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王学华 《学语文》2013,(1):52-53
寓言故事类作文的立意方法很多,其中"因果探究法"是比较实用的一种。追溯事物的根由,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或者推理事物发展的过程,得出反映事物本质的结论,这就是因果探究法。我们在审题时,只要抓住材料中的因果联系,就可准确立意,快速构思。  相似文献   

2.
类比思维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思维,在供料作文中,它总是借助某种观念或意象为“中介”而实现的。供料作文的要求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多种多样,类比的方式也千姿百态。其表现形式通常有以下六种:一、直接类比。供料作文中的直接类比,就是考生对供料空间形象和大小信息所作的加工和描述,在这一加工和描述中,要把对周围生活的观察和长期积累的经验同供料达到一种“神似”的契合。直接类比离不开对生活的观察,需要流淌着生活的活水,类比才会充分,文采才会斐然。类比的过程应是感性和理性的集合,凝聚着考生的欲望、理想、认识与心灵情调,是欲望…  相似文献   

3.
启示类作文,经常要求我们通过一件事、一句话、一幅漫画等来写一写自己对它们的认识、见解及从中受到的启发。要写好这类作文,我们必须先认真观察,注意思考,通过抓住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准确说明蕴含的道理。下面让我们通过几篇作文片断去了解这类作文的写作方法吧!  相似文献   

4.
2005年高考(湖北卷)写作题由供料、提示和要求三部分组成。这种形式的作文,一改前几年的话题作文的命题形式,实际上属供料作文。从某种程度上讲,话题作文,审题难度较小,写作范围较广,有诸如“所写内容在话题之内即符合要求”、“材料可用可不用”之类的要求;而根据供料作文,审题的难度加大了,考生对供料的立意把握怎样,直接影响到作文的立意如何,从而关系到作文成败。那么如何提炼好所供材料的主题呢?笔者认为,必须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弄清供料的限制作用供料就像一堆矿石,在冶炼中提出我们要写文章的“主脑”,供料是提炼主题的惟一依…  相似文献   

5.
供料作文是作文的一种类型,近年来的高考作文多为此种。供料作文中文字类材料较为常见,图表类材料(除漫画、年画、宣传画外,此处主要指表格)则不多,而这类材料作文在平时语文教学和高考复习中较少涉及,诸多复习资料也少有此类作文的方法指导,因此,本文就供料作文中图表式材料作文的有关问题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6.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人们的思维活动总是围绕着"问题"展开的."问题"不断地被认识和解决,教育实践和认识活动也就不断地向前发展.在围绕"问题"展开的思维活动中,人们常常探究教育中的诸多因果联系,只有对事物的因果联系有着更深刻透彻的认识,才能对教育"问题"进行确效的控制.可以说,对教育中各种问题因果联系的探究是人们思维活动的起点.那么,人们是如何思考教育活动中的诸多因果联系的呢?或者说,在剖析事物的因果联系时,传  相似文献   

7.
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培养学生从所提供的材料中立意、提炼论点的能力,是写好供料作文的关键。笔者就这个问题,在几届教学班中作了一点探索,根据不同的供料,归纳了供料作文立意四法。分析归纳法此法主要适用于多则(两则以上)供料作文的立意。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受年龄、阅历的限制,对社会了解不够,而作文题目又越来越与社会现实联系紧密。这种就造成许多中学生在作文时无话可说。年龄、阅历是改变不了的,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怎样才能写出一篇内容充实、思想深刻、鲜活生动的优秀作文呢?笔者在教学中总结了几点方法以供大家参考。一、联系法任何事情都是相互联系的,事物与事物之间,事物内部各因素之间都相互作用。在作文中,尤其是写景状物的作文中,如将某一景物置于一个与众多事物相联系的整体中,通过其他事物来反衬所写事物,就会避免单调的为写某物而写某物的尴尬处境,使文章变得有话可说,且生…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们的作文教学,表现出来的课堂教学模式是;老师命题、指导——学生习作——老师批改、讲评。这实质上是一种以教师为主体的训练方式,这种训练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要提高学生认识水平,在作文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指导观察事物;联系习作的要求,指导分析事物;从作文内容入手,指导选择材料。  相似文献   

10.
客观现象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就是因果联系。学生对因果联系认识的误区主要有五个方面:一、凡是相继出现的现象都是因果联系;二、原因和结果可以任意转化;三、一切因果联系都可构成互为因果关系;四、因果联系的表现形式仅为“一因一果”;五、笼统地认为因果联系是事物的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11.
写好供料作文的重点,是能快速从试题提供的材料中引出恰当的论点。如果能快速从试题提供的材料中引出恰当的论点,那么作文就成功了一半。  相似文献   

12.
基于“作文教学要从内容入手”的认识,我们不难看出,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是十分重要的。过去一段时间,由于指导作文往往只强调培养表达能力,把表达和认识隔离开来,出现了作文说空话、假话,重复套作、干篇一律的现象。学课文也只强调学习作者如何用词造句,布局谋篇,忽略作者对事物的认识方法。实际上,只有让学生掌握了观察事物和分析事物的方法,并且在实践中运用,形成能力,学生才能认识事物,反映事物,做到从内容入手。情境作丈就是实现上述想法的一种有效手段。情境作文是习作前或习作中,对凡是能够设置环境、情…  相似文献   

13.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提出:“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一篇作文的形成过程,往往是对某一事物的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过程,作文质量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因此,在作文训练中,教师必须注重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一、从观察入手,指导学生认识周围事物。人的认识过程是从感知开始的,而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知觉过程。是人对现实对象直接认识的一种主动形式。儿童要写所见所闻,经历过的事,必须要对周围的事物有所认识,而要认识周围的事物,必须要从观察入手。在作文训练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的方法。三年级的一堂观察作文指导课,是写“一串红”,  相似文献   

14.
《蛇与庄稼》是著名散文家秦牧撰写的一篇文章。秦牧的散文富有知识性、哲理性和逻辑性。这篇课文是通过因果、链锁、相承、分合等逻辑关系来构思组篇,表情达意,从而揭示事物之间的联系规律。全文寄意于物,寓理于事,想象丰富,结构严密,说理形象深刻,逻辑性很强,确是一篇优秀的哲理性的散文,也是一篇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认识事物能力的范文。在阅读教学中,应紧扣语言文字之间的内在联系,训练学生逻辑思维,发展智力,提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作文教学常常局限于作文课上的几篇作文教学,我们知道作文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创造性劳动,作文教学的过程是要让学生进行由事物向认识的转化,由事物向文字的转化过程。因此,我们认为作文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发展的、开放的。作文教学应与语文教学中的识字教学、阅读教学联系起来,并渗透于其他的学科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  相似文献   

16.
一篇好的作文是学生对客观事物具有系统而深刻认识的反映。所以训练学生的作文能力,首先必须重视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但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教师一般是指导文章的作法多,介绍作文谋篇布局的例子多,忽视了认识能力的训练,这实质上是表里颠倒,本末倒置的做法。叶老曾经说过:“通过写作关,大须在认识方面多下功夫。思想认识是文章的质料,有质料是首要的……”这就明确说明了认识能力的重要。我在作文教学中,按照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通过各种途径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反映事物。  相似文献   

17.
途径一 要指导学生学会多角度审题 不论是命题作文还是供料作文,准确审题是写作的前提和关键,它对整个写作过程起着导向性作用。教师有责任指导学生读懂作文题目或材料,教会他们从多角度审题。 例如,让学生根据以下材料写一篇议论文:  相似文献   

18.
一、由果溯因,探求立意。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的一条基本规律。写文章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反映。要正确认识和反映客观事物,必须遵循由因而果、由果溯因的规律。例如,我在指导学生写《餐馆改成了旅店》这篇作文时,就是采用由果溯因的方法来纠正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和错误的。细月楼餐馆的前兴后衰,是由于我们党大煞吃喝风。可是,在讨论作文的立意时,有的同学认为是细月楼的烹调技术差,有的认为开餐馆不如开旅社赚钱,等等,看法很不统一。于是我带同学们到细月楼调查,将大兴吃喝风与大煞吃喝风的背景进行对比,将细月楼前兴后衰的情况进行对比,并联系当前社会风气好转的事实来分析,同学们一致认为细月楼改换招牌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我们党狠煞吃喝风,反映了我们党在纠正党风方面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对促进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同学们的认识提高了,这篇作文关于党风好转的  相似文献   

19.
【能力定位】拟制标题的重点在“拟” ,其特点有三 :拟出材料内容的整体性 ,写作重点的明确性和选取材料的导向性。其主旨在于为供料作文的写作打好基础 ,铺平道路。拟制标题是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的一项基本功 ,是“观察、分析事物 ,用自己的话写出观察的结果和感受”的基础训练。拟制标题的过程 ,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通解文意和提炼观点的能力 ,养成学生精读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促进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要点阐释】拟制标题适用于没有规定文题的供料作文。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规定的缩写、扩写、改写、读后感…  相似文献   

20.
所谓“材料作文”就是提供给考生一句话、一件事、一幅漫画或一种社会现象等,要求考生审读材料,挖掘底蕴,深悟其中道理,联系现实,发表自己的意见。但笔者发现,学生在具体操作中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失误,从而导致作文失败。这里笔者联系一则材料作文的实例浅谈供料议论文的常见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