙,以“三”对“九”;除此以外,这一副对联上联中的“露花倒影”是柳永的词句,而下联中的“桂子飘香”是张九成的句;再,“成”和“变”也可对,两皆为我国古代乐理名词,可知此联对仗是十分工整的。  相似文献   

14.
数学上的运算要用加减乘除,可不少对联也用上了加减乘除,读来妙趣横生。请看一副对联:绿鸭浮水,数数一双四只;赤虫出洞,量量九寸十分。“绿”与“赤”属颜色相对,同时谐音“六”与“尺”。上联讲鸭的只数,下联讲蛇的长度:九寸加十分为一尺。相传古时一对新婚夫妇洞房花烛之夜吟成这样一联:六尺红绫,三尺系腰三尺吊;一幅棉被,半幅遮身半幅闲。联语中运用了减法:上联六减三还剩三,下联一减半还剩半。还有一联,直接以乘法口诀入联: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下;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乾隆十五年,乾隆皇帝在“…  相似文献   

15.
1953年,以钱三强为团长的中国科学院考察团出国访问。出访成员有华罗庚、张钰哲、赵九章、何祚庥、贝时璋、吕叔湘等知名学者。途中闲暇无事,专家教授们自然是谈天说地,论古道今。兴头上,华罗庚即景生情,出了一则上联“三强韩魏赵”,求对下联。“三强”说的是战国时期的韩、魏、赵三个诸侯国,又巧妙嵌入了考察团团长钱三强的名字。这副上联要求下联不仅要解决数字联中难对的困难,而且要在下联中嵌入一位科学家的名字。因此要对出这么一个下联,的确有一定的难度,不是那么好对的。同行的专家学者们大费周折,也没对得出。解铃还须系铃人。过了…  相似文献   

16.
怪异的对联     
一、独脚联。这种对联,只有上联,它的下联却在千万个续对者手里,构成上联“现而相同”,下联“隐而各异”的特点。广东省惠来县的神泉港,有一名叫“侮角甘泉”的古水井,相传为梁代开凿  相似文献   

17.
数字联一国两制三通四海五湖齐欢唱; 万户千家百姓十方一统共飞腾。这是1986年《半月谈》上刊登的一副极为精彩的“数字联”。上联嵌入从“一”到“五”的五个“数”,下联嵌入从“万”到“一”的五个“数”,对仗工整,意蕴深刻,贴切得体,将海峡两岸人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心愿表述得酣畅淋漓!  相似文献   

18.
数字联一国两制三通四海五湖齐欢唱; 万户千家百姓十方一统共飞腾。这是1986年《半月谈》上刊登的一副极为精彩的“数字联”。上联嵌入从“一”到“五”的五个“数”,下联嵌入从“万”(位)到“一”(位)的五个“数”,对仗工整,意蕴深刻,恰切得体,将海峡两岸人民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心愿表述得酣畅淋漓!  相似文献   

19.
据说清初诗人吴伟业少时乘船去太仓应试,因路上耽误,晚到了一天,故考官不准其考试。经他一再恳求,考官便道,你如果能用“一”至“十”这10个数字来出个上联,并且说明你迟到的原因,那我就准你补试。吴伟业年龄虽小,但学识渊博,出口成章,见考官只有这一要求,自然满心欢喜,所以当即便出了上联: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经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考官见吴伟业如此聪慧,非常高兴,便道:“你如果还能用‘十’至‘一’这10个数字做下联,并且诉说一下你应试的愿望,如果下联对得好,我就录取…  相似文献   

20.
“析字联”是对联中的奇葩,曲折有致,妙趣横生。现摘录几则,以飨读者。1.从前有个叫贾席珍的, 是陈家颜的私塾先生。平时二人相处十分融洽,有时也爱开个玩笑。一日,陈家颜忽出一联: 贾席珍失去宝贝珍珠方为西席贾不愧为陈的老师,当即对出下联: 陈家颜丢掉耳朵颜面才是东家上联“贾席珍”三字去“贾”之“贝”和“珍”字刚好是“西席”,下联“陈家颜”去“陈”之“耳”和“颜”字,也正是“东家”, 此联对仗工巧,极有趣味。2.据说康熙皇帝是位制析字联的高手。一次他与一和尚一起饮酒,酒至酣时,突然拟一上联: 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是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