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夜莺之歌》歌声响亮江苏刘尊立一、通读课文,理清线索《夜写之歌》的课题点明了文章的主旨,又暗含着文童的线索。教师在教学时先向学生提问:“课题为什么叫夜莺之歌?”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划出文中写夜莺歌声的词句。学生通过读课文、找句子就能基本...  相似文献   

2.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0课《夜莺之歌》是一篇阅读课文。它写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小男孩协助游击队消灭一伙德国兵的故事,表现了小男孩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本文人物形象鲜明,条理清楚,情节紧凑。为了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掌握如何谋篇布局,弄清为什么要以“夜莺之歌”为题,体会文章的中心,  相似文献   

3.
《夜莺之歌》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文章写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小男孩协助游击队消灭敌人的故事,表现了小男孩机智勇敢不怕牺牲的精神。因此,在教学《夜莺之歌》时,要渗  相似文献   

4.
这里为何用逗号学了《夜莺之歌》一文以后,有学生问:游击队员数夜莺叫声的那一段里,“一二三”后面为什么不用顿号而用逗号?我首先表扬了他肯动脑筋,然后从标点符号的作用结合课文作了解释。顿号和逗号,都表示停顿,但停顿的时间有别:顿号很短暂,逗号则略微长一点。联系课文看,由于是“慢慢地数”,每数完一声,停顿的时间自然不会十分短暂,因此在“一二三”后面标上逗号,就准确地表示了“慢慢地数”的意思。从中可见作者斟字酌句运用标点的功夫之  相似文献   

5.
《夜莺之歌》(六年制第十册)讲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男孩协助游击队歼灭一伙德国鬼子的故事。学生读完课文后,往往认为课题意思是:一个男孩学夜莺的鸣叫声。显然,这样的认识是很肤浅的。 教学时,我针对课题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课题中为什么用‘歌’,而不用‘鸣声’或‘叫声’呢?”  相似文献   

6.
元代散曲家乔吉曾说过:“作乐府有法,曰凤头,猪肚,豹尾六字是也。”这就为我们怎样处理文章的开头、行文和结尾提供了方向。所谓豹尾,就是遒劲有力,意尽声绵,戛然而止。纵观古今中外文学大家,无不十分重视文章的结尾。近代学者林纾说:“为人重晚节,行文看结穴。”(《春觉斋论文》)李绂说的“文章精神全在结束”(《秋山论文》)更是将文章结尾看成文章的灵魂之所在。文学创作难在创新,优秀的文学作品其结尾各有千秋。文艺理论家总结归纳出“以诗结尾”、“以歌结尾”、“以景结尾”、“以情结尾”、“以声结尾”、“以议结尾”…  相似文献   

7.
夜莺     
一当年轻的夜莺们学会了“爱之歌”,他们就四散地在杨柳枝间飞来飞去,大家都对着自己的爱人——在认识之前就恋爱了的爱人——唱着。大家都唱给自己的爱人听,除了一只夜莺,他抬起了头,凝望着天空,并不歌唱地过了一整夜。“他还不曾懂得那‘爱之歌’哩!”——其余的夜莺们互相说着——他们就用了轻快的声音欢乐地杂乱地唱着讥刺的歌。  相似文献   

8.
“九义”小学语文第三册中的《狼和小羊》是深受小学生喜爱的一篇童话故事。在教学这篇课文的结尾时,怎样借助语言训练,发掘教材的潜在因素,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想象能力呢? 一、以“问”促说 《狼和小羊》结尾写狼“说着就往小羊身上扑去”。  相似文献   

9.
一天夜里,北风呼啸,外面传来几声夜莺的凄凉歌声。亚瑟夫问他的几个朋友:“你们知道这时外面的夜莺头朝何方?” 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有的说:“现在刮北风,夜莺该头朝南。”有的说:“夜莺身体比头大,头朝南,夜莺站不稳,再说夜莺毛从头部往后长,C朝南站比较冷。” 朋友们都被说服了,一致认为夜莺应该头朝北站。大家问亚瑟夫:“你赞成那种说法?” 亚瑟夫沉着地说:“我认为夜莺是头朝南站着的。不信,我们掌灯到外面看看就知道了。” 大家来到屋外,果然看见夜莺头朝南站在屋脊上。朋友们奇怪地问亚瑟:“是什么…  相似文献   

10.
《夜莺之歌》(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10课)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文章写的是苏联卫国战争时期,一个小男孩协助游击队消灭一伙德国兵的故事,表现了小男孩机智勇敢和爱国主义精神。本文人物形象鲜明,条理清楚,情节紧凑。为了帮助学生读懂课文,掌握如何谋篇布局,弄清为什么要以“夜莺之歌”为题,体会文章的中心,在教学中,我建议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一) 自学课文,抓住线索。首先让学生自学课文,进行初读。在初读的基础上,思考下列问题: ①男小孩坐在河边上干什么?德国军官和士兵是怎样发现他的?  相似文献   

11.
指导学生写好文章的结尾是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指导作文时,要特别注意避免学生作文中结尾千篇一律的现象我在指导学生写《放风筝》这篇作文时,发现很多同学的结尾都是这样写的:“我怀着喜悦、高兴的心情回家。”结尾与内容不太相符,不自然,不贴切。于是我就启发他们根据自己文章的具体内容来决定采用结尾的方法:一个同学的风筝又漂亮,又飞得最高,得了第一名。我问他:“你回家时有什么感受?”他说:“我觉得自豪,心里充满了胜利的喜悦。”我说:“你就把你的感受作为结尾。”有一个同学的风筝得了第二名,我问:“你有什么想法?”他说:“我盼着下一次放风筝的活动早点到来,我要准备一只精致的风筝赛过那个第一名。”我点头说:“好,你就把你的这个想法作结尾吧!”  相似文献   

12.
夏文 《语文知识》2000,(10):47-48
古人说:“行文看结穴”,故人们历来对文章的结尾就十分重视。宋代洪迈在《容斋续笔》中说:“一篇之妙在于落句。”结穴处用语精彩,则能发人深省,耐心寻味;结尾语句平平,甚至草草收笔,则势必削弱文章的感染力。文章结尾笔法顿多,中学语文课文结尾的写法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3.
《〈琵琶行〉序》中有“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句,其中逗号似有误。余以为应是“因为长句歌,以赠之”,或删去句中逗号。理由如下:一、从《琵琶行》全文看,不见自居易唱歌;从有关自居易的文字看,不载他有“善歌”之才能。现行高中语文课本的注说“歌”即“作歌”。那么,“为长句”是什么?不是写七言歌吗?这里把“歌”解作“作歌”岂不重复了吗?其实,“为长句歌”是符合实际的,“歌”表示  相似文献   

14.
李国强同学问“诗与词之不同处何在?”对于开始涉猎诗词的青年人来说,这是一个共同感到兴趣的问题。有人说诗的句式整齐,一般以五、七言为主;词则句子长短不一,故称“长短句”。然而仅仅从篇中句式之有长有短来区分诗词之不同,是不恰当的。因为有些古体诗中,也有长短不一的句式,如汉唐山夫人《安世房中歌》,武帝《瓠子歌》、《李夫人歌》、《落叶哀蝉曲》等均是。这种情况在古乐府中尤多。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二句是五言;后  相似文献   

15.
本刊去年第九期我写了一篇《写好开头和结尾》,谈了应试作文开头结尾的重要性,我说“应试作文的开头结尾之重要怎么估价也不会过高”。但究竟怎样开好头结好尾,我没有具体谈,后来有位朋友读了我的文章说:“你这不是博士买驴吗?既在做识途的老马,何不试试看?”我想朋友的话说得对,何不试试看?记得在上一次那篇文章里我曾引了清人李渔(笠翁)《闲情偶寄》里的一段话,其中有“倒骗主司入彀之法”云云。其实在这段话之前,李渔还说过几句更明白易晓的话,他说:“场中阅卷,看至第二、三行而始觉其好者,即是可取可弃之文;开卷之初能将试官眼睛一把拿…  相似文献   

16.
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第一个人没好气地说:“没看见吗? 砌墙。”第二个人抬头笑了笑,说:“我们在盖一幢高楼。”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  相似文献   

17.
还书     
星期天吃过早饭,妻子见我从书架上取下一本《青春之歌》,就笑我:“都多大岁数了,怎么又想起看《青春之歌》了?”我说:“我不是要看,而是要把这书给人家还回去。”妻子仍笑着说:“这么老的书了,你还给谁?”我把书打开后,指着扉页上:“赠树人同学:愿你早日成为文学家。同学晓林于1965年7月20日”的字对妻子说:“你看看,我就是要把这书还给这个赠给我的人。”我从懂事起就喜欢看书,但因为家里生活艰难,一直到中学时代,从来也没有买过书。1965年3月的一天,正在初中三年级读书的我向同学晓林借了一本《青春之歌》,并答应只看三天就还回去。可是快…  相似文献   

18.
《关雎》是《周南》的第一篇,也是《诗经》全集的第一篇,属“四始”之一。关于其主题,历来众说纷纭,约有8说,即:“美后妃之德说”“美太姒之德说”“美文王之德说”“刺时说”“妇德说”“美世子娶妃初昏说”“婚歌说”“恋歌说”。综合察之,当以“恋歌说”较为切合《关雎》本意。这的确是一首描写黄河边一位青年男子热恋采荇菜的“窈窕淑女”并幻想与其成婚过上和谐美满生活的婚恋之歌。其艺术审美价值甚为突出,主要体现在比兴美、意境美、结构美、韵律美与风格美等5个方面。其思想与艺术价值影响后世极其深远。  相似文献   

19.
美女朱鹮     
《朱鹮之歌》:“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只无人知道的小鸟……”考考你:认识大熊猫吗?这还用问?国宝,谁不认识。再考考你:认识朱鹮吗?珠……还?怎么有点耳熟?哈哈,说  相似文献   

20.
少年不识愁滋味 /爱上层楼 /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 /欲说还休/欲说还休 /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满腹的愁情 ,不知怎样诉说 ,只得打个哈哈 :天凉好个秋。不能直抒胸臆 ,而是换一种表达方法 ,这和“以景结情”有异曲同工之妙。以景结情 ,顾名思义就是以景作结 ,借景抒情。“景”在结尾 :或一篇之结尾或篇中一段、一个内容之结尾。“以景结情”在诗歌中运用得较广泛。“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琵琶起舞换新声 ,总是关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