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语典故     
《青少年日记》2008,(4):51-23
借花献佛: 语出:元·萧德祥《杀狗劝夫》:“既然哥哥有酒,我们借花献佛,与哥哥上寿咱。”比喻用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相似文献   

2.
成语典故     
  相似文献   

3.
成语典故     
  相似文献   

4.
成语典故     
  相似文献   

5.
祝鸿熹 《语文新圃》2008,(11):35-36
大量成语包含有古代故事或有来历出处的语词,这就是所谓"典故",不少成语必须了解典故方能理解有关古语素,从而正确理解、使用相关成语.……  相似文献   

6.
7.
本期的两个成语不仅都以三国为背景,而且比喻意相同,放在一起就像对仗工整的上下联,很有意思吧?像这样能直接拿来对对联的成语还有不少,你能说出几个呢?  相似文献   

8.
成语都是有来源的。有的来自人民群众的口头流传;有的来自书面记载,包括寓言故事,或历史的概括,或古书里原句的截取,或名句的凝缩、改造。下面介绍有案可稽的成语典故二则。  相似文献   

9.
10.
2009,年是我国农历的己丑年,俗称"牛年".笔者特搜集了一组有关牛的成语典故、趣闻佳话,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项羽本纪》完整地记述了项羽这位英雄的生平。该书中关于项羽一生事迹的记载,有许多后来逐渐演化成为成语或典故。本文按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将这些成语串连起来进行简略地介绍。项羽出生于战国时楚国的贵族家庭,其祖父项燕就是楚国的大将,在秦灭楚时战死在疆场上。楚亡后,项羽随叔父项梁从家乡下相(今江苏宿迁南)为逃生而奔至吴中(今江苏苏州带)。在吴中,叔侄二人召集贤人,布勒兵士。项羽也随叔父先后学书、学剑,又学兵法,准备随时反秦,报国仇家恨。公元前210年,秦始皇  相似文献   

12.
<正>英语中的成语和汉语中的一样,也是十分丰富的,其中不少都有典故。如果能够了解它们背后的故事,对于我们理解和记忆是十分有帮助的。下面几个例子和大家一起分享。1.give a lick and a promise%敷衍搪塞这条成语直译为"先舔一下再做承诺"。它出自一个英国民间传说。至少两个世纪以前有一只猫,它的脸常常脏得很,每当别的猫要它洗脸时它就用舌头很快舔一下,  相似文献   

13.
恰当使用成语典故,可使文章生动、精练、典雅,富有文化底蕴,增强感染力和说服力。故成语典故颇受人们喜爱。但使用典故首先必须准确理解典故。弄懂其含义。现在因不理解典故而错用的情况时有所见,且错用的类型多种多样,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晋代的祖逖是个胸怀坦荡,有远大抱负的人。可他小时候却是个不爱读书的淘气孩子。进入青年时代,他意识到自己知识贫乏,深感不读书无以报效国家,于是他广  相似文献   

15.
成语典故源远流长,经过历代人们的笔录口传,千锤百炼,语言简练,结构严谨,寓意深刻,涵义精辟,从形式到内容都日臻完备和成熟。成语典故通俗易懂,形象思维的色彩比较浓厚、符合人类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运动规律。我在高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搜集整理了一些成语典故,在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方面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我在讲“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能脱离物质”时,引用了成语典故“舍刃无利”。这是唯物论和无神论哲学家范缜在其名著《神灭论》中举的一个生动例子,说到“神”和“形”的关系,就如同锋利和刀刃的关系一样。虽然锋利和刀刃不一样,但是离开锋利就称不上刀刃,离开了刀刃就不会有锋利,既然从未听说过刀刃不存  相似文献   

16.
1.黎丘丈人魏国北部黎丘这个地方,有奇鬼,喜欢变成人的兄弟子侄模样。有个老丈,在集市上喝醉了酒。归家的路上,奇鬼变作他的儿子,一面搀扶他,一面不断捉弄他,使他吃足了苦头。老丈回家酒醒后,责问他的儿子说:“我是你父亲,平时待你很好,为什么等我喝醉了,你...  相似文献   

17.
这个典故形容歌声或音乐动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典故出在《列子·汤问》。 原文:昔韩娥东之齐,遗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某人弗去。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忭舞,弗能自禁,忘之  相似文献   

18.
典故性成语通过三种方式构成 :其一 ,概括。通常是对一个寓言故事、历史故事、传说、轶闻等事例加以概括 ,如流行于秦汉时期的寓言故事狐狸借老虎的威风在百兽中称雄而老虎自己还不知道 ,由此概括出“狐假虎威”这条成语。大家熟知的如“守株待兔、刻舟求剑、滥竽充数”等 ,从故事、传说等事例概括的 ,如“四面楚歌、负荆请罪、磨杵成针”等。这些成语 ,都是事例内容的概括 ,有点像故事的标题。其二 ,选录。即对典故的内容选取其中的一部分 ,将其部分意思提炼构成成语语义 ,其实这也是一种概括 ,不同于上一点的是选录一个故事的部分内容进行…  相似文献   

19.
成语典故是祖国语言宝库中的瑰宝。它言简意赅,无论在书面语言或口头语言中,都能深刻而丰富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但是,不能正确使用成语典故的现象,诸如不明含义乱用、篡改或颠倒字词等,在报刊中时有所见。①“人莫予夺”则是“人莫夺予”。(《语文教研》1987年10期)  相似文献   

20.
我们经常会发现成语典故被误读、误用,其实说怪也不怪。在漫长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因为种种原因,有些词汇大大背离了原始真意。加之长期地、集体地、有意无意地以讹传讹,一些成语的本来面目就逐渐被掩盖了。这里笔者试举几例。解读其来龙去脉。辨明是非曲直,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